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实验诊断总结 03血液学检测(一)红细胞1.RBC与HB HB(g/L)RBC(*1012/L)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新生儿120-1604.0-5.5110-1503.5-5.0170-xx.0-7.0贫血分级 (1)轻度男120g/L,女110g/L (2)中度90g/L (3)重度60g/L (4)极重度6.0,HB170成年女性RBC5.5,HB160相对性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浆减少绝对性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活动、情绪激动病理性慢阻肺、肺心病、真红2.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男性42-49%女性37-48%意义 (1)增加血液浓缩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时,常需测量红细胞比容作参考 (2)减低各种类型贫血3.红细胞平均参数注缺铁贫核老质幼;巨幼贫;核幼质老MCV(fl)MCH(pg)MCHC(g/L)疾病正细胞性N NN再障、急性失血、溶贫巨细胞性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10032N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贫血8026N26300缺铁贫、铁幼粒细胞贫血,镰状细胞性、地中海性贫血4.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14.9%意义 (1)区分缺铁贫与地贫前者升高,后者基本正常 (2)缺铁贫的早期诊断缺铁贫的早期,RDW可增高,而其他红细胞参数如MCV、MCH等仍可正常;贫血纠正后,RDW仍未恢复正常,可间接反映体内储存铁尚未补足5.细胞中的异常结构 (1)碱性点彩红细胞骨髓增生旺盛的贫血如巨幼贫,铅、铋、汞中毒时也升高 (2)Howell-Jolly body(染色质小体)增生旺盛的骨髓,如溶贫、巨幼贫、红白血病、其他增生性贫血 (3)Cabot ring(卡波环)严重贫血、溶贫、巨幼贫、铅中毒、白血病(二)白细胞1.WBC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12个月(11-12)*109/L意义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减少特殊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白细胞不增高的非白血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病、脾亢2.白细胞分类计数%绝对计数(*109/L)0.04-0.05杆状核分叶核嗜酸嗜碱淋巴单核2.核象 (1)核左移外周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 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其次见于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2)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5叶以上者百分率超过3%者。 此时常伴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 3.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意义减少生成障碍、消耗过多、破坏过多、分布异常、假性增多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继发性(急慢性炎症、缺铁贫、恶性肿瘤早期、急性大失血、溶血、脾切除术后)4.平均血小板体积(MPV):7-11fl意义升高反应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但也可骨髓增生正常减少骨髓抑制性疾病MPV在骨髓功能恢复时,先于PLT发生改变,因此可以用于病情的疗效观察(三)网织红1.Ret0-550-702-70.5-50.05-0.50-10-0.120-400.8-43-80.12-0.8百分率0.5-1.5%绝对计数(24-84)*109/L意义直接反应骨髓红细胞生成能力增多骨髓红系增生旺盛,见于溶贫、急性失血减少再障2.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30.3-35.9pg是诊断铁缺乏的一项早期、灵敏的指标(四)红细胞沉降速率(ESR)男性0-15mm/h女性0-20mm/h意义 (1)增快生理性12岁以下、60岁以上、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病理性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贫血 (2)减慢临床意义较小(五)骨髓1.骨髓的增生程度增生程度红细胞有核细胞极度活跃11明显活跃101活跃201抑制501明显抑制10012.粒红比(M E)2-41意义 (1)正常正常骨髓象平行减少再障病变未累及粒红两系ITP、MM、骨髓转移癌 (2)增高常由粒系增多引起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髓性白血病、慢粒红系减少纯红再障 (3)减低常由红系增多引起缺铁贫、巨幼贫、溶贫、真红粒系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六)血细胞化学染色1.过氧化物酶(POX)急粒强阳性急单弱阳性急淋阴性2.萘酚AS-D氯乙酸酯酶粒系a-丁酸萘酚酯酶单核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1)阳性率10-40%,积分值7-51 (2)意义1)鉴别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显著升高,病毒感染一般不升高2)血液病鉴别CML显著降低或呈阴性,急变后活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时,阳性率和积分值明显升高。 AA升高,PNH减低真红升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无明显变化5.酸性磷酸酶(ACP)意义1)协助诊断毛细胞白血病,呈阳性2)有助于急淋的分型T(+),B(-)6.铁染色原因白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增生性贫血正常、一些贫血一些低增值性贫血急性再障铁幼粒细胞分为I型(1-2颗铁颗粒),II型(3-5颗铁颗粒),III型(6-10颗铁颗粒),环形铁幼粒细胞中铁粒为6颗以上,并绕核周排列成半圈以上意义1)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前者骨髓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幼粒细胞减少;后者细胞外铁、铁幼粒细胞正常或增高;感染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正常或升高,贴有粒细胞减少,提示铁利用障碍2)诊断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细胞外铁显著升高,骨髓中出现环形铁幼粒细胞,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幼粒细胞增多患者铁幼粒细胞明显增多,并且环形铁幼粒细胞多达幼红细胞的15%以上,铁粒红细胞也显著增多。 (七)铁代谢1.血清铁血清中呈游离状态的铁值男性11-30umol/L,女性9-27umol/L意义生理性变化1)女男2)6周内的新生儿因溶血暂时升高,1岁内比成人低,老年人降低3)铁需要量增加婴儿、青少年、哺乳期妇女病理性变化1)减低缺铁贫、感染或炎症、真红2)增高红细胞产生或成熟障碍AA,巨幼贫铁利用降低铅中毒、VB6缺乏、酒精中毒红细胞破坏增加铁吸收增加白血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肝储存铁释放和转运铁蛋白合成障碍肝炎、肝硬化2.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正常情况下,血清铁仅能与1/3的转铁蛋白结合。 凡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 值男性40-70umol/L,女性54-77umol/L意义1)生理变化新生儿减低,2岁以后与成人相同,女青年妊娠妇女也增高2)病理变化降低铁蛋白减少,运铁蛋白丢失或合成不足,肿瘤、非缺铁性贫血增高运铁蛋白合成增加,铁蛋白从单核吞噬系统释放增加3.血清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转铁蛋白是一种能结合三价铁的糖蛋白,2-4g/L转铁蛋白饱和度33-35%意义1)转铁蛋白增高妊娠中晚期,口服避孕药,反复出血,铁缺乏,尤其是缺铁贫2)转铁蛋白减低营养不良,丢失过多(腹泻、肾病、溶贫、类风湿性关节炎、心梗、炎症、恶液质)3)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3个,称为镜下血尿。 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伤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等。 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也可偶见肌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4)脓尿和菌尿白色混浊(脓尿)或云雾状(菌尿)。 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混浊消失。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尿和脂肪尿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若同时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 尿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抽提乳糜微粒、脂肪小滴,尿液变清,可与其他混浊尿鉴别。 乳糜尿和乳糜血尿,可见于丝虫病及。 肾周围淋巴管梗阻。 脂肪尿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等。 3气味若新鲜尿液即有氨味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等。 有机磷中毒者蒜臭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者尿鼠臭味。 4酸碱反应【参考值】pH约65,波动在4580之间。 【临床意义】肉食为主者尿液偏酸性,素食为主者尿液偏碱性。 (1)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低钾性代谓|性碱中毒排酸性尿为其特征之一。 (2)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3)药物干预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可促使碱性药物中毒时从尿中排出;而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使酸性药物中毒时从尿中排出。 5尿液比密【参考值】10151025,晨尿最高,一般大于1020,婴幼儿尿比密偏低。 【临床意义】 (1)尿比密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尿比密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 (二)化学检查1尿蛋白【原理】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 3、CA),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的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半定量在+,几乎均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治疗效果常常不十分满意,提示预后不良。 【尿蛋白检测方法】尿蛋白定性及定量试验有一定的相关性定性尿蛋白+,定量约0210g24h;+常为12g24h;+常3g24h。 【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h。 【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生理性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 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 肾移植术后。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的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以及可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溢出性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即属此类,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 另一类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 5)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 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 6)假性蛋白尿一般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肾以下泌尿道疾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内掺入阴道分泌物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 2尿糖【原理】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mmolL或160mgd1)时或血糖虽未升高但肾糖阈降低【参考值】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为05650mmol24h尿。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血糖超过肾糖阈为主要原因。 糖尿病最为常见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其他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和家族性糖尿等。 (3)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或静脉注射大量的葡萄糖应激性糖尿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时,-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或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 (4)其他糖尿乳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及一些戊糖等 (5)假性糖尿尿中很多物质具有还原性,如维生素C、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使班氏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 3酮体【原理】酮体一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此时多伴有高糖血症和糖尿,而对接受苯乙双胍(降糖灵)等双胍类药物治疗者,虽然出现酮尿,但血糖、尿糖正常。 (2)非糖尿病性糖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 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参考值】正常人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定量2mgL;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定量10mgL。 【临床意义】 (1)尿胆红素增高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 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2)尿胆原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尿胆原减少见于阻塞性黄疸。 (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尿内常见的各种细胞 (1)红细胞【参考值】玻片法平均03个HP,定量检查05个ul【临床意义】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称为镜下血尿。 多形性红细胞80时,称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 肾炎等。 多形性红细胞50时,称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肾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肾结核等。 (2)白细胞和脓细胞【参考值】玻片法平均05个HP,定量检查010个ul【临床意义】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 成年女性生殖系统有炎症时,常有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除有成团脓细胞外,并伴有多量扁平上皮细胞。 (3)上皮细胞1)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提示肾小管病变。 在某些慢性炎症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称为脂肪颗粒细胞。 观察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移植术后有无排斥反应亦有一定意义。 2)移行上皮细胞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膀胱,又称大圆上皮细胞。 中层移行上皮细胞肾盂,又称尾形上皮细胞。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形态圆形,胞核较小。 正常尿中无或偶见移行上皮细胞,在输尿管、膀胱、尿道有炎症时可出现。 大量出现应警惕移行上皮细胞癌。 3)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尿道前段。 女性尿道有时混有阴道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尿中大量出现或片状脱落且伴有白细胞、脓细胞,见于尿道炎。 2管型 (1)透明管型正常人0偶见LP,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时可见增多。 有时透明管型内含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又称透明细胞管型。 (2)颗粒管型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13,可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开始时多为粗大颗粒,在肾脏停滞时间较长后,粗颗粒碎化为细颗粒。 粗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肾盂。 肾炎或某些(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细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3)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损伤红细胞管型常与肾小球性血尿同时存在,临床意义与血尿相似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混合管型同时含有各种细胞和颗粒物质的管型,肾小球疾病。 (4)蜡样管型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 (5)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及其他肾小管损伤性疾病。 (6)宽幅管型常见于慢性肾衰竭少尿期,提示预后不良,故又称肾功能不全管型。 (7)细菌管型(bacterial cast)感染性疾病。 (8)结晶管型(crystal cast)含盐类、药物等化学物质结晶的管型。 3结晶体 (1)易在碱性尿中出现的结晶体有磷酸钙、碳酸钙和尿酸钙晶体等。 (2)易在酸性尿中出现的结晶体有尿酸晶体、草酸钙、胆红素、酪氨酸、亮氨酸、胱氨酸、胆固醇、磺胺结晶等。 二、尿液的其他检测 (一)尿红细胞形态【参考值】正常人尿红细胞计数80),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应进一步确诊疾病性质,需作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诊断;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呈均一性,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畸形、血液病等,需进一步确诊。 (二)尿微量清蛋白【参考值】正常人尿清蛋白排出率为530mg24h,超讨30mg24h称微量清蛋白尿。 等四毒【临床意义】在糖尿病,用放免法测定的微量清蛋白排出率持续大于20200ugmin(相当于30300mg24h)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大多数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疾病等。 