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审美差异宗白华认为:“音乐深深地表现人类心灵最深最隐秘的情调与律动。音乐对于人心的和谐、行为的节奏,极有影响。”可见,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作为意识形态差别巨大的中西方对音乐的审美必然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们以中西方的古典音乐为例,探讨二者对音乐的审美差异。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中国的音乐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舞乐时期,是五声音阶。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箫和笛,被用于人们的祭祀、舞乐等,这都是具有文献可考的。到了周朝,音乐已经具有系统的理论以及传统。周朝六艺中的雅乐为中国的雅乐时期奠定了基础,雅乐具有节奏缓慢、曲调简单的特点。到后来由于外部文化入侵以及战乱的原因,周代的音乐传统礼仪音乐被打断,直到汉朝建立想恢复古代礼仪时不得不把当时的民歌作为创作曲子的来源,以期能复原古代礼仪。到了宋朝,音乐在说唱音乐、歌舞音乐以及乐器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宋朝由前代的绝句诗发展出了长短句。元代的元杂剧,由诗转为词,词转为曲是其一大特色。杂剧基本是同现代西方歌剧的四幕剧一样的四折而组成。明代因大量的人口迁移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南戏。清朝有皮簧、秦腔以民歌等音乐。被称为俚曲或通俗之曲的民间说唱形式已出现。从上面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古典音乐最初是用于祭祀礼仪等庄严肃穆的场合,而后由于政治文化经济的变迁慢慢的从上到至下,从宫廷到民间,渐渐的走向了大众。接下来我们来看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古典音乐划分为狭义的古典音乐和广义的古典音乐。现在我们所说的便是广义的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可称为欧洲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声乐、器乐以及音乐体裁如歌剧、协奏曲等都已产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音乐之父巴赫、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器乐已经完全独立。德国出现曼海姆乐派,首先确立了交响乐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为其后出现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第三时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时期,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浪漫主义,而民族乐派又是浪漫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乐派。民族乐派的形成与东欧、北欧的民主运动空前高涨有关。代表人物有西柳贝斯、斯美塔那等。第四时期印象派时期,印象主义产生于欧洲十九世纪末,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然后才在音乐上被借用。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大胆的向浪漫主义的形式和风格提出挑战,印象派追求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有德彪西、拉威尔等。了解了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我们便可以就二者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有何差异,再从这些差异上找出其审美的不同。第一是乐器上的差异。拨弦乐器,在中国有琴、瑟、琵琶、三弦、古筝、箜篌等,而西方在拨弦乐器方面只有竖琴。弓弦乐器,中国是以二胡为代表的胡琴,西方是以小提琴为代表的提琴。吹奏乐器,中国有笛子、萧、唢呐、埙、海笛、喇叭等,西方有短笛、长笛、单簧管、英国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短号、长号、大号。第二是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制度上,古代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社会;思想上,古代中国由远古部落祭祀为初始,周礼为雏形,百家争鸣为发展,儒家孔孟之道为大家,老庄思想为清流;经济上,古代中国以刀耕火种为起源,小农经济为主要,商品经济为创新,资本主义萌芽为进步。而西方则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思想进步,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被新时期的曙光照亮。传统的手工业被机器所替代,资本主义从确立发展矛盾到后来于工人运动的高涨。这一切都在说明着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巨大。从两方面的差异来看,中国古典音乐的乐器大多带有古典韵味,力图营造出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意境之美。如琵琶表达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圆润清脆,十面埋伏的刺激紧张,急浪拍岸的磅礴气势。中国古典音乐以单音为基础,有时候一把琵琶,一台古筝或是一只洞箫就能营造出古意悠远的氛围,让听者在不绝如缕的乐音中回味思索。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音乐具有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如春江花月夜以水墨画般的笔触为人们勾勒的美好画面:月亮从东方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船夫唱着动听的渔歌,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听者被带入到了这个美丽的月夜里,自己融入在这月光之下江水之上,仿佛是天地间一沧粟。此外,中国古典音乐另一点重要的审美追求便是虚无。中国佛教的宗旨为“空”,中国儒家的宗旨为:“仁”,中国道教的宗旨为:“无”。这些宗旨无一不是在表达世间的一切都为虚无,一切都没有差别。而中国文化上的“虚”表现在音乐上便是空灵。而单音乐器恰恰适用于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追求,那宁静致远的环境,余音袅袅的乐音造就了荡涤心灵的空灵。韵味,同样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追求。比如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留白,通过画面上的大段空白给人们想象的空间,让人们自己去思索画家想要表达的内涵。韵味就如同国画中的留白,带有若有似无的意味。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形容的便是韵味。明代陆时雍所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可见,在乐音中的律动起伏中对内在生命的体会是中国古典音乐必不可少的追求。 西方古典乐器大多带有厚重气息或者是活泼热烈的特点,力图营造出西方古典音乐所追求的高昂情绪,充满激情的氛围。比如西洋乐器之王钢琴,因其跨度巨大的音域和无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可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钢琴音乐清亮,弹奏起来给人行云流水之感,在西方古典音乐中有许多钢琴曲流传后世,比如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不同于中国古典音乐所令人沉醉于其中慢慢品味的特点,西方古典音乐带给人们双重的感受,在心灵受到冲击的同时,身体也会被带动起来。比如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优美的旋律不只让人感到愉悦,也让人有翩翩起舞的冲动。除了钢琴曲和圆舞曲,在西方古典音乐里不可不提到交响曲。这种曲目类型往往给听者热血沸腾之感,以强而有力的曲调引发人们的思考想象,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凸显深刻之感。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审美追求之一。不同于中国古典音乐在审美上追求的虚无,西方古典音乐的审美追求是实在。就像哲学所认为的,世界是物质的。那么在西方人眼中,自然也是物质的实在的。因此在西方的乐曲中所要表达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明确的意义。比如土耳其进行曲葡萄牙进行曲,顾名思义都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感觉,表达出将士们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及战争中的紧张和壮烈。作曲家们想要表达的情绪都可以在作品中直接体现,并不是像中国古典音乐那样令人难以直接体会。音乐,令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音乐,使人们的感官耳目一新;音乐,让人们的心灵自由翱翔。不管实在或虚无,不理直接或迂回。中国古典音乐还是西方古典音乐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二者在审美上的差异只代表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里所产生文化的不同,不代表孰优孰劣。因为无论是高山流水的清冷高雅亦或是热情活泼的亲切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感想课件
- 2023年度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单招《物理》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施工员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计算机四级真题(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咨询工程师高分题库【原创题】附答案详解
- 私人之间供货合同(标准版)
- 授权公司合同(标准版)
- 农业土地租赁合同(标准版)
- 订购门窗合同(标准版)
- 2025年中级软考综合提升测试卷完整附答案详解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DB34-T 4860-2024 农贸市场建设规范
- 《除得尽吗》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 认定露天煤矿重大隐患 培训课件2024
-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
- 兽药产品知识讲座
- 《神经学习与记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