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0张).pptx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0张).pptx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0张).pptx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0张).pptx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0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 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 它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 不是所有民族 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 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 规律性的意义 课程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西方 政治 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 管理 参与 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古代中国更多的情况下将 政 与 治 分开使用 政 主要指国家的权力 制度 秩序和法令 治 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 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中国古代的这些 政治 的含义 与西方和古希腊的 政治 含义完全不同 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 治理国家的活动 政治乃众人之事 孙中山 明确几个概念 政治 历史 必修一 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进程 政治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 是各个利益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 各个利益团体 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 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 2 什么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主要是介绍国体 政体的演变 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 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政体与国体相适应 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简言之 国体即谁统治 政体即如何统治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 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 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论 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因此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 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即早期阶段 夏商周时期 前2070年 前476年 和发展阶段 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前475 1840年 这与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基本一致 3 历史事实 历史材料 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 历史事实 是指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 具有客观性 历史材料 即 史料 是指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 并帮助我们认识 解释历史过程的痕迹 历史叙事 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情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 历史解释 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 探讨因果和规律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 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 有许多大食人 波斯人 天竺人 美国谢弗 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 唐代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中外 胡汉混合的文化 正是多种文化的交会 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 张广达 王小甫 天涯若比邻 敦煌壁画描绘的胡旋舞 莱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材料三 材料四 化外人 外国人 于宽乡附贯安置 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 各依本俗法 异类相犯者 以法律论 唐律 问题 上述材料哪些是历史叙事 哪些是历史解释 哪些是历史证据 材料一是历史叙事 材料二是历史解释 材料三 四是历史证据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 前2070年夏朝建立2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1 夏朝 前2070年 前1600年 建立 2 商朝 前1600年 前1046年 发展 3 西周 前1046年 前771年 强盛 4 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衰亡3 封建社会 前475年 1840年 鸦片战争前 1 战国 前475 前221年 封建社会形成 2 秦汉 前221 220年 封建社会大一统 3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220 589年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4 隋唐 589 907年 封建社会的繁荣 5 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 907 1368年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 6 明清 鸦片战争前 1368 1840年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7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 了解私有制 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2003年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回忆 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石器时代的内容 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 山顶洞人 马坝人 广东韶关 新石器时代 半坡部落 河姆渡氏族 良渚文化 浙江 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 红山文化 辽河流域 生产力的提高 人类从移居走向定居 私有制产生 阶级逐渐形成 国家也就随之产生 早期国家起源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早期国家的产生有哪些标志 中国最早的帝王有哪些 他们有哪些事迹 他们的政治权力交接如何实现 早期国家起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 5第一 二自然段 回答下列问题 一 早期国家的起源1 时间 地域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 条件 农耕经济的发展 3 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 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 帝王事迹 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 禹治水成功 5 特点 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谁开创的 家天下是如何实现的 有何影响 商部落为何能够取代夏朝的统治 商王朝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是什么 有何价值 商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有何特点 商代政治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的表现是什么 夏商政治形式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第二 三自然段 回答下列问题 禹 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 家天下 的制度由此开始 夏的战争与内乱 商的强大与稳固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实行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特点 政治权力由 传贤 演化为 传子 王权在一姓中世袭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为研究商朝提供了实物资料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 西周分封制 阅读教材p6 西周分封制 及ppt展示材料 提取信息 应对教师提问 地图探史 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分封主体 王族 分封对象除王族外 还有功臣和先代贵族 周天子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士 国都 分封的方法 土地 人民 土地 人民 人民 土地 诸侯 诸侯的权力 土地的使用权和人民的管理权 世袭统治权 设置官吏 建立军队 征派赋役 在疆域内实行再分封 据材料分析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材料1 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 巡狩者 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述职者 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2 周公教成王说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 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 等于不贡 范文谰 中国通史 第一卷材料3 幽王为烽火隧大鼓 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 史记 周本纪 诸侯的义务 服从王命 定期朝见 纳贡 述职 提供军赋 力役 镇守疆土 拱卫王室 四 西周分封制1 前提 牧野之战后 周武王灭商 建立西周 2 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 内容 1 分封对象 子弟 功臣和先代贵族 2 诸侯权力 在封国内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世袭统治权 3 诸侯义务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 特点 等级森严 层层分封5 本质 西周政权组织形式 西周的分封制 材料1 周武王 始伐纣 八百载 最长久 三字经 材料2 王夺郑伯政 郑伯不朝 秋 王 令 诸侯伐郑 郑伯击之 周 王卒大败 孟子 告子 结合材料思考分封制的影响 材料3 楚庄王 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子无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 足以为九鼎 史记 四 西周分封制5 影响 1 积极方面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巩固周朝的统治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传播了西周的文化 2 消极方面 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为日后诸侯争霸 分裂割据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西周的分封制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 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 如宋 鲁 郑 陈等 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史论拓展 1 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封建 一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即 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中国古代一直以封建制指代分封制 二是指 战国后 以 地主土地私有制 为基础的经济 政治制度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 这一概念直至近代才传入中国 史论拓展 2 分封制与 封建 宗法制含义是什么 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宗法制下各级贵族间关系如何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在联系如何 宗法制对当时和后世各产生哪些影响 西周的宗法制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6 7 西周的宗法制 回答下列问题 西周的宗法制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五 西周的宗法制1 含义 实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 目的 维护周王室的稳定和统治秩序 内容 1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为天下的大宗 2 诸侯对天子为小宗 在本国则为大宗 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3 从卿大夫到士 也形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 大宗可以约束和命令小宗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高低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 大宗 一定 大 吗 小宗 就一定 小 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想一想 天下大宗 即 天下共主 的地位 诸侯是国内的大宗 而相对于周王室是小宗 卿大夫是封地内的大宗 而相对于诸侯是小宗 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除周王室作为天下大宗外 其他均有相对性 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 宗法制的影响是什么 西周的宗法制 五 西周的宗法制 影响 1 对西周 形成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秩序 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对后世 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今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观念 西周的宗法制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分 是 宗 在政治上的表现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进行的 宗 是 分 的血缘依据 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实施 保证统治秩序的稳定 宗法制 分封制 里 表 难点突破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1 基本含义 礼 主要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乐 主要指音乐 史诗和舞乐 补充 礼乐制度 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对人们在衣 食 住 行等方面都进行严格规范 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就连如何称呼 死 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天子 驾崩诸侯 薨卿大夫 卒士 不禄平民 去世 礼乐制度 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礼乐制度 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2 本质和目的 礼 的本质是差异 即贵贱 尊卑 长幼 亲疏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乐 的本质是情感和思想上的和谐统一 要与 礼 保持一致 乐 的规模和形式必须符合这种差异 目的在于维护在分封宗法制度下的等级秩序 缓和社会矛盾 强化统治 礼乐制度 协和万民 天下归心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国家层面分封制 家族层面宗法制 血缘关系 政治关系 家国一体 意识形态层面 礼乐制 长幼亲疏的血缘关系贵贱有序的政治体制尊尊亲亲的文化氛围 本课小结 黄帝炎帝 尧 舜 禹 启 桀 汤 纣 武 幽 夏 商 西周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家天下 的制度由此开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实行宗法制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分封制 地方上实行方国制 宗法制 以礼乐文化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等级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3 有继承性和发展性4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5 王位世袭制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1 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a 实行王位世袭制b 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实行宗法制c 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