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剧烈运动与饮酒 (三)尿电解质1尿钠检查【参考值】130260mmol24h(35g24h)。 【临床意义】 (1)尿钠排出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严重烧伤、糖尿病酸中毒等。 (2)一次性尿钠检测意义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常呈急性少尿,一次性尿钠大于40mmolL;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能力正常,为急性少尿,呈低尿钠,尿钠15gL)而呈黄变症。 (3)乳白色各种化脓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 (5)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等。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清晰透明或微浊;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乳白色混浊。 3凝固物正常脑脊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及凝块。 当有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薄膜及凝块。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静置12h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h后,可见液面有纤细的薄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极高。 蛛网膜下腔阻塞时,由于阻塞远端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使脑脊液呈黄色胶胨状。 4压力脑脊液压力正常参考范围,成人078176kPa;儿童0410kPa;婴儿029078kPa。 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 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二)化学检查1蛋白质 (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原理】当总蛋白量超过025gL可呈弱阳性反应。 【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2)蛋白定量试验【参考值】腰椎穿刺020045gL小脑延髓池穿刺010025gL脑室穿刺005015gL【临床意义】蛋白含量增加见于脑神经系统病变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循环障碍;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等。 2葡萄糖测定【参考值】2545mmolL(腰池)【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主要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出葡萄糖分解酶使糖无氧酵解增加;或是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使血糖向脑脊液转送障碍,导致脑脊液中糖降低。 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糖减少不如化脓性显著),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测定【原理】由于正常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液渗透的平衡,脑脊液中氯化物的含量较血浆约高20左右。 【参考值】120130mmolL(腰池)。 【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时减少不如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多为102116mmolL;非中枢系统疾病如大量呕吐、腹泻、脱水等造成血氯降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亦可减少。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增高主要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呼吸性碱中毒等。 06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一)肾小球功能检测 1、血清肌酐测定【原理】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 敏感性较血尿素氮(BUN)好,但并非早期诊断指标。 【参考值】全血Cr为8841768umolL;血清或血浆Cr,男性53106umolL,女性4497umolL。 【临床意义】1血cr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的进行性的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慢性肾衰竭血Cr,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血Cr178umolL;肾衰竭期,血Cr明显升高,445umolL。 2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器质性肾衰竭血cr常超过200umolL。 肾前性少尿,血肌酐浓度上升多不超过200umolL。 3BUNCr(单位为mgdI)的意义器质性肾衰竭,BUN与Cr同时增高,因此BUNCr101。 肾前性少尿,BUN可较快上升,但血Cr不相应上升,此时BUNCr常101。 4老年人、肌肉消瘦者Cr可能偏低,因此一旦血cr上升,就要警惕。 肾功能减退,应进一步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 5当血肌酐明显升高时,肾小管肌酐排泌增加,致r超过真正的GFR。 此时可用西咪替丁抑制肾小管对肌酐分泌。 2、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参考值】成人80120mlmin,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有自然下降趋势。 西咪替丁、甲苄嘧啶、长期限制剧烈运动均使Ccr下降。 【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当GFR降低到正常值的50,Ccr测定值可低至50m1min,Ccr是较早反映GFR的敏感指标。 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临床常用Ccr代替GFR,根据Ccr一般可将肾功能分为4期第1期(肾衰竭代偿期)Ccr为5180mlmin;第2期(肾衰竭失代偿期)Ccr为5020mlmin;第3期(肾衰竭期)Ccr为1910mlmin;第4期(尿毒症期或终末期肾衰竭)Ccr10mlmin。 另一种分类是轻度损害Ccr7051mlmin;中度损害Ccr5031m1min;重度损害Ccr30mlmin。 指导治疗慢性肾衰竭Ccr小于3040m1min,应开始限制蛋白质摄人;Ccr小于30mlmin,用氢氯噻嗪等利尿治疗常无效,不宜应用;Ccr小于10m1min应结合临床进行肾替代治疗,对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利尿酸钠)的反应也已极差。 