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ppt_第1页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ppt_第2页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ppt_第3页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ppt_第4页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夜书怀 杜甫 关于格律诗 律诗属于格律诗 因为格律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所以又称之为近体诗 所谓格律诗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的 格 就每首诗的句数而言 分为绝句和律诗 绝句为四句 共两联 分为第一联和第二联 律诗为八句 共四联 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 颈联和尾联 就每句的字数而言 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 五言即每句五个字 七言即每句七个字 就语言形式而言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尾两联一般不作对仗要求 绝句的两联一般也不作对仗要求 就音韵而言 每首诗偶数句的末尾的字 即韵脚 必须押韵 起句 第一句 可以押韵 也可以不押韵 起句不押韵的为正格 押韵的为偏格 旅夜书怀 的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 入严武幕 本来 有这位好友的帮助 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 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 乘舟东下 经嘉州 乐山 戎州 宜宾 渝州 重庆 忠州 忠县 于九月到达云安 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 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 不时发作 两年前 当安史之乱初平时 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 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这回因严武之死 他决心离开四川 转作潇湘之游 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的参考译文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 夜晚 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 星空低垂 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大江奔流 水面上月光涌动 我有点名声 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 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问答题 答 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 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 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 分析首联中 细草 和 孤舟 两个意象的作用 2 危樯独夜舟 的现代词序是怎样的 答 夜独危樯舟 3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的内容和意境是怎样的 答 出句写天地之广大 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 天地虽大 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 这境况又何等凄凉 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 此时诗人已到垂暮之年 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可见 这两句虽是写景 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 旅夜书怀 的赏析训练 1 对 旅夜书怀 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近景 这不是空泛地写景 而是寓情于景 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 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 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 颔联写远景 星空低垂 大江奔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 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 诗的后半是 书怀 官应老病休 这是反话 他的休官 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 而是因为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 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 孤寂的根本原因 d 最后两句借景抒情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真是一字一泪 感人至深 2 对 旅夜书怀 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前一层四句 写旅夜风景 寓情于景 诗眼在 独夜舟 上 一 二句境界冷寂 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 渺小 三 四句写星空低垂 原野辽阔 月光之下江水汹涌奔流 又使他想到时光迅速流逝 自己将来的生活难以预料 b 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 名 只为烘托 官 是正意所在 五 六句都是反语 其正面意思是说 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 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 由于诗人不愿怨君 也不敢怨君 只能这样含蓄地写出 c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写景雄浑阔大 后来为人称道 这两句可称 开襟旷远 显然是写出了欣喜之情 d 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 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 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 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 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讨论题 以往人们常把杜甫的 旅夜书怀 中的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与李白的 渡荆门送别 中的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进行比较 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 于龙友则认为 李是昼景 杜是夜景 李是行舟暂视 杜是停舟细观 未可概论 那么你的看法呢 还有人将王维 汉江临泛 中的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拿来与他们两人相比 你的看法又怎样呢 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杜甫的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与李白的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各有特色 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 杜诗用字凝练 注重推敲 李诗流转自然 不事雕饰 杜诗沉郁 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 李诗飘逸 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 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 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 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 各尽其妙 所以宋人严羽在 沧浪诗话 中说 李杜二公 正不当优劣 太白有一二妙处 子美不能道 子美有一二妙处 太白不能作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 又信仰佛教 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 充满了娴静 恬淡之情 充满了诗情画意 清新秀美 让人遐思不尽 这与杜甫的沉郁苍雄 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 他们三人各显其美 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 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 高考题展示 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1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 孤月 落日 秋风 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 第二联中的 片云 孤月 既为实意 也有喻意 片云 在空中飘荡 就像自己漂泊他乡 漫漫长夜中 月亮和 我 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 第三联用 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秋风 则是眼前实景 与上句之 落日 喻象相对 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 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 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第一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 因为诗中提到 心犹壮 病欲苏 存老马 等 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怕病 不服老 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这种说法 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