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2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2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2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2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2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自查思考 快速浏览课本16 18页 自查思考 这时期 活跃 表现在哪里 有哪些代表性的人物及思想 活跃一 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主张 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 如抨击男尊女卑 肯定改革 农民起义 核心 挑战孔子的权威和挑战儒家的正统地位 离经叛道 评价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的要求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儒学维护专制 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易错提醒1 李贽是我国反理学的先驱 虽然否定孔子权威 斥责礼教虚伪 但他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抛弃 而是扬弃 李贽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 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只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活跃二 明清之际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主张 核心 抨击君主专制 评价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对以后反封建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对近代梁启超 孙中山的反封建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能说是奠定了思想基础 易错提醒2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 恶 君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 主权在民 的观念 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 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 而不是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他们不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代表 而是开明地主的代表 活跃三 明清之际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实践探真知 解决现实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孕育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 后人演变为 评价 抨击了宋明理学的空谈学风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 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 开辟了一代重实际 重实证的新学风 活跃四 明清之际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主张 核心 唯物 评价 抨击了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意义 快速回想 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的侧重点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 批判理学空谈 提倡经世致用 孕育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 王夫之 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 具有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探究活动1 明清之际这三位思想家的主张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 如果是 请结合主张 指出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是如何继承发展的 提示 继承 仁 仁政 民本 1 反对君主专制 带有朴素民主色彩 2 反对理学的空谈和唯心 提倡经世致用和唯物主义 3 反对重农抑商 主张工商皆本 批判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批判 发展 拓展延伸 三大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1 认识到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 反对君主专制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供我一人之淫乐 天下之大害者 2 区分 亡国 亡天下 的内涵 亡国 改朝换代 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 民族 文化的沦亡 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顾炎武 3 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 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宋明理学 内容 理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道德之善不是科学之真 致良知等 实质 用纲常礼教维护专制统治 影响 塑造性格 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维护专制 压抑人性 阻碍进步 探究活动2 对比宋明理学的内容 实质 影响 结合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内容 思考探究 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有何影响 1 反传统 反教条 以 异端 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 指出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 男女平等 等观点 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 反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 提倡 经世致用 4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明清时期活跃儒家思想的影响 评价 评价 1 批判继承 焕发生机 挑战了孔子权威 挑战了儒家正统地位 反对君主专制 2 具有早期启蒙的民主色彩 对后世反封建 民主和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3 但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没有形成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没有占主导 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影响有限 局限性 从内容看 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从地位看 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 没有形成潮流 不占主导 从影响看 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 影响有限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弱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结合所学 从政治 经济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等方面 思考 1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背景 原因 2 明清的时代特征 探究活动3 为什么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这种有限度的进步思潮呢 1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国内 1 政治上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2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 但发展缓慢 3 阶级关系 工商业队伍壮大 4 思想文化 程朱理学日益僵化 压制人性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西学东渐 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国际上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兴起 潮流 2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国内 1 政治上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2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 但发展缓慢 3 阶级关系 工商业队伍壮大 4 思想文化 程朱理学日益僵化 压制人性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西学东渐 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国际上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兴起 潮流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小农经济占主导 儒学进一步活跃 早期启蒙思想萌发 继续发展 进一步强化 日趋衰落 明清开始 科举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 恶制 这主要就是因为八股文的存在 它不仅形式被规定死了 而且在思想内容上 只在 四书 五经 的范围内出题 还必须是以朱熹等人对经书的阐释为主 要求 代圣贤立言 绝不允许有自己的发挥 这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 至于如何再使儒家的学说发展 根本无人关心 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 本课小结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 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人物 主张 代表作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侧重点 2 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 影响 3 儒家思想在这时期出现活跃的原因 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 孔子创立 不受重视战国 孟荀发展 蔚然大宗 但不受重用秦朝 焚书坑儒 遭受压制西汉 董仲舒改造 汉武帝认可 确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 佛道盛行 受到挑战隋唐 三教合一 受到挑战宋明 理学产生 理论化 思辨化 儒学成熟巩固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明清 批判继承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具有早期启蒙的民主色彩 但不占主导 单元小结 儒学思想长期占正统的原因 1 儒学自身不断吸收改造 随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思想自身趋时更新 如董仲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