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作业.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导学号:53082003】a宗法观念已大大加强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a根据“商朝晚期”“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可以得出宗法制度,故a项正确。2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c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天子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三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故选c项。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b宗法制是用来解决贵族父子间在权力、地位、土地上的继承问题,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b古文大意为:昔日周公因为两位叔叔不同心,所以把亲戚分封到各个诸侯国,屏卫周朝。这表明分封的目的是屏护周朝,故b项正确。5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b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6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导学号:53082004】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c题干中涉及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两种制度。c项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进行概括的结论,符合题意;a项只涉及分封制;b项只涉及宗法制;d项只涉及礼乐制度。7“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导学号:53082005】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c材料信息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项。8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c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天子是鲁国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鲁国内部,鲁国国君是大宗,故选c项。冲a挑战练9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段话反映出西周政治()【导学号:53082006】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体制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a“中央集权体制”不符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故c项错误;d项发生在夏朝;材料中纵剖面和横切面的描述实际上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国”和“家”密切结合,a项符合题意。10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反映出()【导学号:53082007】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依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c材料大意是:王后如果没有嫡子,就选择立年长的;如果年龄相当,那就选择品德修养高的;品德修养也相当,那就用占卜来决定。这说明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故c项正确;“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说明德行、占卜都可能会影响到宗法制下继承人的确定,故a项错误;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年龄、德行以及运用占卜等方法,故b、d两项错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53082008】材料一印象夏朝及禹崩,虽授益(人名)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二印象商朝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材料三印象西周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大宗、小宗示意图(1)从材料一、三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朝的政治统治的显著特征。(3)结合以上探究结果,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君帝禹之子”“即天子位”可以得出在当时出现了公共权力及父子相传的状况。第二小问,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关系。第(2)问,通过材料中的“尊神”“事神”可以得出王权神秘化的色彩。第(3)问,应综合材料一、二、三的信息进行概括回答。答案(1)材料一:夏朝已产生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材料三:西周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2)特征: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特点:王权与神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周公教姬诵(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三据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记载,周王曾派人向鲁“告饥”“求金”“求车”。清朝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也表示:“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1)根据材料一,分析齐国、鲁国受封而建的主要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分封诸侯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受封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周王与诸侯之间关系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解析第(1)问,考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和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