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篇 基础理论第一章 理论力学基本概念(4)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4)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13)第二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7)第一节 材料的弹性与塑性(17)第二节 衡量构建承载能力的标准(18)第三节 载荷及其分类(19)第四节 内力与应力(22)第五节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4)第三章 机构与机械传动(33)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33)第二节 凸轮机构(37)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39)第四节 摩擦轮传动(40)第五节 皮带传动(43)第六节 链传动(47)第七节 齿轮传动(48)第八节 涡轮蜗杆传动(50)第九节 液力传动(52)第四章 轮机工程材料(55)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性能(55)第二节 金属学基础(60)第三节 铁碳合金相图(67)第四节 钢的热处理(71)第五章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75)第一节 摩擦(75)第五节 磨损(79)第六章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 (88)第一节 化学腐蚀(88)第二节 电化学腐蚀(92)第三节 穴蚀 (99)第八章 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104)第二篇 船舶柴油机第一章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111)第一节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111)第二章 柴油机主要部件及检修(123)第一节 柴油机的结构特点(123)第二节 燃烧室部件(124)第三节 活塞及活塞检修(124)第四节 活塞环检修(136)第五节 活塞销 与十字头销的检修(141)第六节 气缸(142)第八节 气缸盖及汽缸盖检修(146)第九节 连杆(149)第十节 曲轴与主轴承(156)第十一节 轴承的检修(157)第十二节 曲轴的检修(162)第十四节 柴油机的固定部件(173)第十五节 重要螺栓的检修(175)第三章 喷油设备(179) 第一节 燃油的性能指标、分类与管理(179)第五节 喷油设备(179)第五章 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192)第一节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192)第三节 柴油机的换气机构 (193)第三节 柴油机的增压(201)第六章 柴油机系统(205)第一节 燃油系统(205)第二节 润滑系统(207)第三节 分油机 (209)第四节 冷却系统(214)第七章 柴油机的调速装置(216)第一节 柴油机的调速装置(216)第四节 机械式调速器工作原理与特点(217)第五节 液压调速器(218)第七节 液压调速器的调节(222)第八节 调速器的维护管理(223)第八章 启动、换向和操纵(224)第一节 柴油机的启动(224)第九章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230)第十三章 柴油机的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理(231)第一节 柴油机的运行管理(231)第二节 柴油机运行的应急处理(235)第一篇 基础理论第一章 理论力学第一节 力学基本概念1. 在力的作用下绝对不发生变形的物体称为_。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2.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间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称为_。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3. 刚体的平衡条件只是变形体平衡的_。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4. 刚体的平衡条件不是变形体平衡的_。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5. 变形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刚体,其平衡_。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6. 刚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变形体,其平衡_。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7. 刚体的运动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即刚体的_。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转动8. 无论刚体的运动形式怎样复杂,都可以看成是_这两个基本运动形式的组合。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转动9.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_。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10.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_。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11.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平动。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持转动12.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定转动。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持转动13.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_。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A和B DA或B14.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_状态。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5.力是力学中一个_。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16.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_是错误的。A力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D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17.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_是错误的。A只要有物体存在,就必然有力存在,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存在力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D只要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18. 力的效应可分为_。A平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B外效应和内效应C加速效应和减速效应 D拉效应和压效应19.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_。A外效应 B内效应 C加速效应 DA+B20.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_。A外效应 B内效应 C拉伸效应 DA+B21.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_。A外效应 B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22.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_。A外效应 B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23. 下列_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数量24. 下列_是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数量。A B C D25.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_。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数量 C力的作用线 D力的分布26. 实践表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_。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数量。A B C D27. 实践表明,在力的三要素中,_。A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B只有其中任何两个要素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C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D即使这三个要素都不发生改变,也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28. 下列_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力的分布相同29.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_。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A+B+C30. 下列_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分布相同31.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是这两个力的_。A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相同 B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相同C三要素均相同 D与力的三要素无关32. 力是_。A标量 B矢量 C数量 DA或B33.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_。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34.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_。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35. 下列_不是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D力的分布相同36.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_。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 DA+B+C37.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是_。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分布相同38. 下列正确的是_。A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就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39. 下列错误的是_。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40.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Akg Bkgf CN DNm41. 力对某点之矩(力矩)是量度该力使物体_的物理量。A自该点开始的平动效应 B绕该点的转动效应C在该点的变形效应 D在该点的振动效应42.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_。AN BNm CN/m DNs43. 力臂是指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_。A投影距离 B垂直距离 C对称距离 D直线距离44. 力臂是指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_。A投影距离 B垂直距离 C对称距离 D直线距离45. 力臂是指_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46. 在平面力系中,力对于一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_。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47. 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是:力使物体绕_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48. 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是:_为正;反之为负。