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作者简介(1)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杜甫,详见蜀相。(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因不赞同王安石变法,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府、徐州知府和湖州知府。在地方任上体恤民情,修堤救灾,广为民众所拥戴。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4)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彰显出超凡脱俗、飘然不群、孤云野鹤般的个性。(5)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赐进士出身。二、背景展示(1)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天宝年间王维先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是他在辋川居住时记录所见所闻的诗作。(2)永泰元年(765),杜甫好友、成都尹严武去世,使杜甫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成都。旅夜书怀是诗人于离开四川成都草堂到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旅途中所作。诗中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3)新城道中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旧历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在这次出巡途中见到的美景和在这次山行中感受到的乐趣。(4)金兵南侵以来,繁华的扬州屡遭兵燹,成为一座空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日,年轻词人初到扬州触景生情,感伤时事,写下此词。扬州慢,词牌名。(5)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康熙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跟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消,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思念亲人朋友,有感而发,填下了这首长相思。课文名句(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2)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5)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7)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积雨辋川庄作一、名句赏析“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赏析意思是: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了。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志。二、中心主旨这首七律,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形象鲜明,意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三、写作特色1意境淡雅超逸。全诗将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幽雅清淡的隐士生活相结合,抒写出一种物我相惬,悠然于山林的超逸情趣,表现了诗人对烦扰世俗的厌恶及对田园风光的陶然自适。2寓禅理于写景叙事之中。诗人常在山中静观朝槿,领悟人生无常、奉佛有乐;又在松下采摘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以实践清心寡欲的佛教教义。3运用典故。尾联连用了杨朱和列子中的故事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淡泊的心志。旅夜书怀一、名句赏析“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赏析意思是: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这两句话都是反说。说是应当,其实是不应当,这正显出作者的悲愤心情。表达了作者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二、中心主旨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首联写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揭示了诗人浪迹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反衬诗人的孤独。颈联写出了诗人的极度愤慨之情。尾联触景而情发,运用形象的比喻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此诗通过对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诗人把这种心情写得含蓄不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愧为千古名作。三、写作特色1寓情于景,烘托渲染。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上。船之孤单正写了人之孤独;而写“平野阔”“大江流”恰恰烘托了作者渺小、凄凉的处境。2直抒胸臆。主要是颈联。作者反其意而写,正是表明了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名非因文章而著,官非因病而休。新城道中(其一)一、名句赏析“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赏析意思是:山岭上空白云朵朵,像是给它戴上了一顶绵帽;旭日初升,像是挂在树梢上的一个铜钲。这两句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春日郊野图。二、中心主旨这首诗描写山村风光,既赞颂了雨后山村风光的自然美,又讴歌了山村人家充满生机的劳动生活。三、写作特色1情景交融。诗中所写的都是寻常景象,但沾染上作者主观上的愉悦心情,一切都变得善解人意,谐趣而快乐。2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诗中之景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岭上的云像顶绵帽,枝头的太阳像只铜钲,大自然的面目居然有些幽默;野桃含笑,柳条摇曳,草木也是那样欢快自得;田头春耕正忙,山村人家飘出芹笋的香味,人间犹如桃源。扬州慢一、名句赏析“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赏析意思是:桥边的芍药花虽然盛开,却无人欣赏,花又是为谁而生的呢?芍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时伤怀的情怀。二、中心主旨扬州在隋唐、北宋是著名的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以“废池乔木”点缀,渲染出一幅萧条冷清的画面;后述所闻,渲染空城中的凄凉氛围。下片写感想,先设想杜牧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信的程度;又借“桥边红药”间接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自己的感时伤怀之情,表现出作者为祖国山河残破、人民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三、写作特色1词风“骚雅”“清空”。作者终身布衣,对国事的关怀,是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写入词中,委婉蕴藉。前人说他的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骚雅”便有格调,“清空”就有神韵。2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荠麦”“废池”“清角”“空城”等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3虚实结合。作者先写想象中扬州昔日的繁华盛况,又写到今日扬州的破败、萧条,通过对比,表达出作者抚今追昔的伤感。长相思一、名句赏析“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赏析意思是:“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营帐外交加的风雪声搅得人心烦意乱,夜长难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此句诗表达了旅程的艰苦及对故乡家园的强烈思念。二、中心主旨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随康熙出巡山海关,于途中所作。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军旅生活,凸现行军的艰苦和塞外军营的壮观。下片写思乡之情,以风雪之声聒碎乡梦为契机,巧妙地托出塞外军营和故乡的比较,从而揭示出思乡的主题。上下片的起首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也更加缠绵。三、写作特色1情景交融。词的上片以“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的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的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祥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对边塞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2风格独特,独具特色。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于一体,融合成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北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美哉,唐诗宋词当海上的明月冉冉升起,是谁挥毫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渭城的朝雨轻沾衣襟,是谁伤感吟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醉里挑灯看剑”,却只能“梦回吹角连营”?