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暂行技术条件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术语和定义44 一般要求55 系统功能106. 测试方法127. 检验规则128. 标志、包装、运输、存贮139. 扩展功能13附件一 6C系统数据接口规范14前 言为提高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构建电气化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是6C系统的组成部分。数据中心按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供电段三级设置,是1C 6C装置所采集数据的集中汇集处理与综合分析展示平台。为了规范和统一数据中心的组成与功能、技术要求、安装和试验,确保检测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其应用效果,特制定本技术条件。本技术条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数据中心的术语和定义、组成及功能、技术要求、安装、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等。本技术条件适用于6C系统的数据中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1562 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25000.51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TB/T 167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术语铁运【2012】136号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运电通信函【2012】428号 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3 术语和定义1C装置 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Comprehensive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Monitor Device)Device2C装置 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Catenary-Checking Video Monitor Device)3C装置 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Catenary-Checking On-line Monitor )4C装置 车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High-precision Catenary-Checking Monitor Device)5C装置 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Pantograph Video Checking Device)6C装置 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Ground Monitor Device for Catenary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CPU 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SAN 存储局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 RAMS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ecurity)HMI 人机接口(Human-Machine Inter机房部分: 231;非机房部分:1040,特殊情况可由用户与制造商另行商定;b)工作湿度 40%55%(不得结露);c)大气压力 70kPa106kPa。4.2环境要求a)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冲击源;b)计算机机房的接地和静电防护、消防与安全应符合GB50174有关规定;c)计算机机房应设置机房监控及安全防范系统,具体要求应符合face)4 一般要求4.1工作条件a)工作温度GB50174有关规定。4.3电源要求4.3.1 交流电源系统应配置两路独立的交流电源,电源配电盘宜配备双电源切换、保护、监控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应具备远程通信接口。a)额定电压 220V,允许偏差-15%+10%;b)电源波形 为正弦波,波形畸变系数5%;c)频率 50Hz,允许偏差士5%;4.3.2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交流电源失电时,UPS维持系统正常工作时间不应小于应为30min。 4.4数字传输通道要求a)传输速率 10Mbit/s,100Mbit/s等; b)通道接口 以太网电或光接口; GPRS /3G/4G公网接口。4.5 系统配置及主要设计要求4.5.1 系统构成数据中心由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供电段三级系统以及数据传输通道组成,其中数据中心应采用开放式分布架构,硬件平台及软件平台的配置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系统的RAMS和扩展性要求。a)铁路总公司数据中心铁路总公司应设置1套数据中心,实现对全路范围内供电安全检测监测工作的业务指导。