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1.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1.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1.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1.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数量的变化1“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命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下图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答案a解析食人鱼刚进入自然水域,会在短期内呈指数形式增长,但最终会呈“s”型曲线。2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条曲线,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曲线图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a正确。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点)增长速率最大,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e点)增长速率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2中的c点,b正确。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图3中的f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c正确。图1、2、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f点,d错误。3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重在分清纵坐标所表示的量不是种群的数量而是增长率,以此来对应“s”曲线上相应的点,t20即达到环境的“k”值,故k/2值对应是t1对应的最大增长率。4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在第59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d防治鼠害时,应从第5年开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由于第5年时种群数量(k/2)为200只,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在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多;防治鼠害时,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5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t0t2时间内,增长速率先升后降,最后降为0,说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t2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b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后,但应在t2前,避免资源的浪费,c错误;在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长,并趋于稳定,d错误。6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解析】该种群在新环境中其数量呈现“s”型增长,在k/2处增长速率最大,由图可知,第10年增长速率最大,即k/2200只,故k400只,d项正确。【答案】d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相同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解析】试管内与试管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因而两种群的k值不同,a项错误;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时间最长的是,时间最短的是,b项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增长,c项正确;试管内的种群因先达到k值,故其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d项正确。21*cnjy*com【答案】a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2-1-c-n-j-y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c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解析】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据此可推知:某种群一年内的出生率为20%,a项错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b项正确;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项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样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将多余的培养液吸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到计数室底部,再用显微镜观察,d项错误。 【答案】b9右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环境中的增长。(2)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_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 _。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_的结果。(3)若“s”型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是_。(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答案(1)无环境阻力(2)有环境阻力由于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生存斗争(3)由于食物短缺等因素的限制,种群达到环境负荷量以后,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 (4)老鼠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毒杀一部分个体,剩余的个体数目在环境负荷量以下,会以指数式增长,很快会恢复到原来数量原则上是降低环境负载能力,无污染,具有可行性。例如:严密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生物防治,保护老鼠天敌等(其他方法,符合以上原则均可)10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同学先配制了含有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各取1 ml于试管中,接种等量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1)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已知计数板方格总边长为1 mm,涂抹厚度为0.1 mm。在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时,为了确保随机取样,必须_。若计数得到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为10个,则该1 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个。(2)乙同学将500个红细胞与该1 ml培养液混匀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视野1视野2视野3视野4红细胞数(个)21172220酵母菌数(个)1029810694则:该同学调查模拟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_(方法)原理。该1 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_个。(3)丙同学欲探究ph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他的实验如下,请补充完整。配制含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