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关山月 学案.doc_第1页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关山月 学案.doc_第2页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关山月 学案.doc_第3页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关山月 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关山月 学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江 村【注】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表现“幽”的。【答案】这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用的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人物的悠闲相互映衬,颈联的妻子“画纸”,稚子“敲针”,是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安闲,而颔联的燕子“去来”与沙鸥“亲近”,属环境描写,以环境的安闲映衬人的安闲,这两联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幽”。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答案】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艺术技巧类题目常见的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构思技巧:构思技巧+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练习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吴城览古陈 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馆娃宫怀古(其一)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陈诗首句点明“旧国”,照应诗题“览古”,并营造冷清空寂的氛围。b陈诗第二句承上启下,既承上文“水烟空”,又引出后文“年年先发”的感慨。c陈诗第三句描绘今日此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对春色的喜爱。d皮诗首句,从侧面着笔,一个罗衣轻飘、芳香四溢的倩影便跃然纸上。e皮诗后两句,批评嘲讽勾践送去一个美女西施便赚来一个国家的做法是值得羞耻的。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王 维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d尾联写夜里诗人独自在感化寺的山林中静坐,感受清风从空荡荡的松林间吹过,似有秋意,空林、松风让诗人备感孤寂。e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前两句写卖松人到长安卖松树,虽然是求利,但是心思独特。b第三句中的“寒涧”两字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为下文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c卖松人所卖的松树具有生长环境恶劣、叶瘦花淡、无人赏识的特点。d“淡花应少春”,花淡,缺少春意,因此暗含作者的批评。e尾联写长安人重视桃李芬芳美艳,可惜的是染上了六街的灰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1ce2陈诗扣“览”展开,借景抒情。诗人览吴城、香径、歌舞地、馆娃宫而生发昔盛今衰之感,表达对西施的怜悯之情。皮诗扣“怀”展开,叙事议论。叙述吴王享乐而越国大兵入境之事,表明吴亡不是由于西施,而是因为统治者荒淫,为西施翻案,立意新奇,不落窠臼。【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题要抓住题干给出的暗示,“结合标题”,就要先分析标题,看两者有何不同,再具体分析。二1cd【解析】c项,写山谷中的鸟儿的叫声是为了衬托山谷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d项,“孤寂”之感理解错误,“夜坐空林寂”写的是夜里树林里的环境寂寞,并不是作者的孤寂之感。2动静结合。颈联上句为静景,丛丛盛放的野花,特别好看;下句为动景,山谷中鸟儿不时传来婉转的鸣叫声,更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动静结合,使景物的描写更具画面感。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诗人夜晚静坐于空灵的山林,赏花听鸟鸣,感受清风在松林中穿梭。作者借寂静清幽的山林之景,表达了对感化寺景色的喜爱,对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三1de【解析】d项,“因此暗含作者的批评”错误,这里没有批评的意思。e项,“尾联写长安人重视桃李芬芳美艳,可惜的是染上了六街的灰尘”错误,原诗表达的是可惜松树染上了六街的灰尘。2主要运用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手法,以寒涧树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解析】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