b)铁路局数据中心各铁路局应设置1套数据中心,实现对铁路局范围内供电安全检测监测工作的业务监管。c) 供电段数据中心各供电段应设置1套数据中心,实现对供电段范围内供电安全检测监测工作的业务执行。d) 数据传输通道1)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供电段三级数据中心间应分别配置一条铁路专用的IP数据通道,通道接口为电或光以太网接口,通道传输速率宜不低于10Mbps。2)供电段数据中心与设置在各车间、工区等的检测监测HMI终端间宜采用铁路专用的IP数据通道,通道接口为电或光以太网接口,通道传输速率宜不低于10Mbps。对于无铁路数据网接入条件的地点,可选择采用TMIS网络。3)6C系统各装置与供电段数据中心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若6C系统装置与数据中心交互数据的传输设备位于变电所亭内或附近时,宜采用光缆/电缆接入变电所亭与供电段间的维护通道,维护通道的结构、接口分界、带宽等内容详见运电通信函2012428号文“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若6C系统各装置与数据中心交互数据的传输设备位于供电段时,可直接接入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子网,接口为电或光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为1000Mbps。对于无上述接入条件的,可选择采用GPRS/3G/4G等公网接口。4.5.2 硬件配置数据中心硬件应采用高可靠、高扩展、高开放的配置,均应采用当时的主流技术和通用产品。a)供电段数据中心硬件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系统、网络安全设备、通信接口设备、检测监测HMI终端、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UPS、打印设备和大屏幕显示系统等设备。其中: 1)局域网络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的核心交换机,端口传输速率应不低于1000Mbps。2)服务器设备:包括图像及数据分析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用于完成对6C系统各装置所采集的图像/视频数据的分析处理、与6C系统各装置的实时数据通信/离线数据导入/数值型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历史及静态数据存储、WEB页面展示等功能。服务器需配置2个及以上中央处理单元CPU(4核心及以上),服务器应采用冗余配置。3)存储系统:应采用SAN区域存储网络,配置光纤存储交换机和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的RAID级别不低于1级,硬盘需采用光纤硬盘,容量需满足段级历史数据的存储要求。4)网络安全设备:应配置域管理服务器、防火墙设备以实现统一的用户权限和安全管理功能,并确保系统接入的接口安全。5)通信接口设备:应为在线实时监测6C系统各装置提供冗余配置的通信接口设备,实现与远方装置的通信接口功能。通信接口设备应采用可堆叠的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设备,接口数量与接口类型应满足工程需要。6)检测监测HMI终端:负责提供检测监测相关的各种操作和人机接口界面,数量应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7)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采用工作站级计算机配置,负责提供静态数据的增/添/改、历史数据的备份管理以及病毒防护功能。8)UPS:应具备远程网络报警功能,电池容量应满足停电30分钟内机房内设备的运行。9)其它配套设备:系统应配置打印机设备。系统可配置大屏幕显示系统,用于综合显示各类检测监测的数据。大屏幕显示装置宜采用液晶、等离子、DLP背投等显示介质,可采用拼接式结构。b)铁路局数据中心硬件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系统、网络安全设备、检测监测HMI终端、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UPS、打印设备和大屏幕显示系统等其它配套设备。其中: 1)局域网络设备:应采用三层交换机、单机配置,传输速率应不低于1000Mbps。2)服务器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及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完成对供电段数据中心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处理、历史缺陷数据存储等功能。服务器需配置2个及以上中央处理单元CPU(4核心及以上),应采用单机配置。3)存储系统:应采用带冗余光纤接口的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的RAID级别不低于1级,硬盘需采用光纤硬盘,容量需满足路局历史数据的存储要求。4)网络安全设备:应配置防火墙设备以确保系统接入的接口安全。5)检测监测HMI终端:负责提供检测监测相关的各种操作和人机接口界面,数量应满足实际工作需要。6)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采用工作站级计算机配置,负责提供静态数据的增/添/改、历史数据的备份管理以及病毒防护功能。7)UPS:应具备远程网络报警功能,电池容量应满足停电30分钟内机房内设备的运行。8)其它配套设备:系统应配置打印机设备。系统可配置大屏幕显示系统,用于综合显示各类检测监测的数据。