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 B力使物体沿坐标轴正向运动C力使物体绕矩心顺时针转动 D力使物体沿坐标轴负向运动49. 力对某点之矩与该力的大小_,与矩心的位置_。A无关/无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有关/有关50. 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该力对任一点之矩将_。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51.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_。A等于零 B等于力的大小 C等于无穷大 D等于某非零的有限值52. 互成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_。A代数值相等 B转向相同 C代数和等于零 D无法确定53. 下列关于力矩的说法_是错误的。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一定等于零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会改变力矩的大小54. 下列关于力矩的说法_是正确的。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没有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必大于零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必大于零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力矩的大小55. _称为力系。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56.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则该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57.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58.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全部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59.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60.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不全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空间力系 D汇交力系61. 如果某一力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力系称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62. 若一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称这两个力系为_。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63.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平面汇交力系64.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力偶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65.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A必定是平行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力偶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66.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作这个力系的_,力系中的各力叫做这个力的_。A主力/从力 B等效力/等效力系 C主力/分力 D合力/分力67. 下列除_外均是工程上常见的力。A重力 B弹力 C摩擦力 D惯性力68. 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力,称为_。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69.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所产生的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力,称为_。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70.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称为_。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71.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变形的外力方向_。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72.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_。A变形越大,弹力越大 B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相等 C变形越大,弹力越小D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无关73.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_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A有相对运动 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有相互碰撞 DA或B74.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_。A内法线方向 B切线方向 C外法线方向 DA或C75.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_。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76. 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力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将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集中力可以看成作用在物体的某个点上,若不能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这种力称为分布力;刚体是指任何情况下,其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对于某一物体的平衡状态,必须指明它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而言的。A B C D77.力偶是力学中一个_。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78.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_。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A和B DA或B79.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_。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内外效应 D拉动效应80.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错误的是_。A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C力偶对物体没有平移的作用 D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81.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正确的是_。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DA+B+C82. 力偶的作用面是指_。A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垂直的平面B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所在的平面C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平面 D与力偶的转向垂直的平面83. 力偶臂是指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的_。A任意距离 B直线距离 C垂直距离 D曲线距离84.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臂的大小_。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5. 力偶矩的大小等于_。A力偶中力的大小 B力偶臂的大小 CA与B的乘积 DA与B的和86.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是_A牛顿(N) B米(m) C牛顿米(Nm) D牛顿平方米(Nm2)87.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与下列_的单位相同。A力 B力偶臂 C密度 D力矩88. 在平面内,力偶矩是_。A矢量 B定位矢量 C代数量 D常量89.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矩的大小_。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90. 力偶的三要素是_。力偶矩的大小;两力之间的作用距离;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A B C D91. 下列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A力偶矩的大小 B力的大小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92. 下列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A力偶臂的方向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93. 下列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A力偶臂的位置 B力偶的作用点 C力的作用点 D力偶的作用平面94. 力偶的三要素是_。A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B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点C力偶臂的大小、力偶臂的位置、力的作用点 D力偶臂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95. 下列_不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力偶的作用点96.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_。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A+B+C97.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完全取决于_。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A+B+C98. 力偶的等效条件为_。A力偶矩的大小相同 B力偶的转向相同 C力偶的作用平面相同D力偶的三要素均相同99. 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转动效果取决于_。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D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臂的大小100.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位于同一作用面内,这两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_。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101.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_。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102.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_在力偶的作用面内任意移动。A可以 B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C不可以 D无法确定103.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_任意移动。A力偶的作用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C力偶不可以移动D通过力偶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104.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_任意移动。A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平行的任意平面内C通过力偶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 D力偶不可以移动105.