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1.doc_第1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1.doc_第2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1.doc_第3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1.doc_第4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课时)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地球的圈层结构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1.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过程。3应用:运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解释岩石和矿产的形成。【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名称平均深度波速变化表示 界面 km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表示 界面 km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降低(3)划分:三个圈层:图中c为 ,d为 ,e为 。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 的主要发源地。(4)岩石圈:由 组成,包括 和 以上的地幔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2)b 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c 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 岩;b是 岩(或 岩);c是 岩(或 岩)。(2)地质作用: 作用; 作用(或变质作用); 作用(或外力作用); 作用。(3)物质循环: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的产生。【典型例题】(2013宿迁模拟)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岩b岩 c岩 d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a与太阳辐射无关 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c促进了三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 d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岩为火山岩或喷出岩,白头山天池附近的岩石为火山岩。第(2)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太阳辐射有关,如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发生在地表,促进了三类岩石之间直接或间接转化。(1)a(2)d【拓展、提升】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图甲)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图乙)。其判读关键是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抓住四种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作用力: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对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图考图,对示意图进行某一环节的判断、分析;二是无图考图,如2010年北京文综第2题,考查“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形式多样,可以从箭头的指向和数量上来把握。判读关键: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图乙)。2010年11月24日,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a b c d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本题图示下方的图名明确指出这是一幅“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而且是关联图形式的循环示意图。其判读关键是把握方框内的各物质和箭头的指向和含义。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该示意图的突破口是右侧已经标示的“地幔”。由地幔指向的应是岩浆。只有变质岩直接指向岩浆,因此是变质岩。、相互转化,应是沉积岩。其他分别是侵入岩、喷出岩和沉积物。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题目设置考查两个知识点: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及外力作用。从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岩石有层理结构,是典型的沉积岩特征。岩石类型应对应示意图中的。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在整个循环示意图中,岩浆来自地幔。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形成喷出岩,侵入地壳上部的为侵入岩。岩浆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沉积岩最突出的特征是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高温重熔形成新的岩浆。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本题中的循环示意图较为复杂,超出了一般的四种物质的形式,因此在判读时一定要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各种物质的名称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的位置。在确定是岩浆、是变质岩后,均来自岩浆,且可能直接形成变质岩,判断是侵入岩;要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则是喷出岩。而对于第(1)题的判定,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敦煌附近”,西北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答案:(1)b(2)b【应用、提升】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与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沉积岩 b岩浆岩c变质岩 d变质岩2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a bc d【解析】1.c2.b第1题,由图中熔融环境、变质环境、沉积环境可以推断,表示岩浆岩、表示沉积岩、表示变质岩。第2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可知,岩石圈诞生是指岩浆岩的生成(岩浆活动),岩石圈消亡是指各类岩石变成岩浆的过程(重熔再生就是其中一种消亡的过程),故选b。【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2010江苏高考)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阅读下列诗句,回答23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诗中描写的岩石是()a侵入岩b喷出岩 c石灰岩 d页岩3按成因,该种岩石是()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2013徐州模拟)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2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变质环境,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据此回答45题。4图1中岩石按形成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aabcd bbadc ccabd ddbca5若图1中岩石c为大理岩石,则岩石d形成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图2中的()a b c d (2013南通模拟)图1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68题。6图1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abcd bbcda ccdab ddabc7图2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形成图1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下图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为大气平流层 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10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和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c重熔再生 d变质作用12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不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花岗岩 b石灰岩c大理岩 d页岩三、综合题。13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a、b、c、d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读图回答问题。(1)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请在图中直线上加上箭头,以正确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2)图中a代表的岩石类型是_。请简要描述由c到d的地质作用过程。(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填字母)。14读“岩浆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