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子之风 课件 儒家文化是以 人 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 论语 把人细分成圣人 贤人 惠人 善人 君子 士人 众人 野人 小人 又归并为圣人 君子 众人 小人四大类 圣人 难做到 小人 遭唾弃 众人 虽是主体 而最受推崇的是 君子 论语 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 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 可以说 君子是 论语 一书的核心概念 君子 小人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政治地位高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 小人 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的 上层阶级的人称为 君子 下层阶级的人称为 小人 在对人的反思中 孔丘认为 人的评价的标准 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 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 君子之风 7 6 子曰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追求 正道 于 引出对象 志于道 依 依据 游于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等六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经 君子守则一 追求正道 执守道德 依据仁爱 熟谙六艺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1 礼 乐 射 御 书 数六艺2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六种儒家经书 第一 要立志 要立定远大的志向 志立在什么地方呢 必须立足在求 道 上 即修已治人之道 第二 讲述修己的问题 他要求学生 据于德 依于仁 完善自我 德是道德规范 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 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 仁又是主要的 它统摄各种道德 所以必须依于仁 只有达到仁的境界 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三 论述治人之道 即游于六艺之中 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 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所以这四者 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 本章讲述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 礼记 学记 曾说 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 修焉 息焉 游焉 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及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 游于艺 的意思 孔子培养学生 就是以仁 德为纲领 以六艺为基本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7 6 孔子培养学生 以仁 德为纲领 以六艺为基本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你觉得孔子的这一做法对当前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成为君子的途径 倡导素质教育 探究 孔子培养学生 就是以仁 德为纲领 以六艺为基本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成为真正的君子 请同学们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谈谈感想 启示或希望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是儒家提倡的君子道德修养是主要内容 与我们现代提倡的 四有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类似 儒家要求君子有理想 志于道 有道德 据于德 有爱心 依于仁 有文化 游于艺 请问 有爱心 和 有纪律 你跟喜欢哪个 15 18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宾前 以为 把 作为 质 根本 宾前 以 按照 之 代 义 宾前 以 用 出 谈论 宾前 以 凭借 成 成全 孙 通 逊 以 1 把 2 按照 3 用 4 凭借 依靠 信 1 信可乐也2 言必信 行必果 3 低眉信手续续弹4 欲信大义于天下 5 谢公与人围棋 俄而谢玄潍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 6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君子体质先须存义 义而后礼 礼而后逊 逊而后信 有次序焉 君子行为的义 礼 逊 信四条原则 本章内容 15 18 君子完备周到的品行 一 本质意义上要有义 也就是探求义理 属于君子的内心修养 二 礼 行动要求循礼而行 三 逊 即是谦逊 出言吐语谦逊恭谨 四 信 办事守信 取信于人 君子守则二 知礼诚信 态度谦逊 重义轻利 4 16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明白 通晓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 完全是功利主义的 他们崇尚竞争 崇尚实力 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 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 绝对化 毒害了人们的思想 破坏了人际关系 败坏了社会风气 从长远来说 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在今天 还有不少商人 企业家昧着良心 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 只要能赚大钱 什么都可以去做 而且做得理直气壮 于是 黑砖窑里奴役孩子 把工厂废水大量倾倒到湖里河里 桶装水里装自来水 用废纸充作包子馅儿 就统统都成了必然 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山西假酒案令举国震惊 给虎年新春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年 月 日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吕梁分院对这一惨案的罪魁祸首提起公诉 检查机关指控王青华 武保全 王瑞等九名被告明知甲醇对人体有害 为牟取非法利益 竟将其兑成白酒出售 致 余人中毒 其中 人死亡 人双目失明 其行为已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构成生产 销售有毒 有害食品罪 老师 解释一下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学生 吃我爸药厂的假药就需要这样 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 主张见利思义 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 产生了讳言利 排斥利的倾向 如董仲舒就主张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韩非子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 没有道义关系 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 道德 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 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 所以中国历来就有 儒商 无论是 徽商 还是 晋商 都以 诚信 为本 到现代 如日的本商人 企业家都奉 论语 中的道德为本 大力提倡言 利 而不忘 义 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 都走向了两个极端 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君子之风 15 9 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相当于 而 因而 损害 连词 表目的 来 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德 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君子法则三 杀身成仁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追求 生命诚可贵 但为了仁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 伯夷 叔齐 饿死于首阳山下 孔了赞许他为仁人 比干苦谏纣王 被剖心而死 孔子也赞许他为仁人 