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四十四:工资红利合理分配可节税 企业投资者的税收筹划一、案例背景。(一) 公司概况甲商贸公司是由王某和其他四人每人出资50万元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电器销售,经营业绩良好。但由于该公司经营规模不大,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而且没有较好的销售渠道和投资项目,经营利润也不丰厚,员工工资并不高,没有达到扣除标准。而且大部份支出为工资支出,王某等五位股东年末根据经营情况进行红利分配。乙家具销售公司是由5名投资者设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家具销售业务。企业结构简单,支出项目较少。企业所得税计算简单,只须进行工资调整。经营成果全额对股东发放。(二)问题提出甲商贸公司王某等五位股东约定每人每月领取工资1200元。2003年度,该公司职工平均89人,工资总额为74.5万元,该地区计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不超过960元,企业计税工资扣除限额为102.53万元(89120.096)。该公司该年度实现税前利润87.5万元,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95万元,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31.35万元(适用税率33%,9533%),经结算,企业实际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2.54万元。 企业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87.531.35)15=8.42(万元),可分配利润为47.73(87.531.358.42)万元,年底,五个股东经研究决定,进行利润分配,每人分得红利4.8万元。作为对股东进行的利润分配,五个股东共应按股息红利所得计缴个税4.8万元(4.8520)。【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企业实际承担了两道税负,即针对发放的股息红利不但缴纳了企业所得税而且第二道被按股息红利计缴个人所得税。因此,该企业税收负担合计为36.15万元(31.35+4.8)。 有没有办法使股东分配所得承担更轻的税负呢?从企业提供的资料看,该企业计税工资扣除限额为102.53万元,而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为74.5万元,这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乙家具销售公司是由5名投资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度实现会计利润400万元,企业除了工资薪金支出再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股东都在本公司任职。董事会把每位股东的年薪定为12000元(每月收入相同)。该公司的税后利润不提取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全额平均分配给5位股东。其目的在于:投资者们平时少拿一点工资,年终还是能够以红利的形式得到补偿;当地允许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限额为每月人均1000元,因此不存在工资超标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纳税人可以充分获得节税利益。该公司制定的这一工资标准真的可以节税吗?二、案例解析。(一)筹划思路与方法:例一:假设五个股东将税后分配红利24万元改为每人每月加发工资4000元,即每月实际领取工资5200元,企业工资总额=745000+4000125=985000(元)。 由于实际发放工资98.5万元不超过计税工资扣除限额102.53万元,企业增发给五个股东的24万元工资可以在税前列支,同时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税前提取职工福利费3.36万元(2414);职工教育经费0.36万元(241.5);职工工会经费0.48万元(242),累计增加税前列支额28.2万元(24+3.36+0.36+0.48)。 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为:950000282000=668000(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为:66800033=220440(元); 五位股东应缴个人所得税为:(52001600)15125125=24900(元); 企业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合计为: 220440+24900=245340(元); 由于增加了应该支付的工资,该企业的利润减少了;由于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减少了,所以此时该公司的税后净利润额=875000282000220440=372560(元)。综上所述,通过税收策划,投资者可节约所得税额=361500245340=116160(元)。例二:当股东的月工资为1000元时,乙公司2003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033=132万元,税后净利润额为268万元(400132)。股东们就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26820=53.6万元,股东人均年缴纳个人所得税53.65=10.72万元;股东全年税后净收入总额=1.25+26853.6=220.4万元。人均年税后净收入额为44.08万元。当股东的月工资为3000元时,公司会计利润降为4000.2125=388万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与应纳税额132万元不变(因为计税工资限额为每月人均1000元)。此时该公司的税后净利润额=388132=256万元。全年每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1600)1025121380元,税后总收入总额为3000121380=34620(元)由于乙公司的税后利润不提取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全额平均分配给5位股东,所以红利纳税2562051.2万元【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每人红利净得(25651.2)5=40.96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位股东应纳个税总额为10.378万元(51.25 +0.138),税后净收入总额为44.422万元(3.462万元40.96万元)。股东全年人均可少支出税0.342万元(10.7210.378)。可见,增加股东的工资可以节税。(二)筹划难点以上两个案例均涉及私营企业业主选择经营所得分配方式,在工资与红利之间的操作。其实质在于对这部分收入确定的性质是:企业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红利所得。随着其性质不同,征税方式和税率差异都造成税收负担的不同。其原理虽然不难,但是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三点:一是企业必须在事前做好分析工作;二是要注意尽可能在计税工资不超支的前提下实施本方案;三是要注意工资薪金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税负担的比较。(三)案例点评例一:本案例的一个筹划前提,就是该企业的实际发放工资与计税工资限额有较大的距离。通过筹划,将税后分配改为税前列支,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二是当每月收入额低于35500元时,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税的税负低于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税的税负。例二:增加股东的工资可以节税。但是,是不是工资增加得越高越好呢?如果股东的月工资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则不仅起不到节税作用,相反,还会由此增加股东的税收负担。因为我国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按照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而红利适用20的税率。所以当股东月薪提升至一定标准时,就不能再通过这种途径来减轻税负。三、案例延伸思考: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思路总结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向股东发放的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寻求工资、薪金和股利、红利的最优点,从而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模型假设如下:1、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前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并且,以前的工资、薪金为零,如果以前有工资、薪金,那么现在在工资、薪金和股利、红利的选择时,工资、薪金的扣除标准就会低于1600元;2、不考虑法定公益金和法定公积金,因为提取公益金和公益金相当于企业的留存收益,不发放的留存收益当然不征个人所得税,我们这里是在向股东发放既定收入的前提下在工资、薪金和股利、红利之间进行决策,如果考虑15%的公益金和公积金,必然使得二者比较基数的不一致;3、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税前可扣除工资额。在进行工资、薪金和股利、红利的选择时,由于发放的总额是一致的,关键就是看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高低。我们将发放给股东的月收入当作自变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当作因变量,二者表现为直线上的函数关系或者分段函数关系。按工资、薪金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月收入16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按股利、红利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月收入20% 见下图:注:图种圆圈代表分段函数的分界点,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万元,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为(35500,7100)。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级数全月工资、薪金总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01600元以下11600元2100元不超过500元5022100元3600元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2533600元6600元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12546600元21600元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20375521600元41600元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251375641600元61600元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303375761600元81600元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356375881600元101600元超过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1016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上部分4515375注:全月工资、薪金总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费用扣除额1600元由两个函数的关系可知,二者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检测报告
- 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硅酸乙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6-2031中国光电子晶体材料市场供需研究报告
- 2026-2031中国公共饮水机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 教育信息化改革中的资源配置优化
- 2025年5月业务培训试题及答案诊断组
- 2025年煤气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建筑安管人员考试练习题库及答案
- 医疗美容护理培训课件
- 【《生涯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述》6600字】
- 图书仓储员高级工考试有准备试题(含答案)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知道智慧树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满分测试答案
- 储能功能材料 课件 第1章“认识储能功能材料”绪论
- IPC7525B2011(CN)Stencildesignguidelines模板设计指南(中文版)
- 哈尼族节日民俗融入中班社会活动的策略研究-以墨江县M幼儿园为例
- 用友软件操作实训教程
- 家电产品线上销售分析报告
- 2024年职业技能:NACE调整涂装检查员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