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案5.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案5.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案5.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案5.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案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摘要 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巧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体现了“教材内容问题化,问题能力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讨论、展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词 信息传递 自主学习 教师评价1 教材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4节,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研究生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向学生展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2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备了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想尝试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生活现象,但学科知识还不完善,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活思维,大胆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探究实验的方法,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3.3 情感目标(1)从科学角度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现象,掌握科学规律,促进人与生物之间的交流,用于今后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2)加强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合作探究引导、点拨、提升、评价5 课前准备: 5. 1 相关视频:蜘蛛捕食蝗虫,非洲织布鸟求偶时的织巢行为,野生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苍蝇前来传粉。5.2 ppt(课堂讨论题)问题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 关于每种信息,请再举一两个例子。问题2、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什么作用? 试举例说明。问题3、农田、草原、森林遭受病虫害、鼠害、鸟害,该如何防止有害动物?问题4、如果你是一个农场经营者,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了优质家禽、家畜等,你将利用哪些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措施来提高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问题5、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简述实验设计方案。(材料用具:雌蛾若干只、铁丝笼两个、窗纱2块)对于每一个问题,我都建立了相关的超链接:问题1超链接是有关信息传递的一些ppt图片,如蜜蜂的舞蹈、海豚的回声定位、信鸽的千里传书、萤火虫的发光、种子萌发的条件、老虎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蝴蝶释放性外激素、孔雀开屏、鸳鸯的求偶炫耀。问题2因教材中既有图片又辅以文字说明,学生一看就懂,不需要做过多解释。问题3超链接:播放结群信号录音、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黑光灯、稻草人。问题4超链接:鸡舍里延长光照增加产蛋量、利用温度和湿度延长大棚菜种植、果园里养鸡、河南兰考县“快乐猪”。问题5超链接:知识背景 某些雌虫腹部末端能释放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如家蚕、蛾等。只要雌虫分泌数量极其微小的性外激素(约十亿分之一克左右),就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到千米左右的雄蛾所感知,从而找到伴侣进行交配。一个有趣的实验:1904年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子里,他把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法布尔在雌蛾周围撒满樟脑丸和汽油,但一点也不影响雄蛾找雌蛾,可见性外激素的作用有多大,昆虫感受性外激素的能力有多强。建立超链接的目的:一是拓展学生视野,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少,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有限;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合理使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建立超链接还可以使教师在授课中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若学生对某个问题分析的既透彻又全面,还能再举例,则超链接不需再播放;若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没有思路,感到茫然,利用超链接播放一些背景知识,如上述的法布尔实验,学生就会豁然开朗。6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已经学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今天我们再学生态系统的另一功能:信息传递。播放视频,视频给学生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说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由此引出信息的概念,让学生说出。再用ppt展示信息的概念,及信源、信道、信宿配以插图,让学生简单了解,教师不必解释。接着出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讨论78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学生的疑问及时给与解答。接下来,各小组展示答案,教师适当评价并总结提升。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 关于每种信息,请再举一两个例子。学生的回答很好,除了书中的答案,还有一些精彩的例子,如:红杏出墙,老马识途。这些是我没有准备也没有想的,而学生想到了,并且解释得头头是道,真让我意外并且惊喜。为了让学生方便记忆,我给出了信息的种类小结:性质来源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电等无机环境或生物化学信息植物:有机酸、生物碱等动物:性外激素等信息素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行为信息生物体的行为特征生物体的行为动作为了巩固该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完成p108基础题一反馈练习,先请学生说出答案,如有疑问,再进一步解释。学生举手提问。疑惑之一:鸟的鸣叫不属于行为信息吗?师:早晨刚睡醒就听到鸟的叫声,你接收的是一种什么信息呢?疑惑之二:植物开花是行为信息吗?师:植物开花是植物对光刺激的一种反应,例如菊花是短日照植物,秋天开放,要使菊花五一开放,该采取何种措施呢?学生容易答出遮光。疑惑之三:蓟的刺,蓟学生不熟悉,举学生熟悉的例子,带刺的植物。马上就有学生说:仙人掌,刺是一种形态。教师虽然是给学生解惑,但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学生因为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更容易理解接受,此时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习的效率也更高。2、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什么作用? 试举例说明。学生说出答案并举例后,教师再补充:草兔狼,兔与狼之间存在营养信息,强调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样,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连成一个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农田、草原、森林遭受病虫害、鼠害、鸟害,该如何防止有害动物?生1答:化学防治。引导学生说出化学防治的优缺点。生物防治,如黑光灯诱捕法,性外激素引诱法,录音机播放鸟类结群信号。师:说得很好,生物防治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利于环境保护。同学们还有要补充的吗?生2:基因工程法,把抗虫基因转入农作物体内。师:非常好,基因工程是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可以获得一些抗虫的农作物。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3:稻草人赶鸟。师:这个同学说得非常好,这种方法现在还有人用呢。同学们还有要补充的吗?学生又陆续说出了,引入害虫的天敌、竞争者,或者让虫鼠生病。教师介绍最近发生的一种物种入侵的例子:福寿螺从广东入侵到广西,啃食秧苗,对稻田造成危害,人工捡拾,这是一种物理防治害虫的方法。若是放养鸭子呢?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内心就会充满愉悦感,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4、如果你是一个农场经营者,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了优质家禽、家畜等,你将利用哪些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措施来提高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学生回答:养鸡场晚上用灯光照射,提高产蛋量。人工控制光周期,使农作物早熟高产。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感知自己生活以外的东西。作为一个新型的农场主,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农业、养殖业等有关知识,还要善于利用生态学知识,做到投入最少,获益最大,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食物产品,这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研究生物的一个重要的目的。5、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简述实验设计方案。(材料用具:雌蛾若干只、铁丝笼两个、窗纱2块)学生的试验设计方案有多种,每种方案均有其合理性,都能体现设计实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这时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要随便否定某种实验设计方案,这样会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肯定其答案,和学生共同探讨每种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同学的答案都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