管仲有大功于天下 虽不曾死 孔子仍赞许他为仁人 孔子这种思想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有多少英雄儿女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 杀身成仁 表现了中华民族浩然正气 15 9 君子有求仁的牺牲精神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 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宋史 文天祥传 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你认为生命与仁义哪个更重要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 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 仁 当然我们也不能看轻生命 在两难的时候 要尽自己所能地想办法 既要能保全仁义 也要能保全生命 儒家是热爱生命的 提倡心胸要开阔 意志要坚定 不能因一时遭受挫折就放弃生命 在生命与仁义不可兼得时 儒家提倡要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也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 仁 我来说说 孟子曰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不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去 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读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 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念碑 然而 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呢 这应该是一个思想史的课题 当然 杀身以成仁的 杀 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不应作拘泥的理解 至于说 成仁 不一定非要 杀身 杀身 也未必尽是 成仁 苏武牧羊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11月30日 28岁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 中尉孟祥斌奋不顾身跃入冰冷江水 救起了轻生女子 自己却没有能够上岸来 留下刚刚探亲团聚的妻子和三岁的幼女 君子不可为之事 4 917 15 17 15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 既得之 患失之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 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鄙夫事君患得之既得之苟患失之 庸俗浅薄的人侍奉担心已经如果 未得到时 担心不能得到 既得到时 又担心失去 形容一昧担心得失 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后多含贬义 君子守则四 不可患得患失 鄙 1 越国以鄙远 边邑 此为 把 当作边邑 2 过我而不假道 鄙我也 轻视 看不起3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谦词 谦称自己 成语 1 患得患失形容一味担心得失 斤斤计较个人的厉害 2 无所不至a 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b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 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一旦得到又怕失去 为此 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 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 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当然 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17 15 本章孔子认为鄙夫患得患失 寡廉鲜耻 谄媚奉承 无所不至 对之表示了极大的蔑视 朱熹说 鄙夫 庸恶陋劣之称 小则吮痈舐痔 大则弑父与君 皆生于患失而已 论语集注 卷九 清梁章钜 论语集注旁证 说 志于道德 圣贤之徒也 志于功名 豪杰之士也 志于富贵 即鄙夫也 圣贤非不事功名也 可为则为 不可为则不为 不害于道德也 豪杰非恶富贵也 视功名为重 则富贵为轻也 鄙夫则富贵而外 他无所志 故其得失之患至于如此也 得到什么 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 也可以是地位 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 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打击同事 排挤异己 不择手段 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 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 很无聊 活得并不自在 并不轻松 那可真是 熙熙攘攘为名利 时时刻刻忙算计 结果还多半会 算来算去算自己 对这种人来说 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 是在痛苦与无聊 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 永远没有真正满足 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 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 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加剧 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 而从容不迫 悠哉悠哉 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有人认为 患得之 是生怕得到的意思 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一是比较得到之后的收获和付出 认为不值得 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 害怕不能胜任 吴起身处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 出生于常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 家境又由富庶走向败落 这一存在环境造就他求强争功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 他自幼聪颖好学 成年为出仕而送礼活动耗尽家财 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 吴起由此狂怒 竟杀非议自己的三十邻人后逃往鲁国 临行声言不做卿相不还家 此后 他求学于儒家大师曾子 又因母丧不归 被注重孝道的老师逐出 求官若渴的吴起便横心在乱世走从军之途 悉心攻读兵法 并在齐军来攻伐时谒见鲁君献策请缨 他因岳父家是齐国名门且有恩于己 不受鲁国信任 便不顾亲情道义斩下妻子首级 换来鲁君封他为将统军抗齐 不过由此也留下千古骂名 4 9 子曰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耻 以 为耻辱恶 坏 不好 足 值得 要义 有志于道不怕穷 6 11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贤哉 回也 一瓢饮陋巷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 主谓倒装动作名 水狭窄能忍受 那种代词 他的 要义 颜回安贫乐道 箪瓢陋巷 4 孔子为什么称赞他有道德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 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颜回追求正道 安贫乐道 淡泊名利 不追求生活享受 只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颜渊档案 名回 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家语 记曰 年二十九而发白 三十二而死 后儒曾评价说 颜子没而圣学亡 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 好学 的精神安贫乐道 不违仁 孔子语录有颜回者好学 不幸短命死矣 今则无 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 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渊死 孔子曰 天丧余 孔子 君子的楷模 7 16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饭 名作动使 弯曲 名意动 把 当作枕头代词 那 乐在其中 7 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女奚不曰 状语后置回答通 汝 为什么 