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56张).pptx_第1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56张).pptx_第2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56张).pptx_第3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56张).pptx_第4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56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方法 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 地形图 1 概念 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 和 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 表达方式 通常用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 作用 反映地面实际高度 起伏状况 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比例关系 规定符号 等高线 2 等高线的特征 鞍部 低 高 稀疏 密集 二 地形图的判读 稀疏 密集 很小 相间分布 如何根据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判断风向 答案等高线分布稀疏的部位为沙丘的缓坡 而缓坡指示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 三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 作用 能更直观地显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上的地势和地面坡度陡缓 2 判读 抓住剖面线的 终点 经过的最高点 和转折点等 起伏状况 起点 最低点 3 绘制步骤 1 绘剖面图的 2 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 画出 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 3 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 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 标出相应各点 4 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水平基线 纵坐标 高程 垂线 纵坐标 互动探究区 读 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 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鞍部 2 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南北 3 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 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 山顶 4 图中所绘乙 丙两支流中 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 答案 走向 a b 读 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 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鞍部 2 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3 图中有一陡崖 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 100m h 300mb 100m h 200mc 200m h 300md 100m h 300m 南北 答案 走向 a 4 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 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 山顶 5 图中所绘乙 丙两支流中 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 a b 读 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答案 6 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 坝高为100米 请你用 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答案图略 提示 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 7 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 图中两条规划路线 中 比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答案 读 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路线的水可以 自流 1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 一般来说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 三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500米 600米 700米 则等高距为100米 3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 它最终是闭合的 但由于受到图幅限制 在一幅图上等高线不一定全部闭合 1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4 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 等高线可能重合 5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 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山岳的鞍部 也叫山的垭口 7 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有时也称为降坡线 1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2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2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2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1 两点或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n 1 d h n 1 d其中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两点的相对高度 a 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b 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则可用公式 n 1 d h n 1 d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2 两地坡度 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两地间的水平距离 如右图a b两地的坡度可表示为p h s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3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 处在与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其中心高度判断规律是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如下图a点的海拔低于10米 b点的海拔高于20米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较广 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1 判断水系 水文特征不同的地形区水系的特征不同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过河谷时 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的流速大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所处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 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气温高 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 蒸发弱 等因素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 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 点 线 面 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 选 点 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 线 如公路 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 a 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 坡度 少过河建桥 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b 避免通过高寒区 沙漠区 沼泽地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 线 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输油管道的选 线 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选 面 包括城市 居民区 工业区 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 依山傍水 靠近水源 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 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源等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缓急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读图 完成1 3题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b 55mc 60md 65m 答案 2 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 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 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 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为 a 15mb 40mc 65md 90m 答案 图1为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图2 图3分别为沿mn xy作的地形剖面图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点中 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理由是什么 河流发育在山谷中 图中甲 丙点均为山脊 乙 丁两点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是山谷 但乙处山谷狭长最易发育河流 2 在剖面图 四点中 属于mn xy的交点的是 理由是什么 图中mn xy交点处地貌为鞍部 沿xy线两边高 中间低 即图中 点 沿mn线两边低 中间高 即图中 点 答案 乙 3 绘制等高线图中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并说明绘制的步骤 答案 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剖面线 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 阴影部分是海洋 ab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 然后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一般与等高线水平比例尺相同 垂直比例尺 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 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 确定剖面图上的基准线a b 并在两侧标出高度与深度 答案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图1为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图2 图3分别为沿mn xy作的地形剖面图 把等高线图中剖面线上各点高度转绘至下图相应的高度上 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就得到相应剖面图 如图 答案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图1为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图2 图3分别为沿mn xy作的地形剖面图 以右图为例 分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如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形坡 与 凸形坡 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形坡 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 为 凸形坡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图 2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通视问题 读 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完成4 5题 4 画出沿xy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答案 答案 5 若某人位于a地 看不到的地点是 a bb cc dd e 答案 判读地形 认识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 学会应用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绘制剖面图 剖面线判读 达标检测区 1 2 3 4 5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1 2题 1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地坡度最陡c 地分布有茶园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答案 解析 6 解析 地东北部地势高 河流向西南流 地等高线稀疏 坡度缓 地位于山坡处 且根据该地的纬度位置可知 它位于我国南方 故可能有茶园分布 是两山峰之间的鞍部 不可能有瀑布 1 2 3 4 5 6 2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450米b 500米c 550米d 600米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东南部的居民点 该地海拔介于100 200米 该考察线路经过的最高点为两山地之间的鞍部 该地的海拔介于500 600米 故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应介于300 500米 故选a 1 2 3 4 5 6 读 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m 回答3 5题 3 下列景观示意图 与该等高线地形图相匹配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特征上看 总体的地势是山脊和沟谷相间分布 且越往山下 山脊坡面越宽 为规则的平行等高线 1 2 3 4 5 6 答案 解析 4 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 甲 丙 丁三处都有山脊相隔 故不能看到村庄 只有乙点能看到 1 2 3 4 5 6 答案 解析 5 若村庄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 则村民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 b c d 解析在山区发生的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顺河谷而下 逃生的最佳方法是迅速转移到河谷两岸的高地 但图中 线路需跨越河流 故最佳路线应为 1 2 3 4 5 6 答案 解析 6 读 我国某地区地形图 单位 米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 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 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 米 400 1000 1100 1 2 3 4 5 6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p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 等高距为100米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 陡崖相对高度在200 400米之间 最大攀爬高度不超过400米 由标注的600米等高线 判断陡崖最高处等高线为1000米 陡崖顶部高度在1000 1100米之间 1 2 3 4 5 6 2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 解析 答案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 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 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解析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 组合及地势特征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