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目标导航1.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重点)2.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重点)3.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难点)一、早期改良思潮1背景: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危机加深。2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3主张(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4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思维点拨早期改良思想,明显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和洋务派划清了界线,也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变法萌发: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2变法理论(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2)系统阐发了变法理论的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思维点拨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宣传变法的过程中,为减少改革的阻力,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说明了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政治活动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2)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2创办报刊: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成立团体强学会(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后又成立上海强学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海强学会解散。易错提醒强学会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不是政党。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而不是强学会的成立。思维点拨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四、梁启超与时务报1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活动与主张代表人物活动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启超上海变法通议时务报变法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 湖南仁学“冲决君主之网罗”,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严复天津天演论国闻报 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2.维新活动的影响(1)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使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史论要旨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2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3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知识图示主题比较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史料一中华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升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史料二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史料解读“商务”是指新兴的资本主义。康有为的政治主张。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分析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现富强,“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提示途径:郑观应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含义:“与外人商战”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竞争,抵制外来经济侵略。(2)史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示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史论总结比较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1)联系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学校。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1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c郑观应 d梁启超答案c解析器物层面是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魏源和张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2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答案d解析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想。3近代著名思想家陈虬曾说:“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御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这一言论的主要含义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维新变法c自强、求富 d民生主义答案b解析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4(2016襄阳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全集材料二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区域代理协议合同
- 美食学徒中介合同范本
- 衣服品牌供货合同范本
- 美食会所会员合同范本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规级传感器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视觉识别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市场细分领域创新驱动因素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桩租赁市场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街道卫生清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教师资格笔试考试试题与答案(初中体育考生回忆版)
- 锂电池生产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课件
- 长城汽车公司管理制度
- GB/T 24477-2025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
- 部队防失泄密教育课件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医药销售团队工作职责和分工
- 2025年音视频面试题及答案
-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课件
- 中国广电笔试试题及答案
- 汉日翻译之理解当代中国(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滨海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