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2).doc_第1页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2).doc_第2页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2).doc_第3页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2).doc_第4页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lu) 郭橐驼(tu) 名我固当(dng)b移徙(x) 长人者(zhng) 早实以蕃(b)c硕茂(shu) 勖尔植(mo) 其莳若子(sh)d缫丝(so) 辍飧饔(yng) 木寿且孳(z)【答案】d【解析】a项,偻读l;b项,蕃读fn;c项,勖读x。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类橐驼者 类:似,像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效慕:效仿羡慕 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天:天性d故病且怠 病:患病【答案】d【解析】病:穷困。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早缫而绪 b隆然伏行c苟有能反是者 d击木而召之【答案】a【解析】“而”通“尔”,你们。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b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d名我固当【答案】c【解析】a项,蕃,使多,使动用法;b项,传,记载,名词做动词;d项,名,起名,名词做动词。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子之道,移之官理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具告以事 c以致天下之士 d木欣欣以向荣【答案】b6下列各句,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理,非吾业也 b故不我若也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d吾又何能为哉【答案】c【解析】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7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柳屯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b柳宗元留世诗文作品有600余篇,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有所寄托,存有河东先生集。其诗歌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c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中仅有的两个唐朝作家。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d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种树郭橐驼传写以种树为业的郭橐驼的事迹,并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进一步阐明治国之道。 【答案】a【解析】“柳屯田”指的是柳永。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敦颐曾论证过,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唐朝时湖南有25人考取了进士,永州就有9人,柳子功莫大焉。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竟对柳子有这样的礼赞震惊之余,也颇释然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庙内的一块古碑上有一首诗,名为“寻愚溪谒柳子庙”理应得到所有人的敬仰诗的落款刻的是“严嵩”二字以柳宗元谪守永州而坚贞如玉的品格操守、才冠古今的文章学识a bc d 【答案】b【解析】通读横线后的语句及所给六句话,了解大意。从大意来看,语段由古碑上的诗歌引出柳宗元,然后指出柳宗元被严嵩赞颂的原因是柳宗元的品格和学识。由此可确定为首句,排除a、c两项;交代诗的落款,应该紧承,据此排除d项。9为下面的文段补写一句话。要求:用语简明、连贯,不超过30个字。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乐于外出游览。他在游览时,对景观建造很感兴趣。还亲自动手在永州周围规划建造了愚溪、龙兴寺西轩、龙兴寺东丘、法华寺西亭等多处景点。后来,他被派到广西柳州做刺史,又在柳州城西南建造了柳州东亭。他建造的这些景点,都写有文章以记其始末。【答案】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建树,而且在景观建造上也颇有造诣。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久b不抑耗其实而已 实:果实c若不过焉则不及 若:如果d则又爱之太恩 爱:吝啬【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爱:喜爱。 2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倒装句。“故不我若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故不若我也”。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中的“已”通“矣”,可译为“了”。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意为“种植它们的时候像对待孩子那样,将它们放在一边不管的时候,像抛弃了它们”。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中的三个“以”都是连词,意义也完全一样。d该文段交代了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经验,写得非常贴近生活,真实而饶有兴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前两个“以”字,都是表目的的连词。“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个“以”是表修饰的连词,“日”是“离”的状语。4该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概括文段中的两组对比内容。【答案】(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于勤勉者的对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进行筛选并概括的能力。从文段内容来看,主要是拿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进行比较;从“苟有能反是者”等句可知又有种树人中过于疏懒者与过于勤勉者的对比。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已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侔:等同、相等。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罹:遭到。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用事:使用的事情。d尤精西汉诗骚 诗骚:诗经和离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用事”:掌权执政。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为朋友着想及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禹锡有母年高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当时流辈咸推之蕴骚人之郁悼仍出私钱赎之请以柳州授禹锡a 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的能力。