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doc_第1页
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doc_第2页
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doc_第3页
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doc_第4页
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计算大总结范文 化学计算大总结A.基础知识 一、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要点总结】 1、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关系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质量C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g)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211xArxArAr (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2211xAxAAr (4)在原子中A=Z+N 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关系 (1)Mr=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000? (2)cM (3)LgmolLM/4.22? (4)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2211)(xMxMM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克物质的总质量 (5)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2121MrMrD? (6)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2121mmMrMr? 3、确定分子式的一般方法 (1)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比)、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最简式法a、求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比;b、定出化合物的最简式并计算式量;c、确定分子式分子内元素原子数目法a、求出化合物分子内各元素的原子数目;b、确定分子式 (2)已知化合物(一般为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a、写出通式的式量;b、列出式量方程,解方程;c、确定分子式 (3)已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二元一次方程法设烃的分子式为yxHC,则有Mryx?12,讨论法确定x、Y的值即可得烃的分子式商余法Mr14=mn,根据余数n的值即可确定分子式 (4)根据有关化学反应(如燃烧),通过对生成物质量或物质的量等的定量分析计算,可确定有关物质的分子式。 【学以致用】 1、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和80%,若甲的化学式为XY4,则乙的化学式为。 2、某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它的一种氧化物含氧的质量分数为0.5045,则这种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3.求NH4HCO3受热分解的产物在120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的分子式.5.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气态烃在502mLO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mL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该烃属于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烃,经过计算写出该烃的分子式. 二、有关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的计算【要点总结】 1、Mmn? 2、ANNn? 3、mVVn? 4、VB? 5、MVn? 6、同温同压的气体 (1)2121VVnn? (2)2121?MrMr 7、同温同体积的气体2121PPnn? 8、同温同物质的量的气体122V1PPVV? 9、同压、同物质的量的气体VTT 10、同体积、同物质的量的气体PPVTT? 11、同温同压同质量的气体 (1)1221?V (2)1221VVMrMr? 12、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1221PPMrMr?【学以致用】 1、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LaNbcA4.22B.LbNacA4.22C.LcNabA4.22D.LacNbA4. 2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所含中子数是2NA B.4时5.4mLH2O所含的水分子数为0.3NA C.2L1mol/L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是3NA D.1molK作为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NA3.将H2,O2,N2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三.有关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计算【要点总结】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1)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溶剂与溶的质量关系S溶剂溶质 (2)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关系SS溶液溶质 (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计算恒温蒸发溶剂求出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g和溶质的质量bg,再根据该温度时的溶解度S,求出溶解bg溶质所需的溶剂质量x,即100g:x=Sg:bg.故应蒸发的溶剂质量=ag-x恒温加入溶质:根据该温度时溶解度S计算ag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多溶质质量y,即100g:ag=Sg:y.再求出溶液中已有溶质bg,故应加入溶质的质量=y-bg.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改变温度根据a、b的值,计算出此溶液假定为饱和溶液时的溶解度S,则100g:S=ag:bg. (4)饱和溶液析晶的计算恒温蒸发溶剂(溶质不含结晶水):设饱和溶液蒸发ag溶剂后,恢复原温度析出晶体质量为x,则100g:ag=S:x.