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 课件(3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 第一课 高中历史必修三 面对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 当时的人们是反对呢 还是叫好呢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 百家 是泛指数量多 主要分为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争鸣 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时代背景 1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牛耕 铁器 井田瓦解 必修2 2 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王室衰微 诸侯并起 阶级关系变动 必修1 3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 身分自由的思想家 活动主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中国之教 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 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 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致力于学习 三十岁自立 四十岁不疑惑 五十岁了解天命 六十岁听到什么都能领悟 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论语 为政 他从教40余年 三千弟子 72贤人 一生坎坷 无权无势 仅凭才学 道德 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生平 三十而立 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 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思想观 仁 和 礼 的学说 仁 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下面让我们从 论语 中去找答案吧 材料一 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子曰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知识联系 意思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换位 思考 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尊重他人 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 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 主动与别人沟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 二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 要求人们互相敬爱 谦让 和睦相处 孔子 仁 的学说 仁 就是指一切美德 材料二 孔子 礼 的学说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文化成就 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 诗经 根据鲁国史书 编写了 春秋 孔子的言行 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 论语 一书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 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教育方法 要经常温习 学习方法 要谦虚 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学习方法 2 概述主要成就 主张 为政以德 以德治民 用德教化 逐步改良政治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出了 仁 和 礼 的学说 仁 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 爱惜民力 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礼 即每人要 克己复礼 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 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思想观 政治观 3 4 3 体会至理名言 2 概述主要成就 教育上主张 有教无类 不分贵贱 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学生学习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与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诗经 书经 礼 易 和 春秋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 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1 2 3 宇宙观 4 教育观 3 体会至理名言 仁者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孟子 战国 仁义礼智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 人性本善 荀子 战国末期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老庄之学 道家 老子 庄子 老子 春秋 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1 唯心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 道 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后 有不变的 道 存在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要顺应 道 而生活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 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 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2 政治主张 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庄子 战国 顺其自然逍遥 无为 庄子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薪火相传成者英雄败者贼东施效颦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盗亦有道无中生有枯鱼之肆越俎代庖望洋兴叹运斤成风标新立异呆若木鸡题意解说无用之用明镜止水寿长辱多螳臂挡车蜗角之争每况愈下以貌取人 1 积极变法革新 2 以法治国 明法令 严法典 3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法 术 势相结合治国 势 是君主的政权 威势 即权威 知识拓展 法家思想的代表 韩非子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 实现统一大业 统一后 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结果呢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 天下大乱 15年便灭亡 历史启示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已得履 乃日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人日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 守株待兔 请思考 韩非子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 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 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知识点拔 墨子 战国 和墨家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葬 孙子兵法 春秋军事家孙武 13章6000余字8世纪传入日本 18世纪传入欧洲 已翻译成29种文字 包括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其最高境界为 不战而驱人之兵 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 1991年 海湾战争期间 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 兵家 孙武与 孙子兵法 其最高境界为 不战而屈人之兵 日本人将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 美国人称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 孙子兵法 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 孙膑 齐国人 战国时期兵家代表 受 孙子兵法 影响 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 其军事思想被编为 孙膑兵法 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式 重视人的作用 相关链接 看书填表 连连看 孔子说 我仁 孟子说 我义 老子说 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 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 战场上见高低 趣味百家 以下当今的思想观点与古代百家争鸣哪一家学说相同 孝敬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