大屏幕显示装置宜采用液晶、等离子、DLP背投等显示介质,可采用拼接式结构。c)铁路总公司数据中心硬件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系统、网络安全设备、检测监测HMI终端、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不间断电源系统、打印设备。 1)局域网络设备:应采用三层交换机、单机配置,传输速率应不低于1000Mbps。2)服务器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及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完成对各铁路局数据中心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处理、历史缺陷数据存储等功能。服务器需配置2个及以上中央处理单元CPU,应采用单机配置。3)存储系统:应采用带冗余光纤接口的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的RAID级别不低于1级,硬盘需采用光纤硬盘,容量需满足铁路总公司历史数据的存储要求。4)网络安全设备:应配置防火墙设备以确保系统接入的接口安全。5)检测监测HMI终端:负责提供检测监测相关的各种操作和人机接口界面,数量应满足实际工作需要。6)维护及病毒防护终端:采用工作站级计算机配置,负责提供静态数据的增/添/改、历史数据的备份管理以及病毒防护功能。7)UPS:应具备远程网络报警功能,电池容量应满足停电30分钟内机房内设备的运行。8)其它配套设备:系统应配置打印机设备。4.5.3 软件配置数据中心软件系统应包括系统软件、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所有软件应为具有开放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的成熟产品,且必须拥有合法授权。a)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b)平台软件:须为成熟稳定的通用软件平台,支持二次开发,数据处理容量应满足所管辖范围内6C系统的容量需求。c)应用软件:宜按多层分布式架构设计,应具备分布部署和扩充修改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成:1)数据管理软件:实现历史和静态数据的处理、存储、备份等功能;2)业务逻辑软件:实现数据采集、通信管理、协议转换、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3)人机界面软件:实现维修检测人员的人机界面显示,以完成各种检修计划、数据分析和缺陷管理等操作;4) 维护管理软件:完成系统配置、用户权限、安全防护等功能。4.5.4 数据接口规范及通信协议a) 1C-6C装置与供电段数据中心间传输检测数据的接口规范应遵循附件16C系统数据接口规范;b) 供电段、铁路局、铁路总公司数据中心间信息传输应采用基于TCP/IP的网络传输规约或者基于Web Service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c)数据中心与其它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宜采用基于TCP/IP的网络传输规约或者基于Web Service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d)6C系统各装置和数据中心各计算机节点IP地址的应用应符合铁道部相关规定。4.5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a)主备机自动切换时间: 30sb)主要节点CPU负载: 50%(1min平均值)c)局域网平均负载: 30%d)系统可用率: 99.8%e)检测监测数据存储周期: 1年f)缺陷数据存储周期: 3年5 系统功能5.1供电段数据中心功能5.1.1检测计划管理应具备对供电段管辖范围内6C系统各装置检测计划的制定、修改、查看、审核等功能。5.1.2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应具备采集6C系统各装置的在线或离线检测监测数据的功能,数据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数值参数、图片、视频等。应具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如下预处理的功能,包括:数据有效性检查及处理、数据分类索引建立、数据关联性处理等。5.1.3 数据分析及缺陷识别应具备对预处理后的检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功能,并对设备缺陷进行手动或自动识别。识别后的缺陷能够进行缺陷标识及分类存储。5.1.4 缺陷整治管理应具备对供电段管辖范围内所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登记、通知、整治结果确认等功能。5.1.5 数据展示应具备对6C系统各装置的数据以报表、曲线、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单独和综合展示的功能。5.1.6 统计查询应具备历史数据统计和查询的功能,可按多种条件进行组合查询。5.1.7 综合分析应具备对供电段管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的功能。5.1.8数据转发应具备向铁路局数据中心转发缺陷及相关检测监测数据、检测计划执行统计、缺陷整治统计等数据的功能。5.1.9 安全防护应具备但不限于如下安全防护功能:基于安全域的计算机硬件及用户的统一安全管理、网络病毒防护、对外部系统接口的隔离保护。5.1.10 系统管理应具备用户权限、功能部署、日志记录等系统管理功能。5.1.11 基础数据管理应具备对供电安全检测监测工作相关的组织架构、人员、线路、设备等基础数据进行管理的功能,对于接触网应具备一杆一档的基础数据管理功能。