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说课稿.doc_第1页
英语精读说课稿.doc_第2页
英语精读说课稿.doc_第3页
英语精读说课稿.doc_第4页
英语精读说课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精读说课稿 一、 课程定位与教材分析(一) 课程定位英语精读是外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每学期将开设72课时,本课程符合中职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直接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服务,同时又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支撑课程有英语语法、英语泛读。(二) 教材分析 本课程,我们选用是普通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本教材具有真实性、交际性、实用性,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教材以单元编写,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话题,如,友谊、旅游、音乐、节日等话题。每个模块分为:一、热身(Warming Up ) 二、读前(Pre- reading ) 三、阅读(Reading) 四、理解(Comprehending) 五、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六、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六个部分。通过这六个环节的活动设计来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素养。高中新课标英语提出的课堂设计采取“P-T-P”自主学习立体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和我开展的生本教育是相吻合的。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语言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与每个话题相关的常用词汇与表达法2) 能用简单英语进行日常交流。3) 基础好的学生能就given topics较好地完成一些开放性话题(二)语言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2)培养学生结合所给任务,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使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在有趣的话题激励下,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2)在共同完成一些调查、采访、取长补短等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团体合作意识 3)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三、 课程内容设计语言教学的倡导也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每个单元分为五个模块:Warming-up & Listening(2课时),Speaking(2课时), Reading(一)(4课时),Grammar & Writing(2课时) ,Integrating skills (2课时),以任务为依托,分别对听、说、读、写四技能进行训练,各有侧重,但又互相结合。注重指导语篇阅读,逐步提高口头表达,笔头写作能力。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被动。课堂自控力差。2、仅掌握了最基本的语音知识,所领会掌握的英语单词不足1000,语法知识严重匮乏3、在听、说、读、写方面受过有限的训练。4、英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对课堂的互动缺少积极性根据这种情况,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灌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想,同时注意调整活动任务设置的梯度,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都能学有所成,体验到成功。(二)、教法渗透与学法指导 教法渗透根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原则及“第二语言习得论”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差异性,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合作学习教学法(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直观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以及情感激励教学法(Affective Motivation)等教学方法。具体采用“PTP”自主学习立体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来组织教学。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任务型学习强调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2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法有利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调整学生的语言焦虑感。因此,课堂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采用“四至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的课堂教学结构,来组织教学,旨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积极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流,降低语言焦虑感,获得愉快的学习经历,从而对学习本身和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感。3直观法(视听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影视剪辑,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等直观手段,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4情感激励教学法在教学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适时进行情感与策略调整,通过情感激励,使教师与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创新,体验成功。5整体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要求按 “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进行语篇阅读训练,即从“整体”开始,以“整体”结束的“三段式”阅读教学法。在阅读课中采用从整体略读分段细读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即是这种教学策略的体现。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1)认知策略:指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抓重点、做记号、摘笔记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2)调控策略:培养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习惯,鼓励学生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学会科学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交际策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和任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围绕课堂任务分工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 资源策略: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即通过不同信息渠道(internet, newspaper,dictionary, magazines)查找所需信息,把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三)、具体课例本课是必修1第4单元的阅读课型,这单元围绕earthquakes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具体描写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震中和震后。本篇文章词汇量大,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复杂的数字,出现许多定语从句,篇幅较长,并且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骤一 Pre-task (Pre-reading activities) 贯彻兴趣策略,采用直观教学法,引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设计思路:先播放有关05年巴基斯坦地震的可怕MTV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学生马上就联想到earthquake这一词,这时教师提出“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紧接着引导学生“Can you fortell an earthquake so that we can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amages?”通过图片,学生更易掌握地震的前兆的知识,为课文的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if an earthquake happened?”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得出结论,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接着呈现文章的标题“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引导学生解读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主动认知状态。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正确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但估计在前面所展示的MTV画面及图片的启发下,大部分同学可能很快就能作出正确的理解-about the earthquake。另外,考虑到文章生词较多,且大部分学生对文章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的同时,有必要在讨论“What kind of words will be used in the passage?”这个问题时,引出单词:injure、ruin、destroy、disaster、burst、rescue等。这样既可向学生展示本环节的重点单词,又可为阅读扫清文化背景障碍和语言障碍,又可为突破本文的重难点作好准备。】步骤二Task-cycle(hile-reading activities)贯彻目的与困难策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的不同阶段,灵活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采用整体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1、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略读(skimming)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大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设计思路:本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略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大意。要求学生在2分钟之内,重点阅读各段的首句和末句,快速归纳出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大意唐山大地震。该环节教师应通过限定阅读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2、精读各个段落语段,侧重培养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的能力和猜测生词的能力,学会欣赏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设计思路:本文的篇幅较长,生词多。因此,采用分段细读,根据段落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获取主要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一段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写唐山地震来临之前所发生的奇怪现象,培养信息归类能力。第二段和第三段材料出现很多的数词。因此,以这些数据为依托,让学生通过查读方法迅速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然后再以4人1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数据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交流各自的观点。第四段,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地震后救护人员和解放军官兵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体会地震无情人有情,感人至深。此外,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而非停下阅读去查找单词表。在这一环节中可适当处理一些语言难点(如:一些生词、词组及定语从句),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体会这些词组的用法。每个段落刚好都有一个含有英语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优美的句子并了解其中的英语修辞用法,学习理解并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3通读全课文,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并归纳出各部分的大意。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挖掘文章的内涵。【设计思路:针对本文的结构较清晰,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归纳出各部分的中心词和大意。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再用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小组间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通过这样的相互启发、促进,学生能得出更全面的信息,基础较差学生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励。最后教师可通过图表展示文章基本脉络及中心词,一篇篇幅长的文章就转化成一个非常清晰的图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我设置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进一步感悟、领会到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步骤三Post-task(Post-reading activities) 贯彻语用策略与情感策略,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组织语言实践活动,完成本文的主题任务。达到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到知识的扩展与创新能力的形成。【设计思路:本环节共设置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复述课文;指导学生以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时间线索展开复述,这样把阅读内容和所学的词汇、句型有机地结合。二是采访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地震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通过采访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形式进行活动。为了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及采访中可能会用到的日常交际用语。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的输人,提取、筛选和重组文章中的重要语言信息,并通过用英语进行交流,达到从课文知识的巩固到自身知识的扩展与创新能力的形成。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因词汇障碍的影响,而用普通话甚至闽南语进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扮演自身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并 “动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督促学生坚持用英语作为课堂交流的语言。】步骤四Self-assessment: 反思学习成果的过程 【设计思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旨在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并学会通过反思性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步骤五Homework: 课文内容的巩固、延伸与拓展1.Language focus【设计思路:分组归纳出每个段落的语言点(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字典或参考书等渠道查找所需信息),下节课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协助归纳。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More language input【设计思路:本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