君子守则五 安贫乐道 勤奋好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此章乃孔子之自述 孔子生平 惟自言好学 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 学有未得 愤而忘食 学有所得 乐以忘忧 学无止境 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 如是 惟日不足 而不知年岁之已往 斯诚一片化境 钱穆 论语新解 子在齐闻 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先生在齐国 听到了韶乐 三月来不知道肉味 他说 我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的 子曰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先生说 富若可以求 就是执鞭贱职 吾亦愿为 如不可求 还是从吾所好吧 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 7 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 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 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 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于我如浮云 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女奚不曰 四个字 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 忘食 忘忧 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 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 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 而第三个忘 忘老 不知老之将至 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 7 19章 此章乃孔子之自述 孔子生平 惟自言好学 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 学有未得 愤而忘食 学有所得 乐以忘忧 学无止境 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 如是 惟日不足 而不知年岁之已往 斯诚一片化境 钱穆 论语新解 你怎样理解 浮云 的比喻义 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 如 聚散无常 喻富贵短暂 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 云在天上 高不可及 喻富贵与己无关 浮云至轻至淡 喻富贵无足轻重 安贫乐道 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陶渊明 刘禹锡 体验思考 快乐的本源在哪里 精神家园的固守 物欲狂欢横扫中国城市一代人陷入过度精神贫困 当 过度 成为横扫中国大小城市的最强势力 从东部到西部 从有产到无产 当所有的 过度 行径 最终都能够归结为一类 即全民性的物欲狂欢 一代人便身不由己地陷入过度的精神贫困 过度炫耀 过度疲劳 过度焦虑 我赚钱啦赚钱啦 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 我左手买个诺基亚 右手买个摩托罗拉 我移动联通小灵通 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 我坐完奔驰开宝马 没事洗桑拿吃龙虾 人人都是长尾松 自由撰稿人良子介绍 这是松鼠的一种 它喜欢囤积远远超过基本需求的粮食 担心食物会缺乏 长尾松拼命工作 忙个不停 一旦被关入笼子 缺乏足够食物的长尾松 很快就会死去 它们不是死于饥饿 而是死于心理上的巨大威胁和压力 令她惊讶的是 有人相亲 见一次面就可以结婚 因为重要的只是现实条件的衡量 弄清双方的家底 有家族企业最好 有房有车是起码的 房子至少要120平米以上 很多人甚至要别墅 如果男方买不起 由女方提供 男方就必须入赘 结婚成了秀场 更多的朋友在不断相亲 频繁更换经济条件更好的对象 暮成雪 最近担任过三次伴娘 有两次是豪华的宝马车队 酒席一摆就是100桌 新人轮桌敬酒 还没有敬完 人就散光了 君子之风 孔子 君子的楷模安贫乐道勤奋好学可敬可爱 7 38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 这是顺因自然的 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 都必须合乎 中和 的原则 厉 猛 等都有些 过 而 不及 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 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4 28 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无能没有能力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 作为君子 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 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 仁 智 勇 在 子罕 篇第九当中 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 他的内心无比仁厚 宽和 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 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 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 坦然 仁者不忧 当今社会 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 而是选择太多 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 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 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 智者不惑 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 足够开阔 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勇者不惧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 智 勇 从而就少了忧 惑 惧 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 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6 23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知者乐水喜好知者动活跃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榆林市横山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邮储银行娄底市新化县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荆州市监利市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中国银行宜昌市西陵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选词填空题专练5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泰州市姜堰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常州市钟楼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陇南市宕昌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德阳市什邡市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百色市右江区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商丘市睢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安徽卷)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
- PI-DataLink软件基础操作培训教程
- 关爱弱势群体课件
- 校企挂职锻炼协议书范本
- 驾照换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药物流仓库管理流程标准
- 2025至2030鸡汁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高清版)DB31∕T 1578-2025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要求
- 儿童百日咳的诊治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江苏艺考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