5.2 铁路局数据中心功能5.2.1数据接收与转发应具备接收各供电段数据中心上送的缺陷及相关检测监测数据、检测计划执行统计、缺陷整治统计等数据的功能。应具备向铁路总公司转发重大缺陷及相关检测监测数据、检测计划执行统计、缺陷整治统计等数据的功能。5.2.2 数据展示应具备对6C系统各装置的缺陷及检测监测数据以报表、曲线、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单独和综合展示的功能。5.2.3 统计查询应具备历史数据统计和查询的功能,可按多种条件进行组合查询。5.2.4 综合分析应具备对铁路局管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的功能。5.2.5 安全防护应具备但不限于如下安全防护功能:基于安全域的计算机硬件及用户的统一安全管理、网络病毒防护、对外部系统接口的隔离保护。5.2.6 系统管理应具备用户权限、功能部署、日志记录等系统管理功能。5.2.7 基础数据管理应具备与铁路总公司进行基础数据同步功能。同时具备对铁路局内自行定义的基础数据,包括基本组织结构、线路、站区间、基本设备类型、缺陷类别定义等进行集中管理,并在数据变化时同步至各个供电段。5.3 铁路总公司数据中心功能5.3.1数据接收应具备接收各铁路局数据中心上送的重大缺陷及相关检测监测数据、检测计划执行统计、缺陷整治统计等数据的功能。5.3.2 数据展示应具备对6C系统各装置的缺陷和检测监测数据以报表、曲线、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单独和综合展示的功能。5.3.3 统计查询应具备历史数据统计和查询的功能,可按多种条件进行组合查询。5.3.4 综合分析应具备对全路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的功能。5.3.5 安全防护应具备但不限于如下安全防护功能:基于安全域的计算机硬件及用户的统一安全管理、网络病毒防护。5.3.6 系统管理应具备用户权限、功能部署、日志记录等系统管理功能。5.3.7 基础数据管理应具备对全路公用的基础数据,包括基本组织结构、线路、站区间、基本设备类型、缺陷类别定义等进行集中管理,并在数据变化时同步至各个铁路局。6. 测试方法6.1功能及性能测试按本标准中第4.5、5节规定的性能及功能要求逐项进行测试。6.2连续运行试验数据中心设备同时投人运行,连续运行试验72h。试验过程中每隔2h抽测系统是否符合功能及性能要求。试验结束后应逐项测试系统是否符合功能及性能要求。如试验中出现关联性故障则终止连续运行试验,故障排除后重新开始计时试验。如试验中出现非关联性故障,故障排除后继续试验。排除故障过程不计时。关联性故障及非关联性故障的定义见GB/T9813。7. 检验规则7.1 认证检验数据中心在新产品定型、软件重大升级等情形下应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检验。7.2 出厂检验系统出厂前应通过出厂检验,出厂试验的软硬件配置应与实际项目一致,采用第6条规定的测试方法检验系统是否满足本标准中第4.5、5节规定的性能及功能要求。7.3 现场检验系统投运前应通过现场检验,现场检验包括功能和性能试验、与6C系统各装置的联调试验。所有试验均应在线进行,现场检验不合格者,供货单位应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8. 标志、包装、运输、存贮标志、包装、运输、存贮按GB/T3873规定执行。9. 扩展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与外部系统接口功能。附件一 6C系统数据接口规范为了规范6C系统各装置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特制订本接口规范。1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装置)数据接口l 数据包命名规则:检测日期_线路_行别_起始站_结束站 说明:检测日期格式YYYYMMDD行别为上行或下行线路、起始站、结束站为7.2节7.3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 示例:20120824_太中银线_上行_太原_银川l 数据包传输方式:人工离线传输,通过有线网络或USB接口传输l 数据包信息组成: 序号数据文件类型文件组织A缺陷信息Xls单个excel文件数据信息详细说明如下:A. 缺陷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命名格式:检测日期_线路_行别_起始站_结束站说明:检测日期格式YYYYMMDD行别为上行或下行线路、起始站、结束站为7.2节7.3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 示例:20120824_太中银线_上行_太原_银川文件类型:xls文件缺陷信息表结构定义如下:缺陷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数据类型描述说明记录编号NIDNumber流水号。