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习目标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一是_作用,二是_作用。2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_。(2)表现形式:_、_和_等。3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_。(2)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破坏、_和_等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主要观点:地球表层的_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_带分割成_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_状态。板块运动是_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2)六大板块名称:_板块、_板块、_板块、_板块、_板块、_板块,除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3)板块运动结果:_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高峻的_和巨大的_,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_板块与_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_以及与之相伴的_或_,如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在陆地板块内部_的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_,如东非裂谷带就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概念:由_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_地貌。(2)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褶皱:强烈_和_,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_和_两种基本形态。b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_,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_,称为断层。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_,常发育成_,如华山西峰;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_,常有典型的_或谷地。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是指_喷出地表的现象,形成_、火山口等火山地貌。(2)大地由于_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和_。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回答13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 b c d考查点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读下图,回答45题。4图示地质构造为()a背斜构造 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 d褶皱构造5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aq地可能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岩层所含资源dp地地下水资源丰富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地质构造名称:a为_,依据是_。b为_,依据是_。c为_,依据是_。(2)a处地形为_,成因是_。b处地形为_,成因是_。方法技巧练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分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其中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流水、风力)的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3)、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为建筑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4)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处。(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等地质灾害。方法技巧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分析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找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一、选择题1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为向斜成岭b该地地质基础很不稳定c处有可能找到石油d处岩石比处岩石坚硬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地质构造()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4依地势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a平原、背斜 b盆地、向斜c山地、向斜 d谷地、断层6该地质构造形成此种地形的原因是()a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槽部岩性松软易被侵蚀,流水侵蚀成为盆地c槽部受到张裂,岩石易被侵蚀成平原d槽部岩性破裂疏松,流水侵蚀成为谷地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丁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8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主要是()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某学校的同学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在三大类岩石中,_在该地区分布最广。(2)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和谷地,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_和_。(3)图中a处的地形是_,成因是_;b处的地形是_,成因是_。(4)该河谷是否适合修建水库?为什么?(5)如果该地区的植被受到破坏,对河流的影响是_。答案知识清单内力外力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太阳能搬运堆积岩石圈断裂六运动内太平洋亚欧印度洋非洲美洲南极洲太平洋大陆山脉高原海洋大陆海沟山脉岛弧张裂裂谷地壳运动构造碰撞水平挤压背斜向斜断裂位移地垒陡峻的山峰地堑盆地岩浆火山锥构造断裂错动基础达标练1a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海拔高度相近,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2c结合上题分析得出该板块类型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3c此题可用排除法。海陆间水循环、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均与板块构造学说无关。4d根据图中的岩层向下弯曲变形可知,该处的地质构造是褶皱构造。5bq地为向斜,可能贮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由于q地的地下存在着岩浆活动,它可能使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6(1)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断层岩层断裂并发生错动、位移(2)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不易被侵蚀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受侵蚀解析(1)由图例可知,b处中心部位岩层老,两翼岩层较新,a处情况相反,c处有明显断裂。(2)a、b两处地貌类型可直接从图中读出,由于出现地形倒置,应考虑外力作用。方法技巧练(1)褶皱背向(2)流水侵蚀(3)和(4)ba(5)增加滑坡、泥石流解析判断地质构造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地层的弯曲变化情况,连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连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而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无关,它的坚硬程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矿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坚硬的岩石不易被侵蚀,表现在地貌上常为山岭。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层冷凝形成的,常埋在地表以下。地质构造中的背斜构造有利于储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储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选在向斜槽部。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环境效益,因此不能任意采伐。综合提升1d分析图可知,乙处为河流入海口处,应为三角洲,而河流冲积扇应位于山麓地带;丙处为凸岸,河流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对岸为凹岸,河流侵蚀作用较强;天然气为沉积矿床,并且应位于背斜的顶部,丁处不可能有天然气矿床;从岩层的形态看,戊处岩层明显上拱为背斜。2c图中处为向斜未形成山岭;图示区域主要为褶皱而没有断层,故地质基础较为稳定;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可能找到石油;处为背斜顶部,处为向斜槽部,后者岩石更坚硬。3b4.a由岩层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出地质构造为背斜。地势高低不同,显示了受侵蚀的程度,从而反映了岩性的坚硬程度:乙丙丁。5c6.a在判断背斜与向斜时应抓住本质:根据岩石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区别:概念上区分剖面图包括种类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错位,发生在地壳内部观察岩层的变形和错位褶皱、断层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反映在地球表层观察地表起伏的变化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7.b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甲地为背斜,丁处为向斜,并分析各选项可知b项正确。8d若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其原因是差异性侵蚀造成的,属于外力作用。9(1)沉积岩(2)向斜背斜(3)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张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4)不适合。河谷地带有断层,修建水库可能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5)流量增大,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河床变浅等解析根据岩石的分层特征和弯曲状态判断岩石的类型和地质构造;河流流经地区地处断层处,地质条件不稳定;陡坡处森林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造成对河道的淤积。活动实践1褶皱构造是沉积岩挤压变形而成的。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因为搬运介质、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岩层。沉积岩的层理弯曲变形后露出地面接受风吹、雨淋、日晒等因素的作用,其分层现象会更明显。2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