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王明.doc_第1页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王明.doc_第2页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王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哈尔滨市公园小学 课题: 雪梅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原文或摘录): 雪 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一、看图片、赏雪梅 谈话.师: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放图片)师:美吗?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回答。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三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认读标拼音的字。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当小老师领读。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一起说诗意。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 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悟道理。指名说。师:.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 (板书)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四、谈雪梅、拓诗词。简介诗人。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注释(1)降:投降。此处指让步,服输。(2)骚人:诗人。评章:评论,评判。逊:差;不如。译文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四、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