例:1,2,3铁路局BUREAUChar线别LINENAMEChar行别DIRECTIONChar缺陷处公里标FKILONumber列车运行速度FSPEEDNumber缺陷类型NBUGTYPENumber缺陷级别NBUGCLASSNumber缺陷值FBUGVALUENumber根据超限类型进行填写最大硬点FHARDSPOTNumber最大接触导高NFORCEMAXHNumber最小接触导高NFORCEMINHNumber接触高差NFORCESUBHNumber最大非接触导高NOPTMAXHNumber最小非接触导高NOPTMINHNumber非接触高差NOPTSUBHNumber最大接触力FMAXFNumber最小接触力FMINFNumber平均接触力FAVGFNumber接触力标准偏差FF_PCNumber最大冲击FAXNumber最大接触拉出值NFORCESTAGGERNumber最大非接触拉出值NOPTSTAGGERNumber火花次数NFLASHCOUNTNumber火花时间NFLASHTIMENumber接触线坡度FGRADIENTNumber2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装置)数据接口2C装置存在两种数据包需要与综合数据处理中心系统接口,分别为一杆一档数据包和缺陷数据包l 数据包一:一杆一档数据包l 数据包命名规则:检测日期_线路_行别_起始站_结束站 说明:检测日期格式YYYYMMDDHHMM行别为上行或下行线路、起始站、结束站为7.2节7.3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 示例:201208241425_太中银线_上行_太原_银川l 数据包传输方式:人工离线传输,通过有线网络或USB接口传输l 数据包信息组成:包含A、B、C三部分信息,详细结构见下表。序号数据文件类型文件组织A检测基本信息Xml单个xml文件B索引文件Mdb单个mdb文件C一杆一档图片信息Jpg一帧图片为一个独立的jpg文件,所有一杆一档图片按照标准目录结构(详见C. 一杆一档图片信息详细说明)组织存放各部分数据信息详细说明如下:A. 检测基本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xml文件格式(基本信息为必须提供的数据信息): B. 索引文件详细说明文件名:index文件类型:mdb一杆一档图片索引信息表(表名:PICINDEX)结构定义如下:一杆一档图片索引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类型描述说明是否必填杆号SETLOCChar隧道内杆号前加S。例S950是公里标KMNumber是站/区间STChar7.3节中定义的代码否全景图片开始帧号PANORAMIS_START_FRAMENumber是全景开始图片路径PANORAMIS_START _PATHChar路径从第二级文件夹开始至具体图片文件。例:K1283943_950 PANORAMIS_0000001.jpg是全景图片结束帧号PANORAMIS_END_FRAME开始帧和结束帧之间的帧号必须连续是全景结束图片路径PANORAMIS_END _PATH路径从第二级文件夹开始至具体图片文件。例:K1283943_950 PANORAMIS_0000005.jpg是局部图片开始帧号PART_START_FRAMENumber是局部开始图片路径PART_START_PATHChar路径从第二级文件夹开始至具体图片文件。例:K1283943_950 PART_0000001.jpg是局部图片结束帧号PART_END_FRAME开始帧和结束帧之间的帧号必须连续是局部结束图片路径PART_END_PATH路径从第二级文件夹开始至具体图片文件。例:K1283943_950 PART_0000005.jpg是C. 一杆一档图片信息详细说明数据类型:图片文件类型:jpg文件命名格式:类型_帧号 说明:类型 PANORAMIS(全景)、PART(局部)帧号固定以七位数字表示,不足七位加零补位。示例:PANORAMIS_0000001.jpg 目录结构定义:第一级目录:固定为“图片” 第二级目录:公里标_杆号。例如K1283943_950l 数据包二:缺陷数据包l 数据包命名规则:检测时间_线路_行别_公里标_杆号说明:检测时间格式YYYYMMDDHHMMSS线路为7.2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行别为上行或下行 示例:20120824143829_太中银线_上行_K1283943_950l 数据包传输方式:自动实时传输,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l 数据包信息组成:包含A、B两部分信息,详细结构见下表。序号数据文件类型说明A缺陷基本信息xml单个xml文件B缺陷图片信息jpg至少提供一张缺陷图片各部分数据信息详细说明如下:A. 缺陷基本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xml文件格式(基本信息为必须提供的数据信息): B. 缺陷图片信息详细说明数据类型:图片文件类型:jpg文件命名格式:类型_帧号 说明:类型 PANORAMIS(全景)、PART(局部)帧号固定以七位数字表示,不足七位加零补位。示例:PANORAMIS_0000001.jpg 3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装置)数据接口3C装置存在两种数据包需要与综合数据处理中心系统接口,分别为原始几何参数数据包和疑似缺陷数据包l 数据包一:原始几何参数数据包l 数据包命名规则:检测日期_线路_行别_起始站_结束站说明:检测日期格式YYYYMMDDHHMM行别为上行或下行线路、起始站、结束站为7.2节7.3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 示例:201208241425_太中银线_上行_太原_银川l 数据包传输方式:人工离线传输,通过有线网络传输l 数据包信息组成:包含A、B、C、D、E五部分信息,详细结构见下表。序号数据文件类型说明A检测基本信息xml一个xml文件B检测几何参数mdbmdb文件中的一个数据表C检测温度参数mdbmdb文件中的一个数据表D检测燃弧时间mdbmdb文件中的一个数据表E燃弧率mdbmdb文件中的一个数据表各部分数据信息详细说明如下:A. 检测基本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xml文件格式(基本信息为必须提供的数据信息): B. 