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必修三 2.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同步练习1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a竞争性 b包容性 c封闭性 d灵活性2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古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药学以及建筑、纺织、陶瓷、造船、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上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 b c d3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42015年海峡两岸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乡音之旅”“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四地文学论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和话剧表演”。这反映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海峡两岸文化走向同一a b c d5“台湾特色庙会”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同时举行,并安排了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这一安排()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说明了两岸交流以文化交流为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 b c d6“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广西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17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壮族数千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等。这说明()各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分割、存在差异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渐趋一致a b c d7“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独特性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8在汉字心能量一书中,作者皮明以汉字“心”为重点,选择了带有“心”字旁的600个汉字,探索这些汉字字符中所蕴含的关于心灵的东方智慧。在皮明看来,含有“心”的汉字是关于“心灵”的解读和关爱,充满着正能量、饱含着人生感悟。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相对稳定性9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普遍特征a b c d10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作为不同区域的文化()不能相互交流、借鉴会逐渐丧失其特点可以相互吸收既能渐趋融合,又可以保持着各自的特色a b c d11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联系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a b c d12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就是“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包含、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有利于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a b c d13文化自信,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的文化和物产。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1.解析:b.“沧海不遗点滴”“泰岱不弃拳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入选。其余选项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2.解析:b.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地位和意义的准确表述,均入选。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排除。3.解析:b.本题以古代文言文为素材,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相关知识。题干材料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4.解析:a.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海峡两岸将举行“乡音之旅”“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和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相互交融;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即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排除。两岸文化虽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但也具有其各自的特性,中“走向同一”的说法错误。5.解析:c.安排台湾特色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事实,两岸交流除了文化交流,还有经济等方面的交流。6.解析:c.材料体现了广西壮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合题意,当选;错在“相互分割”上,没有看到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共性;中“渐趋一致”说法错误。7.解析:b.材料中“粽子”是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南方人和北方人对粽子的口味要求不同,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反映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8.解析:b.带有“心”字旁的有600个汉字,蕴含着心灵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厚重,也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的,侧重于历史的悠久,所以a不符合题意。c、d与题意不符。9.解析:b.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体现不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故排除;说法错误,因为中华文化不具有普遍的特征。极具传统特色,历史演变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因此正确。故选b。10.解析:c.各地区的文化虽然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文化,可以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引,既能渐趋融合,又可以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所以说法错误,正确。11.解析:d.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联系”,本身正确,但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联系”,所以排除。12.解析: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故不正确,排除。都是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正确理解。13.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本题设问知识明确,解答时围绕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以及其意义分析即可,注意既要强调增强对本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警察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健身销售培训理论知识书课件
- 俄罗斯碳中和课件
- 伤寒护理课件教学
-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顺义区驾校管理办法
- 资金管理办法使用条件
- 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培训app课件
- 企业火灾安全培训小常识课件
- 2025年麻醉科镇痛管理规范测验答案及解析
- 眼损伤法医学鉴定
- 空气栓塞演练脚本
- GB/T 37232-2018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GB/T 28461-2012碳纤维预浸料
- 酒店服务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
- 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
- 高一新生入学调查表
-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