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 二 三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原始农业 1 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 耕作技术 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 商周农业 1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很少使用青铜农具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仍是重要工具 生产技术 已懂得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2 作物品种 西周时期 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 社会影响 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4 历史地位 农业已自成体系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 耕犁的演进 一 二 三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一 二 三 3 农业灌溉的发展 1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汉朝时期的漕渠 白渠和龙首渠 2 灌溉工具 曹魏时期的翻车 唐朝时期的筒车 宋朝时期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 一 二 三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依据教材内容 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一 二 三 自主思考为什么古代中国封建政府大都推行重农政策 提示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和发展能力 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他们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与发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史料导入 精耕细作的含义及成就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到西汉进入了一个飞跃的时期 这从当时农田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 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 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以及农田水利的普遍兴修等方面 都显示了出来 其基本原因 是两汉400年间的政治与社会长期比较稳定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铁农具和牛耕在这一时期迅速推广 并达到了基本普及的程度 袁行霈 严文明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 互动探究 1 结合史实 指出西汉时期农业 单位面积产量 不断提高的推动因素 2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精耕细作能否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史料导入 提示 1 耦犁的使用和推广 代田法等耕作方法的推行 漕渠 白渠 龙首渠等农田水利的兴修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2 不能 精耕细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 但由于小农经济自身具有封闭性 落后性 农民又受到封建政府的剥削 承担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农民根本不可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 含义 精耕细作 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 采用新的技术措施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增加产量 2 成就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扩大耕地面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古代中国人除积极垦辟平原地区外 还向山争地 向水夺田 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为此 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 在耕作方面 一是改革农具 二是改进耕作技术 在排灌方面 不仅兴修了许多大中小型水利工程 还发明了多种引水工具 对排涝灌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施肥方面 早在商周时代 已懂得使用粪肥和绿肥 巧用农时 古代中国人逐步认识到天时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的好坏有重要的关系 他们根据天象观测和实践经验 总结出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许多关于农时的规律 科学育种 经过不断的探索 人们创造出许多较为科学的育种方法 包括穗选法 株选法等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雇佣关系盛行题目立意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除此之外 还有耙耱技术 选苗育种技术 水利技术等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根据所学知识 可排除a c两项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并将其推广 题干中的文字和图片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的内容 在铁犁牛耕已经推广的时代 使用四齿钉耙耕作 是针对不同的土壤和作物要求而实行的耕作 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小农经济总是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这种生产单位同时又是自我消费单位 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 以家庭手工业附属于农业 三者构成了自然经济的内涵和本色 这就是支撑整个社会的基本经济构造 显然 它的稳定性就存在于它的保守性之中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互动探究 1 根据史料 概括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2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古代小农经济的利和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提示 1 生产规模小 以家庭为单位 分工简单 周而复始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利 较稳定 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 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 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构成 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弊 具有保守性 较少进行商品交流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比较脆弱 难以应付天灾 战乱及苛捐杂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1 出现原因 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出现 牛力耕犁产生 这就使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成为可能 2 基本特征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3 利弊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生活也相对较稳定 为了求得生存 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 使地力长期保持 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同时 由于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 都采取重农措施 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扶植小农经济 这就有利于小农经济自身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小农经济由于生产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 十分脆弱 也很难扩大再生产 这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 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史料导入 例题2 南宋范成大的诗中写道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此诗歌无法体现出 a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b 小农经济的主导性c 小农经济的保守性d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题目立意 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因个体经营 自给自足而具有封闭性 保守性 分散性 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始终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解题指导 诗句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反映出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同时也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封闭性和保守性 材料无法体现出小农经济的主导性 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1 论语 泰伯 说禹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下列相关的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 夏代贵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b 夏代已有了农业灌溉系统c 夏代已建立了完备的井田制d 夏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解析 卑宫室 即轻视宫室的生活 尽力乎沟洫 即大力兴修水利 因此 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2 诗经 载 西周时期 其镈斯赵 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 黍稷茂止 由此可见当时 a 铁制农具已得到普及b 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c 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d 水利灌溉系统十分发达解析 题干材料的含义是 清除田地里的杂草 并使这些杂草腐烂在地里 这样就有利于五谷杂粮的生长 把杂草变成肥料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这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 故选c项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3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 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 经济结构的变化d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解析 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从原始社会发明的骨耜到西汉时期的直犁再到唐朝发明的曲辕犁 这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 故选d项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4 新中国成立后 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 起松土 碎土 起垅的作用 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 铁器开始使用于农具制造d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 汉代 四个选项中与 汉代 相符的只有b项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5 史载 水激轮转 众筒兜水 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田稻 日夜不息 绝胜人力 智之事也 这种灌溉工具出现于 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朝时期解析 根据材料中 水激轮转 众筒兜水 可以判断是筒车 筒车出现于唐朝 故选d项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6 中国古代民谣 七月流火 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 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 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 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 忘我苍生 这首民谣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的依赖性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小农经济的优越性解析 题干中的民谣反映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 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且每遇灾荒瘟疫 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 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这说明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故选c项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7 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1776年 中说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就是说 土地最肥沃 耕作最精细 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 a 商品经济b 工场手工业c 对外贸易d 小农经济解析 从土地 耕作 勤勉等信息 可以判断出作者亚当 斯密在赞扬中国的小农经济 答案 d 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 粮食 与支出情况表单位 钱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资料来源 汉书 食货志 释文 注 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 1 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 粮食 与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化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石油专业试题讲解及答案
- 园林专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电工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JavaEE轻量级框架Struts2 spring Hibernate整合开发 第2章Struts2与MVC模式
- 深圳审计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矿杂物运输施工方案
- 戗台施工方案
- 暖风工程施工方案
- GB 28241-2012液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 东亚文化之都
- 医疗保险学导论课件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喷砂除锈防腐施工方案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4 繁 星|部编版(共14张PPT)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当代西方美学
- 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