(1)今晚,我从墨香古卷间重拾那个烟波浩渺的朝代:(3)我看到了感时忧国,失意寂寥,于茫茫高台之上,极目远眺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看到了纵使仕途不顺,仍乘风破浪,雄心万丈的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看到了面对国都沦陷,城池破碎,悲从中来的杜子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看到了秋月茫茫、枫叶飘落的浔阳江头,谪居卧病的白乐天,偶听琵琶一曲,泪湿青衫,“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晚,我在吟咏啸歌中重归那个星汉灿烂的朝代:(3)听,关西大汉,持铜琵琶,于赤壁之下,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听,纤纤女郎,执红牙板,于一弯井水处,低吟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听,晚来风急,黄昏时的梧桐细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听,潇潇雨歇,一声长啸,破空而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唐诗宋词,是那高高的秋月,莽莽的大漠;是烟雨江南,征帆片片;是那风起的柳条青青,杨花漫漫;是那晚秋的雨中残荷,梦中的铁马冰河。(5)美哉,唐诗宋词!思悟要点(1)开头段在写法上有什么技巧?提示以叙述口吻,采用诗词中的意境和诗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地点、人物(谁)、事件(诗句内容),形成背景图画美。(2)以“我”来叙写,有什么好处?提示“我”是第一人称,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描写、抒情,仿佛作者身历其境,给人以真实之感,便于引发读者的共鸣。(3)比较第两段,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提示结构上:领起下文。内容上:明确描述内容的角度“墨香古卷间”与“吟咏啸歌中”。(4)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段中的词句体现了宋词怎样的风格?提示排比、引用、化用。豪放派和婉约派。(5)你觉得第段这样写有哪些亮点可赏?提示排比、比喻。暗引诗词名句,创设出新的意境,再现唐诗宋词美妙的画面。为结句直抒胸臆蓄势。单元检测卷(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英俊杰出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c吴楚东南坼坼: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d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可惜答案d解析可怜:可爱。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答案c解析唐诗中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3根据语意,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答案c解析本段主要是说一个作家写得好的文章要以白话为主,同时要辅以文言,文言是白话的良好补充。二、名篇名句默写(9分,每空1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吴楚东南坼,_。(杜甫登岳阳楼)(2)_,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3)星垂平野阔,_。(杜甫旅夜书怀)(4)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6)菩萨蛮抒发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的句子是“_,_”。答案(1)乾坤日夜浮(2)漠漠水田飞白鹭(3)月涌大江流(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6)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三、古代诗歌阅读(30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0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首漂泊羁旅诗。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徙的标志。b“思归客”指远方的游子,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表达了思归难成沦落天涯的凄凉。c诗中用“落日”“秋风”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片云”“孤月”流露出作者孤独的郁闷。d从“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词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e.尾联运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喻自己年老多病,没有必要再去日行千里,应适时放弃。答案be解析b项是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所以“思归客”指诗人自己。e项虽自比“老马”,但智慧犹存,仍有作为,抒发了老当益壮、报国思忧的情怀。(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答:_答案(示例)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落日”比喻“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0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词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故山:家乡。(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词的首句描绘了春晚寂静、灯光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做铺垫。b词中用“林莺巢燕总无声”来衬托“常啼”杜鹃,更加突出杜鹃叫声的悲切、凄惨。c下片开头三句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描写杜鹃叫声、动作,表明作者对杜鹃夜啼的无可奈何。d“不堪听”是因为杜鹃叫声凄惨不断,常常滴血而不止,表达了对夜啼杜鹃的同情。e全词先绘景,渲染气氛,再用对比烘托杜鹃夜啼,引发感受,最后联想表达人生感慨。答案cd解析c项不属于拟人手法。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d项“不堪听”,是因为叫声撩拨了词人心中复杂的心绪,使作客他乡的词人心中又增加了一重羁愁。(2)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答案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10分)再过金陵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金陵和石头城都指南京,它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吴、西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都定都南京,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b再过金陵是包佶重过六朝古都金陵时写下的吊古之作。为什么“再过金陵”时才有这种“江山不管兴亡事”的惆怅?人们通常是在世道几经扭转之后,才逐渐对历史感兴趣起来,大概那时国家的局势已不容再乐观了。c台城曾经是六朝统治者追欢逐乐的场所,后来成为了诗人凭吊、寄寓伤今之情的触发点。这一类的触发点还有隋宫、乌衣巷、大运河等。d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怀古诗一般都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诗人对某历史人或物的看法,这两首诗也不例外。e包诗再过金陵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的情感;刘诗石头城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答案ad解析a项“西晋”错,应为“东晋”。d项刘诗石头城没有运用议论。(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6分)答:_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不同点: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或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园林养护合同风险防控实务
- 会计财务记账兼职合同协议2025年模板
- 2025年餐馆瓶装液化气代购合同协议
- 2025年财务会计审计服务合同协议
- 名著住宿租赁合同范本
- 后股份分配合同协议书
- 吸塑模具供货合同范本
- 员工内部培训合同范本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6国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正式版)DB14∕T 3531-2025 《家居保洁培训规范》
- 附件1: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报批稿)
- 情侣不分手协议书照模板
- 2025-2026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虚拟电厂建设方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背诵版+默写版)
- 磁共振膝关节扫描技术
- 公园公共设施维修协议
- 供应链管理师三级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 安徽省滁州市名校2026届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