恒温蒸发溶剂(溶质含结晶水):xM不含结晶水溶质M含结晶水物质:agx结晶水数M含结晶水物质S:100g(设蒸发ag溶剂后析出含结晶水物质的质量为x.)降低温度,蒸发溶剂:设蒸发溶剂ag,(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先求出降温时析出的溶质质量(x).100gS高温:S高温S低温m饱和溶液高温:x再求出蒸发溶剂ag所析出晶体的质量(y)y=agS高温。 析出晶体的总质量=x+y2.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S溶质溶液100%溶质溶质溶剂100%溶质V溶液溶液100%mm(稀释或浓缩)mmm混混(不同浓度溶液的混合)S100%(饱和溶液) (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关系cBcBcBVcBV(加溶剂稀释溶液)cBcB (3)溶液等体积混合物中规律同溶质、同溶剂的两溶液A和B,其密度分别为A和B,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A和B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C的密度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它们之间有如下规律BVLL液MBBVBVVVBVBV(同溶质稀溶液混合,液液)VV/(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序号条件A、B、C的关系CCCCAB,ABAB,ABA0,B0,A1,B1A0,B0,A1,B1结论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的同溶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1),所得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混合前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如H2SO 4、NaOH、NaCl等溶液。 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聪明的同溶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1),所得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混合前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如NH 3、CH3CH2OH等溶液。 AB2【学以致用】 1、有W1gKCl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C1%,采取某种措施后析出mgKCl晶体(不含结晶水),母液质量为W2g,质量分数为C2%,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W1W2+m B.W1C1-W2C2=100m C.原条件下KCl溶解度大于C2g D.C1一定大于C22.下面是几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H2O)0102030NH4Cl29.433.337.241.1NH4HCO311.915.921.027NaHCO36.98.159.611.1NaCl35.735.83636.4工业上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CO 2、NH3在30时配成溶液此时溶液地晶体析出.发降温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体是()A.NH4Cl B.NH4HCO3C.NaHCO3D.NaCl3.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 2、O 2、Cl2的混合物气体,体积比为9:4:1,用电火花引燃且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33.6%B.26.4%C.18.8%D.40.5%4.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30%)和0.90(9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60%B.60%C.=60%D.60%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点总结】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2)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写出相关联的量(包括已知量和量) (3)列式计算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任何一种反应物,只有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才能应用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量部分不能用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在列写相关联的量时,要遵循“左右相当、上下相同”的原则. (3)在列式计算时要遵循量纲规则和有效数字规则.【学以致用】1.用足量稀硫酸溶解FeS和Fe(OH)3的混合物共28.3g,充分反应后生成了1.6gS,则28.3g混合中FeS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4.4g B.10.7g C.17.6g D.23.9g2.反应A+3B=2C,若7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8.5gC,则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14:3:17B.28:12:17C.1:3:2D.无法确定3.把表面被氧化的A、B两根铝条放入甲、乙两种溶液中。 把含有10.2gAl2O3的A放入1L1.5mol/L的热NaOH溶液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A,甲溶液增重12.6g。 把一定量的B放入1L0.9mol/L的H2SO4溶液乙中,过一会儿取出B,其质量减少了25.8g,溶液乙的质量增加了25.2g。 设反应后甲乙两溶液体积仍为1L。 求 (1)反应后甲溶液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2)反应后乙溶液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3)反应后甲乙两溶液相混,可产生沉淀g。 (1)NaAlO2和NaOH,c(NaAlO2)=0.3mol/L c(NaOH)=1.2mol/L (2)Al2(SO4)3,cAl2(SO4)3=0.3mol/L (3)62.44.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4.8g,把它配成稀溶液后加入12.4g碱石灰(CaO、NaOH),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已检测不到求: (1)原混合物中有Na2CO3和N (2)碱石灰中CaO和NaOH各 (1)Na2CO3:10.6g NaHCO3:4五.