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有关,力偶不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106.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正确的。A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是相同的 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C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107.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_。A均为正值 B均为负值 C均为零 D无法确定108. 力偶_来平衡,_来平衡。A可以用一个力/也可以用另一个力偶 B不能用一个力/也不能用另一个力偶C不能用一个力/只能用另一个力偶 D只能用一个力/不能用另一个力偶109.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臂_。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110. 两个力偶等效,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_。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111.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矩_。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112. 力偶_等效,_等效。A可以与一个力/也可以与另一个力偶 B不能与一个力/只能与另一个力偶C只能与一个力/不能与另一个力偶 D不能与一个力/也不能与另一个力偶113. 在同一平面内,转向相同的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完全取决于_,与矩心的位置_。A力偶矩的大小/无关 B力偶的转向/无关 C力偶的转向/有关D力偶臂的大小/有关114.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115.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B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116.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不一定必须力偶臂相等,也不一定必须组成力偶的力相等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117.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必须力偶臂相等或者组成力偶的力相等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118.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_。A简单力系 B基本力系 C力偶 D力偶系119. _称为力偶系。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偶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偶120.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_。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121. 如果某一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个力偶系称为_。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122. 若一个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偶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偶系称为_。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123. 如果一个力偶与一个力偶系等效,则这个力偶称作这个力偶系的_,力偶系中的各力偶叫做这个力偶的_。A主力偶/从力偶 B等效力偶/等效力偶系 C主力偶/分力偶 D合力偶/分力偶124. 力偶矩矢_力偶作用面。A垂直于 B与力偶矩成30角 C平行于 D与力偶臂成30角125. 力偶矩矢沿力偶作用面的_方向,指向按_确定。A法线/左手螺旋法则 B切线/左手螺旋法则 C法线/右手螺旋法则D切线/右手螺旋法则126. 力偶矩矢的模等于_。A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B力偶矩的大小 C组成力偶的两力的合力大小 D力偶臂的大小127. 对刚体而言,力偶矩矢是一个_。A定位矢量 B自由矢量 C滑动矢量 D旋转矢量128.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C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定位矢量129.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_是错误的。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自由矢量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1.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这是_。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_。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3. 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_。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线相同 DA+B+C4.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5.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A或B DA和B6. 下列_是二力平衡原理。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7.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8.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A必定互相垂直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汇交于一点 D无法确定9.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_。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汇交于一点 C必定互相垂直D必定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10. 二力构件是指_。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B只受两个互相平行的力作用的构件C只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的构件 D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构件11.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_。A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垂直 B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平行C所受的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D无法确定12.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用效果。这是_。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1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_。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14. 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这是_。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15.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_。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16. 下列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17. 下列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18. 下列_是加减平衡力系公理。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19. 下列_是力的可传递性原理。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20.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_。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21.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向刚体上的任意点平移,但需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对平移点的力矩矢量。这是_。A力的等效定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附加力偶矩定理 D力的平移定理22. 下列_是一般力系的简化基础。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23. 力的平移定理_。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24.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_,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A随意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B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C随意移动到刚体的形心上 D垂直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25.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_。A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无须任何条件B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无须任何条件C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D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26.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这是_。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2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_。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28.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体责任合同范本
- 煤碳采购合同范本
- 《运筹学》期末复习及答案
- 税务代理协议书示例
- 农业绿色发展2025:政策导向与技术应用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突破
-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2025年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报告
- 蒲公英科普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液压传动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风险因素
- 2025年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 露天矿山项目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590.1-2022 《毛茛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1部分:金莲花》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13.2.2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教案
- 电机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3.2.1三角形的边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征兵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药店继续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电焊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