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1.1文化与社会 作业1.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1.1文化与社会 作业1.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1.1文化与社会 作业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体味文化一、选择题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于2016年1月1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2016年初,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央文明办发布2016年首期“中国好人榜”进入2016年以来,全球各大股市连遭重挫abc d解析:选a。是政治现象,是经济现象,均应排除;是文化活动,二者都属于文化现象,入选。2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面对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的冲击,传统的商场必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一些商场开始思考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利用商场原有的建筑、区位、商业等优势,建立特色商业文化产业园区。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就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 bc d解析:选d。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说法片面,正确;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错误。3韩愈在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说明,人们的文化素养() a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b可以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来培养c都是向老师学习而来的 d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的解析:选b。“从师”即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是培养人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故答案选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a、c、d三项说法不准确,应舍去。412月21日上午,“汉语盘点2015”年度字词揭晓,“廉”“互联网”“恐”“反恐”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和国际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机构连续十年举办该活动,十年来公众用自发创造出来的新词新语记录生活,描述着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材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的有关知识。年度字词是对本年度社会生活的反映。“公众用自发创造出来的新词新语记录生活,描述着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正确切题。a、b、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5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精神产品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a bc d解析:选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提起余光中的乡愁,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也都能读出诗句中的那份忧伤与哀愁。余光中的阅历丰富,涉猎广泛,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工作,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余光中不仅表达和抒写了对祖国或故园的依恋,对祖国或故乡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也使人们读懂了一个真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仔细审读材料,在分清材料层次的基础上,弄清材料有效信息,再回扣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问题答案。答案:(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余光中的阅历丰富,涉猎广泛,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工作,就体现了这一点。(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工作,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人们也读懂了一个真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