有关“率”的计【要点总结】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产率3.电离平衡中弱电解质的电(上式中的分子数也可以用物4.电解质稀溶液中水的电离计算对象已电离的cH或纯水碱溶液cHcO或cOHOHH酸溶液强酸强碱盐溶液cH或强碱弱酸盐溶液cOcH强酸弱碱盐溶液【学以致用】1.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与NH3反应产生NH4NO3.则制损耗).(设转化为HNO3消耗NH3的物与这些HNO3反应的NH3的物/=./1002.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摩尔质量为M,则NO2分解率(M)M3.常温下,在下列物质的0.1ACl3KNO3NaOHNHA.B.4.25,0.1mol/LNH3H2O溶到Ca2+、CO32-、HCO3-,然后将体系水分蒸干,得2NaHCO3各多少克?各多少克?4.20g; (2)CaO:8.40g NaOH:4.00g计算化率=某反应物的实际反应量某反应物的实际投入量100%率=某生成物的实际产量某生成物的理论产量100%电离度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代之)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分子总数10离度的计算方法的水的象征或cOHHOH水电离度的计算式100%或OH1000cH181000cOH18同H100%100%同同3.已知:由NH3制NO时NH3的转化率是96%,NO制的备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消耗NH3的质量物质的量为x,则生成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x0.96物质的量也为0.8832x.制备HNO3用去的NH3占总耗0%53.1%器中充入NO2,当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时,率为多少?1mol/L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H3H2O C.D.=c2B.c1=c2C.c1的原因有酸的酸性、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酸溶液的温度等)5.25时,将某强酸溶液和某强碱溶液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的pH值之和是()A.12B.13C.14D.15B.解题技巧 一、差值(量)法【原理】1.例如:2C(s)+O2(g)=2CO(g)+221Kj,m(s),n(g),V(g),n(e-)2mol1mol2mol221Kj24g1mol22.4L(标)4mol n(C)n(O2)n(CO)Q xy zw8个数值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且成正比例关系的物理量,其中的差值包括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减少m(s)、气体物质的量增加n(g)、气体体积增加V(g),可由其中某一个量计算出其他任意量。 由此可知,差值可应用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例如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S(60)=110g,S(30)=30g,将60210gKNO3饱和溶液冷却至30,(溶剂质量不变)析出晶体质量为80g,显然,对饱和溶液降温,析晶质量(即溶液质量减少值)与高温下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由此可比例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因此差值法还可应用于某些物理变化的计算。 3.概括起来讲,“差量”是指一个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常用的有:质量差、浓度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压强差、化合价差、溶解度差、反应过程的热量差、密度差等。 该法的运用可省去繁琐的中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快捷化。 【典例】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molL1的H2SO4(aq)100.0mL,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量镁粉、过量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2)a、b的取值范围为。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应用差量进行过量计算的能力。 知识依托Mg、Al与H2SO4的反应;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应用过量物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忽视有效计算得出不确切的答案。 解题思路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表明两烧杯内质量净增数值相等。 则可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 n(H2SO4)=1.00molL10.100L=0.100mol MgH2SO4=MgSO4H2m24g1mol2g22g a g mol24a g1211a2Al3H2SO4=Al2(SO4)33H254g3mol6g g80.10.100mol g200.0(波纹线上为求出数值,下同)。 根据题意a0.10024b1.80(H2SO4过量)(Al过量)b g0.200g=1211ag(净增值相等)由得b2.40,结合可知b的范围。 由得a1.75,结合可知a的范围。 答案 (1)11a=12b (2)1.75a2.40,1.80【学以致用】1.11.5mL某气态烃与过量吸收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了3(C3H8)2.把过量的Fe粉投入到CuC物,称得其质量与加入Fe的(7:2)3.有一容器,在4时,盛满硝3),其质量为(x+5)g=1.4g/cm(25g)4.在标准状况下,10gCO和C的量之比为.(2:1) 二、守恒法【原理】所谓守恒,就是指物不变。 应用守恒解题,可免去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是重要的、常用的解题技巧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典例将CaCl2和C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c(Br)为A.321解法1设CaCl 2、CaBCaBr2+Cl2=CaCl2+B111x+200y=13.4111(x+y)=11.175解得x=0.075mol y=c(Ca2)c(Cl)c(B解法2CaBr2+Cl21mol1mon(CaBr2)n(CaBr2)=.2.40b2.40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气体体积减小了34.5m34.5mL(气体体积测定均在室温常压下进行),求此Cl2和FeCl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的质量相同,求原混和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硝酸溶液(=1.2g/cm3),其质量为xg,若改盛硫酸g.