此外,肾衰竭时凡由肾代谢或经肾排出的药物也可根据Ccr降低的程度来调节用药剂量和决定用药的时间间隔。 3、血尿素氮测定【参考值】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l865mmolL。 【临床意义】血中尿素氮增高见于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 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BUN可无变化,但GFR下降至50以下,BUN才能升高。 因此血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 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BUN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GFR下降至50mlmin,血BUN9mmolL;肾衰竭期,血BUN20mmolL。 2肾前性少尿此时BuN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BUNCr(mgd1)l01,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 以上情况矫正后,血BUN可以下降。 4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多以KTV表示,K=透析器BUN清除率(Lmin),T=透析时间(min),V=BUN分布容积(L),KTV10表示透析充分。 4、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参考值】总GFR10020mlmin。 【临床意义】GFR影响因素与年龄、性别、体重有关,因此须注意这些因素。 30岁后每10年GFR就下降10mlmin173m。 男性比女性GFR高约10mlmm,妊娠时GFR明显增加,第3个月增加50,产后降至正常。 GFR降低常见于急、慢性肾衰竭、肾小球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肾盂肾炎(晚期)、糖尿病(晚期)和高血压(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皮质激素缺乏。 GFR升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糖尿病肾病早期。 可同时观察左右肾位置、形态和大小,也可结合临床初步提示。 肾血管有无栓塞。 5、血2一微球蛋白测定【原理】2一微球蛋白在近端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 【参考值】成人血清12mgL。 【临床意义】1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上,血2MG升高比血肌酐更灵敏2IgG肾病、恶性肿瘤,以及多种炎性疾病如肝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致2MG生成增多。 (二)肾小管功能检测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1.尿2一微球蛋白测定【参考值】成人尿低于03mgL,或以尿肌酐校正为02mgg肌酐以下。 【临床意义】尿2MG增多较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由于肾小管重吸收2MG的阈值为5mgL,超过阈值时,出现非重吸收功能受损的大量尿2MG排泄。 因此应同时检测血2MG,只有血2MG5mgL时,尿2一MG升高才反映肾小管损伤。 2.1一微球蛋白测定【原理】1一微球蛋白约99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以胞饮方式重吸收并分解,故仅微量从尿中排泄。 【参考值】成人尿1-MG15mg24h尿,或10mgg肌酐;血清游离1一MG为1030mgL。 【临床意义】1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尿1一MG升高,是反映各种原因包括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敏感指标。 与2一MG比较,1一MG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更可靠。 2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比血Cr和2MG检测更灵敏,在Ccr100mlmin时,血清1一MG即出现升高。 血清和尿中1一MG均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损。 3血清1一MG降低见于严重肝实质性病变所致生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坏死等。 综上所述,在评估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特别是早期损伤时,1一MG和2一MG均是较理想的指标,尤以1一MG为佳,有取代2一MG的趋势。 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1.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参考值】禁饮后尿渗量为6001000mOsmkgH2O,平均800mOsmkgH2O;血浆275305mOsmkgH2O,平均300mOsmkgH2O。 尿血浆渗量比值为3451。 【临床意义】判断肾浓缩功能禁饮尿渗量在300mOsmkgH2O左右时,即与正常血浆渗量相等,称为等渗尿;若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部分专业技术岗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航股份商务委员会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人才博览会专场活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广西南宁市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有关事项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梅山院区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汉中市中医医院招聘见习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市浑南区森工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spa馆卫生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湖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基于分子表征的马齿苋多糖抗紫外及美白功效的实验验证研究
- 中国银行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血常规解读》课件
- 《四川省汉源县岩窝沟铅锌、磷矿勘探实施方案》评审意见书
- 冬季非煤矿山安全教育
- 2025年租赁车位充电桩安装免责协议模板
- 微机室日常维护与保养计划
- 无印良品客服应聘简历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