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四 第三单元第十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21张).ppt_第1页
岳麓版选修四 第三单元第十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21张).ppt_第2页
岳麓版选修四 第三单元第十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21张).ppt_第3页
岳麓版选修四 第三单元第十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21张).ppt_第4页
岳麓版选修四 第三单元第十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21张).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 这段原始的视频资料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第10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要求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 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一 设景激趣 走近孙中山 假如你是中山博物馆的一位解说员 你将如何为游客介绍孙中山 孙中山的生平简介 孙中山 男 广东省 治病救人 1866 西方的政治 军事 历史读物 农民家庭 中山樵 西医学院 一 设景激趣 走近孙中山 孙中山的早期生平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师生互动 自制大事年表 孙中山一生的重大事件 1894 1905 8 1905 1911 1912 1 1 1911 10 10 1912 2 12 1912 3 兴中会 同盟会 论战 起义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临时约法 1913 1915 1917 反袁二次革命 反袁护国运动 反段护法运动 国民党 一大 国共合作实现建立黄埔军校 北上宣言 孙中山逝世 1924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 1912 4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925 弃医从政 辛亥革命 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 促进国共合作 孙中山一生的三次思想转变 二 穿越历史 深化认识 对话孙中山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孙中山的三次思想转变 完成学案的三道探究题 探究一从医人到医国 探究二从改良到革命 探究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又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幼年的孙中山很聪慧 博闻强识 崇拜英雄 四处学习 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 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 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 在校学习期间 萌发了 改良祖国 拯救同群 的愿望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孙中山认为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 便 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寻求救国途径 探究一 从医人到医国 二 穿越历史 深化认识 对话孙中山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此回事者 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 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 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 而今日成效已大有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 1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 实行共和 孙中山 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 1903年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就方法和目的而言 有何变化 目的 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方法 以前是温和的改革 以后主张革命 探究二 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三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 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至二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 材料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提出民主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 发动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 建立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事例 深入探究 聚焦辛亥革命 材料一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 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 这话大错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 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 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二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 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 深入探究 聚焦辛亥革命 材料二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皆继续有效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1912年3月31日 孙中山在演说中说 今满清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 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试结合你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 分析评论孙中山的这一观点 为了维护共和 孙中山又进行了哪些斗争 这些斗争结果如何 深入探究 聚焦辛亥革命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世界潮流 指的是什么 为顺应此潮流 孙中山创立了什么重要思想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新三民主义 新 在哪里 3 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4 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 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 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 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从进步性 局限性和总评三个方面进行 三 合作探究 评价孙中山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基点 观点 标准 格式 功绩 局限 总评 三 合作探究 评价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颁布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成国共首次合作 推动国民革命走向高潮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前期革命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纵览孙中山一生的奋斗历程 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 归纳 孙中山精神 以史为鉴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