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1).doc_第1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1).doc_第2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1).doc_第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1).doc_第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二课时文亮小学 秦惠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可贵之处。3通过搜集的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敬仰。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设计意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本课是第二课时,我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教学设计:1、通过想象、品读,感悟樟树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2、对比,体会写作方法。通过同石榴树的对比,突出樟树香气的可贵,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我把原文中对石榴树的描写和课文中语段共同出示,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使学生在讨论朗读中更进一步体会了樟树的精神可贵。3、由树及人,读懂宋庆龄,体会借物喻人。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文中也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感受她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她的青春活力,她的神圣不可侵犯,她是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世界和平及人类的进步事业;二是借助宋庆龄的图片,唤起学生感受宋庆龄的高雅气质,三是引导学生在树与人之间寻找人格的共性,明确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的内在关联。这样三个步骤下来,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前合影留念了。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4、尝试写作,迁移写法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了学习就应该有运用。我出示了宋庆龄喜欢的鸽子图片,要求学生借用课文对比衬托、借物喻人的手法,尝试写一写宋庆龄这个人,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规律的能力。教学流程一、听写词语【课前板书课题】1.请大家拿出默写本,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稠密 瞻仰 繁衍 永久保持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2.集体检查,教师选一份,投影。这是写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注意“稠密”的“稠”是禾木旁,稠是说叶子多而密,跟植物有关,所以是禾木旁。3.检查一下,如果有错误,把词语订正两遍。二、想象,感悟香气的可贵1、上堂课,我们跟着陆老师一起走近了2、樟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生命力旺盛3、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一特点的?谁愿意背背相关语句?4、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树正是因为,他这(指板书)5、然而,仅仅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轻轻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你又看到了两棵怎样的樟树?6、交流。总结板书:香气7、那么樟树不招虫、香气永存等特点是怎么写的?找到句子读一读。A永久保持具体说说,它怎样永久保持了?即使没有了生命,香气仍然存在,这持久的香气是樟树生命的延续。这就是永久保持。B拒虫当樟树只是一株细细的幼苗时,虫类当樟树蓬蓬勃勃正当壮年时,虫类当樟树枝枯叶落,垂垂老矣时,虫类当樟树被制作成了精美的家具,虫类当着家具已经使用了十年,虫类二十年一百年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板书:的可贵)谁能读好这几句话。8、我们读到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还要读出作者对樟树独特的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就藏在这些不为人注意的关联词中,还有谁想读?9、现在你能根据这些关联词的提示,把这段话背出来吗?自己先练习几遍。10、谁来试着背背看。三、对比,体会写作方法1、课文还有那些句子也写出了樟树香气的可贵?这是写石榴树的语句啊。相机板书:对比衬托2、我们来分角色对比着读。男生先来。3、为了突出樟树的这一品质,原文是这样写石榴树的教师朗读。4、原文和课文,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不着急回答,拿出你的资料纸,圈圈画画,在小组内说说理由。讨论时,请注意倾听,注意互相补充。5、交流。6、我们再来对比着说一说。石榴树已经招了好几种虫子了,可是樟树石榴树的树叶上、枝干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虫子,然而樟树石榴树被虫子蛀空了,变成了一堆废料,可是樟树7、这就是樟树,香气可贵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说五、由树及人,领会樟树意义1、在这样的樟树下,宋庆龄可能会做些什么?站在蓬蓬勃勃的樟树下,宋庆龄总是想:站在清香满溢的樟树下,宋庆龄总是想:2、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了宋庆龄这个人,也许你会真正明白她的想法。昨天,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宋庆龄的有关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3、老师也找来了,一段关于她的资料。【出示:宋庆龄是女性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她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献身民主革命事业。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她永葆(bo)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她在危难时刻大义凛(ln)然,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tu)协。在任何情况下都以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宋庆龄在她的一生中,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她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深切爱戴。】4、你发现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小组内可以讨论,时间两分钟。5、看到樟树,我们就会想到谁?6、让我们再次站到那两棵樟树下,再次出示填空。7、这就是宋庆龄。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8、现在,上堂课你们提出来的问题,解决了吗?出示问题9、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樟树吗?是的,树如其人,人如其树。透过樟树,我们会想到(宋庆龄)还会想到宋庆龄的故事,想到宋庆龄蓬勃向上,一身正气的高贵品质。像这样通过写物,来些人的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六、迁移,尝试写作1、课文学完了,你有了怎样的收获?2、课文就是这样运用对比衬托,通过写一棵树,借物喻人,写出了宋庆龄蓬勃向上,永葆革命斗志的精神。3、其实,宋庆龄除了喜欢樟树,她还特别喜欢一种动物。【出示:白鸽】。在宋庆龄的书房里,总能看到一幅和平鸽的画像。请你模仿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写写宋庆龄,题目可以叫我们可以先写写白鸽的外形,注意描写有顺序。请一二两大组试着写写这个部分。再写写白鸽的精神,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请三四两大组写这部分。4、交流。投影文章,出示结尾。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书房的这幅和平鸽的画像前,驻足良久。5、你看,一篇小文章就写成了。课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