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雪教学设计 谢小娟学 科语 文授课教师谢小娟授课班级初一(6)班题 目咏 雪课 型讲读课教学方法诵读分角色读讨论点拨结合课 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2.11.27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准确翻译句子。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 背诵短文。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准确翻译句子。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3、背诵短文。教学难点辅助教具多媒体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教学反思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雪,看一看古代少年是如何吟咏雪的。二、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2、作者与作品:刘义庆,南朝宋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介绍。3、齐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重音。去掉标点朗读,培养语感和节奏感。4、分角色读三、研读课文:1、检查预习: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现指儿子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地。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比拟。未若:比不上。3、翻 2、译全文:逐句对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5、你觉得文中两个咏雪的句子哪个更好呢?为什么?A、认为“撒盐”好,因“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颜色虽也是白色,但是在风中飞飞扬扬,跟“雪”的下落之态不同。从比喻的形似要求看,“撒盐”一喻更好。B、认为“柳絮”好,因“撒盐”的下落之态是直接干脆下落, “撒盐”仅有物象而无意蕴,而“柳絮”的下落之态较柔美,而且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好的诗句就要有好的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咏雪)四、拓展归纳:1、你还可以把雪花比作什么呢? 盐、柳絮、鹅毛、白糖、棉花、蒲公英、梨花、天女散花(形状、颜色)纯洁的心灵(比喻义、象征义) 2、找一些和咏雪有关的佳句(古诗)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归纳:化不熟悉为熟悉比喻的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形似怎样写比喻 神似A.同类相比1.区分是非比喻 B.列举(带“像”字,非比喻)C.表猜测比喻的注意事项 2.不要弄巧成拙,把具体、熟悉说成抽象、不熟悉的。3.比喻要恰当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