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级深严 平民化 淮扬菜 四合院 京 津 完全欧化 辛亥革命 改革开放 包办婚姻 婚姻自主 西方色彩 剪辫易服 公历 点头鞠躬 握手 自行车 1865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 上海 北京地铁 上海磁悬浮列车 由机械牵引 2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 邮政 海关 大清邮政局 中华邮政 台湾 有线电报 无线电报 电话线路 城市化 生活方式 传教士 昭文新报 维新运动 时务报 通俗性报刊 2 广播影视的普及 1 广播 1926年6月1日 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2 电影 1896年8月 上海徐园 又一村 放映 西洋影戏 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1905年 京剧 定军山 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民国时期 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产生许多知名导演与明星 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 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互联网专线 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如文化教育上互联网的应用 网上远程教育等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网上购物 网上抄股等 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如电子邮件 即时通信等 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如知识经济的兴起 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 网络沉迷等负面影响 2 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 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 以适应社会变化 这些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主动发生变化 3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主 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近代以来的抗争和对外交往发现自己落后 便走在时代前列 积极主动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潮流 发展近代工商业 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 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5 建国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更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2 特点 1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 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 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3 影响 1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促进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2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3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 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 首先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然后是中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着社会生活领域的结果 解析C 洋 字是中国对西方事物的一种称谓 对外国事物从夷到洋 反映了中国人的态度由敌视转为正视 认识到外国工业文明的先进 洋 字数量在中国逐渐下降 在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日益近代化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起来 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了 二 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 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 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3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私家车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迅速增长 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从负面影响而言 造成了交通堵塞 污染了环境 造成了能源危机 还带来噪音等 解析C 来往行人上下忙 说明人们对有轨电车的认可 所以积极乘坐 材料与A项关系不大 B项说法不正确 D项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来 三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 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原因 1 内因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 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 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 外因 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 特点 1 新闻事业功能 以报道 记录 宣传 批判 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 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它满足知识界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 的愿望 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 强烈的政治性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 传递信息 通达民情 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 重视言论 尤其注重政论 3 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 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 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它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之大已有别于传统社会 3 影响 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 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D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 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 或以音信无闻 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说明当时上海的商业信息不通和交流困难 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商业活动 因此出版报纸是为了 贵乎信息流通 故D项正确 考点近现代风俗习惯的变迁 例题 2012 江苏单科 T6 1912年3月 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增惭 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 闻中央地方各官厅 漫不加察 仍沿旧称 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 同年6月 申报 载 公堂会审之时 被告 就口口声声以老爷 大人相称 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 作为 受之者 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 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 作为 受之者 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 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和礼仪的变化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 准确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炼历史场景的本质内涵 材料表明 在南京临时政府明确颁布废除旧的礼仪制度的法令之后 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们沿用旧的称呼对待裁判官 体现出被告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当时审判制度是否变化 也不能说明裁判官是否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故A C两项错误 材料显示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共和政体 但不能据此判断被告是否了解民国政体之变 B项错误 答案 D 一 选择题1 1873年2月 申报 登载杨勋的 别琴竹枝词 清晨相见谷猫迎 好度由途叙阔情 若不从中肆鬼肆 如何密四叫先生 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 洋泾浜 英语主要反映出 A 上海英语教育落后B 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C 中国人崇洋媚外D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解析D解读材料的意思是近代上海社会交往礼仪有中西掺杂的特点 特别是运用英语等 说明了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上海的影响 答案为D项 2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 泥塑金身 三寸金莲 民国成立以后 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 这主要表明 A 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 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解析D东岳娘娘 三寸金莲 的塑像 说明妇女缠足 民国以后朝拜者自制大脚鞋 说明废止妇女缠足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3 民国乌青镇志 卷19 风俗 载 间有先由男女同意 始行请示父母 互换饰物 再挽冰人 指媒人 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A 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 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 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 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解析C材料中的 先由男女同意 说明恋爱尊重个人意愿 是新思想的体现 而 请示父母 挽冰人 指媒人 行传经纳采之礼 说明婚俗仍遵循传统 选择C项 4 下列三幅漫画 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 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 商品凭票供应B 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 商品供应不足C 图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商品供应充足D 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解析D能够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只有图三 图一和图二都是僵化的计划经济时代 不能反映经济体制的完善 5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入手而能用 著耳而得声 坐一室而可对百朋 隔颜色而可亲謦 此亘古未有之便益 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其始止达数十里 现已可通数千里 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材料反映的是火车的优点B 该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 该发明在清末已经传入中国D 该发明促进了各地的联系 作者持积极发展的态度解析A分析材料 入手而能用 著耳而得声 等可以了解到 光绪帝 德宗 所指的应是电话机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老百姓乘飞机出行将越来越普遍 拉开中国民航序幕的标志是开通了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 A 上海B 广州C 南京D 天津解析D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7 读下表 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申报 时论统计 1882年1 6月 A 申报 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B 申报 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 申报 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D 申报 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解析C由图表信息可知 申报 对国内和国际的时论比例较大 面对本埠的时论比例较小 可见 申报 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故选C项 8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 定军山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B 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 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D 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解析B从题干中可知 定军山 是京剧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 用西方电影形式来呈现 显然是中西合璧 B项符合题意 定军山 摄制于1905年 是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 A C D三项有误 二 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差异 单位 注 样本资料来自1996年在上海 哈尔滨对6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及其配偶为调查对象 共3200名 的入户访问 徐安琪 择偶标准 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解放前结婚要办嫁妆 坐花轿 请吹鼓手 这在新中国都被当成是封建迷信和资本主义的旧观念 旧风俗 要破除 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思想 新风俗 早在50年代 大摆结婚宴席被批评为浪费 不经济 1964年后人们继续提倡简单节约的婚礼 用新的结婚仪式取代旧的习俗 新娘不再用轿子迎娶 也不再穿红色的嫁衣 亲戚 朋友 同事参加的茶聚取代了婚宴 在茶会上生产队的干部讲话 新郎 新娘讲述相互结识的经过 新郎新娘不是在 天地桌 前 而是在毛主席像前向父母 亲戚朋友鞠躬行礼 德 罗梅君 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择偶标准变化的趋势 2 材料二中婚姻习俗在解放前后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依据材料概括这些变化的原因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如何认识上述择偶标准和婚姻习俗变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以来 随着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等 婚姻习俗发生的重大变迁 第 1 问要求根据材料一中所列出的 家庭出身 社会关系 本人成分 政治面貌 学历 三项择偶标准变化情况作出正确的阅读和提炼 第 2 问根据材料二回答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可围绕材料一一作答 切忌脱离材料 第 3 问为开放性问题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1977年后对家庭出身 社会关系的关注度比197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延吉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招聘公益性岗位的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港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汨罗市检察系统考试真题
- 2025年咸阳亨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船舶吊车司机客户特殊要求传递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泰安市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社会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公司制鞋工岗位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公司四氯化钛精制工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员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飞机无线电设备调试工外语技术文档阅读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13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居住物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采购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疑难病历讨论
- SF6设备带压封堵技术规范2023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冶金产业的应用-洞察阐释
- 三年级信息科技第28课《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习题
- 监理工程师借调合同协议书范本三方版5篇
- 培养“最好的我”新时代品质少年-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