用排除法:是说他有才能、才华;是说当时的人很推崇他;是说他有诗人的情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的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写情叙事,动必以文。(2)吾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答案】(1)(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形成文章。(2)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的关键点是:(1)“写”“动”,(2)“执”“胡”“若是”。 【参考译文】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当时的文人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唐顺宗继帝位以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史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调任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已经遭到贬逐,涉足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险阻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形成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得哀痛悲伤。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刺史。那时郎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交通隔绝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诀。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转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任连州刺史。柳州风俗,用男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有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没收,柳宗元便革掉那些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就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到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过柳宗元指点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史裴行立帮助办理柳宗元的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经师诚传【清】张惠言邑有老儒师,曰经纶,字师诚,自号拙渔。其先河南人,迁仪征九世矣。祖宏锡早卒。祖母吕,有苦节,事在县志。父曰文恭。师诚习举子业,喜为罗万藻之文,补学生员。屡试高等,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其文行尤异,优贡之。是时,师诚请假,岁科试皆未与。人多李公能得人。师诚幼则知孝,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事父母,曲谨诚笃。父得痹疾,昼夜侍养,数年不衰。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其贡成均,会父卒。服阕,一至京师,赴考选甫毕,忽心动,急束装归。则其母疽发背,甚殆。顾见师诚,喜,遂差。师诚自此奉母以居。有劝之仕进者,答曰:“吾奚资而养耶?”凡十七年,母卒,而师诚老矣。性狷絜,不妄取。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之色。性喜酒,饮数石不乱。酒间谈经史,亹亹益可听。言必信,行必果。邑之人知与不知,咸谓经先生正人。尝出,遇斗者于途,愕然视曰:“先生至耶?”竟解去。师诚有二弟,性皆戾,师诚遇之怡怡,卒不入于咎。君子是以知师诚之德有于中也。年七十九卒,葬城东五里王家茔。无子。其弟有二子,比师诚之卒,相继殁。经氏无后焉。论曰: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师诚有诗文集曰聊且稿,曰寸蚓吟。其可传者,固不在此。(选自张惠言文选,有删改)【注】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举子业: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时专指八股文。罗万藻:字文止,明末临川人。天启举人,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优贡:清制,各省学政三年任满,根据府、州、县教官的上报,会同督抚,从学生员中选取文行俱优的人,由学政考定保送入京朝考。成均:原指古之太学,后用为官设学校的泛称。狷絜:“絜”通“洁”,洁身自守。亹亹:有吸引力,动听。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多李公能得人 多:多数b服阕,一至京师 阕:终了c顾见师诚,喜,遂差 差:通“瘥”,病愈d竟解去 解:和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多”应解释为“赞美”。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岁科试皆未与 邑之人知与不知b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 君子是以知师诚之德于中也c其先河南人 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其文行尤异d有劝之仕进者 充然有自得之色【答案】c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经师诚笃守孝义的一组是( )有苦节,事在县志岁科试皆未与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昼夜侍养,数年不衰师诚自此奉母以居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之色abc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说的是经师诚的祖母坚守节操;说的是经师诚因为请假,没有参加岁试和科试;说的是经师诚安贫乐道。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师诚为学生员时,多次考试都获得良好的等级,成绩优异,他的文章德行都特别优秀,督学使者李因培便保送他入京朝考。b经师诚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他喝酒时喜欢谈论经史,说得很有吸引力。他为人正派,说到做到,受到乡里人的称赞。c经师诚洁身自守,从不随便收取别人馈赠的礼品。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淡泊名利,在困厄之际仍能处之泰然。d经师诚是乡间一位命运蹇蹙的穷儒师,他因为奉养父母双亲,未外出谋求出仕,才华埋没,作者不赞成这一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作者不赞成这一点”理解有误,作者对此表示诚挚的敬意。5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答案】(1)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2)(师诚)家境贫寒,在乡里给学生讲解传授知识来奉养双亲,从来就没有停止在他们身边侍奉。即使跟从他学习的人用厚礼来邀请他,师诚考虑他不是合适的人,也不答应。【参考译文】我的家乡有个老儒师,名叫经纶,字师诚,自号为拙渔。他的先祖是河南人,迁徙到仪征已有九代了。他的祖父经宏锡很早就离世了。他的祖母吕氏,坚守节操,矢志不渝,她的事迹记载在县志里。师诚的父亲叫经文恭。师诚学习八股文,喜欢写作罗万藻(那样)的文章,被增补为学生员。师诚多次考试都获得良好的等级,成绩优异,督学使者李因培考察他的文章德行都特别优秀,便保送他入京朝考。这时候,师诚请假,岁试和科试都未参加。人们都称赞李公用人得当。师诚幼年时就懂得孝顺,曾经割取大腿的肉来给他祖母治病。侍奉父母,谨小慎微,真诚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