检测几何参数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mdb检测几何参数信息为mdb文件中独立的一个数据表(表名:GEOMETRY),详细表结构如下:检测几何参数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数据类型描述说明是否必填弓位SEATNumber是检测时间DETECTDATEDate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SS.SSS是站/区间STChar7.3节中定义的代码否杆号SETLOCChar是公里标KMNumber是即时速度SPEEDNumber是接触线高度HEIGHTNumber是接触线拉出值STAGGERNumber是双支接触线高度差HEIGHTDIFFNumber线岔、锚段关节处有值否双支接触线水平距离DISTANCENumber线岔、锚段关节处有值否C. 检测温度参数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mdb检测温度参数信息为mdb文件中独立的一个数据表(表名:TEMPERATURE),详细表结构如下:检测温度参数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数据类型描述说明是否必填弓位SEATNumber是检测时间DETECTDATEDate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SS.SSS是站/区间STChar7.3节中定义的代码否杆号SETLOCChar是公里标KMNumber是即时速度SPEEDNumber是环境温度ENV_TNumber是接触网温度NET_TNumber是D. 检测燃弧时间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mdb检测燃弧时间信息为mdb文件中独立的一个数据表(表名:ARCING),详细表结构如下:检测燃弧时间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数据类型描述说明是否必填弓位SEATNumber是检测时间DETECTDATEDate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SS.SSS是站/区间STChar7.3节中定义的代码否杆号SETLOCChar是公里标KMNumber是即时速度SPEEDNumber是燃弧持续时间DURATIONNumber是E. 燃弧率信息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mdb燃弧率信息为mdb文件中独立的一个数据表(表名:ARCPERCENT),详细表结构如下:燃弧率信息表字段名字段编码数据类型描述说明是否必填弓位SEATNumber是开始公里标START_KMNumber是结束公里标END_KMNumber是燃弧率ARC_PERCENTNumber是l 数据包二:疑似缺陷数据包l 数据包命名规则:检测时间_线路_行别_机车号_弓位说明:检测时间格式YYYYMMDDHHMMSS线路为7.2节中定义的中文名称。行别为上行或下行弓位固定为两位长度,不足两位加零补位 示例:20120824143829_太中银线_上行_CRH2237_04l 数据包传输方式:自动实时传输,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l 数据包信息组成:包含A、B、C三部分信息,B和C部分可任选其一。详细结构见下表。序号数据文件类型说明A缺陷参数xml单个xml文件B缺陷图片信息jpg缺陷发生时前后各5帧图片C缺陷视频信息mp4缺陷发生时前后1秒的视频各部分数据信息详细说明如下:A. 缺陷参数详细说明文件名:info文件类型:xml文件格式(基本信息为必须提供的数据信息): B. 缺陷图片信息详细说明数据类型:图片文件类型:jpg文件命名格式:机车号_弓位_成像类型_相机编号_YYYYMMDDHHmmss_帧号说明:弓位固定为两位长度,不足两位加零补位相机编号按相机类型顺序编号, 固定为两位长度,不足两位加零补位, 成像类型 1:可见光 2:红外热成像 3:紫外帧号固定为七位长度,不足七位加零补位示例:CRH2237_04_1_01_20120824143829_0000001.jpg 图片量:缺陷发生时前后各5帧图片C. 缺陷视频信息详细说明数据类型:视频编码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的反应快课件
- 2025版科技研发合同委托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叉车安全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项目投资担保合同-高科技产业发展保障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收购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外包员工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全新一致行动人协议-人工智能研发合作协议下载
- 2025版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转型咨询合同
- 2025版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租赁物使用限制合同
- 2025版大型钢铁企业高效铁矿粉直销服务合同
- 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课件
- 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参保信息变更登记表
- 中国石化加油站视觉形象(vi)标准手册
- 《室内空间设计》第二章课件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大型机械设备归档资料(塔吊 施工电梯 安装验收 检查等)
- Python基础课件(共282张PPT)
- DB44∕T 1836-2016 不锈钢美容工具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发言稿
- (完整word版)门禁系统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