容器若装水,最多可盛多少克水?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72L,则此混合气体中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某去一些繁杂的数学计算,使问题的化学内在关系高解题的速率和正解率。 因此,守恒法是化学解的巧。 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帮助。 CaBr2的混合物13.400g溶于水配成500.00mL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g。 则原配溶液中B.123C.132DD.231Br2的物质的量分别x、y Br2=0.025mol Br)=(0.075+0.025)(0.0752)0.0252=2=CaCl2+Br2m ol89g13.4g-11.175g=2.225g=0.025mol mL,再用KOH溶液此烃的化学式.滤清洗并干燥不溶量之比.酸溶液(CO和CO2的物质某一特定的量固定系更便捷地展现出的典型方法之一,对提高解题速率和溶液,再通入过中,c(Ca2)c(Cl31n(CaCl2)=./c(Ca2)c(Cl解法31个Ca2所带正电荷数为2,1个Cl-或1个Br-所带负电荷数都是1,根据溶液=0.075mol)c(Br)=(0.075+0.025)(0.0752)0.0252=231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2n(Ca2)=n(Cl)n(Br)观察各备选项,并尝试将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很快可知答案为D。 方法感悟解法1是代数法,解法2是差值法,解法3是守恒法,显然对于本题而言,这三种方法,一个比一个简便。 【常见的守恒关系】 1、质量守恒(任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原子守恒(多步化学反应、有机物分子组成) 3、离子守恒(多步连续离子反应) 4、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 5、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 6、浓度守恒(饱和溶液) 7、体积守恒(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化学反应) 8、物料守恒(电离平衡、盐类水解) 9、质子守恒(电离平衡、盐类水解) 10、能量守恒(任一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11、化合物中正化合价总数和负化合价总数的绝对值班守恒化学上最常用的守恒方法1.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原子守恒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 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4.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5.物料守恒 (1)强酸弱碱盐溶液中c(H)=c(OH)c(被弱碱阳离子结合的OH) (2)强碱弱酸盐溶液中c(OH)=c(H)c(被弱酸根结合的H) (3)对所有盐溶液而言都可根据溶质的分子组成列出一个阴、阳离子及分子浓度的关系式。 如Na2SO4溶液中c(Na+)=2c(SO4Na2CO3溶液中c(Na+)=2c(CO32-)2-)+2c(HCO3-)+2c(H2CO3)【典例】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13.400g溶于水配成500.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g。 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A.321B.123C.132D.231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 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 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n(Ca2)=n(Cl)n(Br),错选A。 解题思路1个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2n(Ca2)=n(Cl)n(Br)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学以致用】1.现有19.7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mL2.00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L。 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284、0. 183、0.274和0.259。 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molL1的NaOH(aq)体积是_。 (800mL)(Na+守恒和SO42-守恒)2.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无水CuSO4粉末,充分发挥搅拌过滤,得到一定质量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CuSO4的溶解度是40g,则此无水CuSO4粉末的质量是.(18.4g)(质量守恒)3.现有一块铝铁合金,欲测定其含铝量,进行如下实验:切取一小块合金,将其溶于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溶液中的沉淀全部转变为红褐色时,过滤沉淀物,将其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红褐色粉末,经称量该红褐色粉末的质量恰好跟原来的铝铁合金度样质量相等.度计算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30%)(某元素质量守恒)4.已知CuSO4的溶解度:10075.4g,014.3g.100的CuSO4饱和溶液200g,将其蒸发掉50gH2O后再冷却到0,析出的晶体的化学式是,质量是.(CuSO45H2O,130.48g)(溶质质量守恒)5.在120的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盛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某烯烃.向容器中充入过量的氧气,点燃使气体充分燃烧.当容器内的物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120)时,发现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相等,则容器内原有的烯烃是()A.乙烯B.丙烯C.丁烯D.戊烯(气体总物质的量守恒)6.H2S的溶液中有如下的动态H2OH+OH,在浓度为0.1mol/A.c(H+)=c(HS)+2c(S2)+c(OH)C.c(H+)=c(HS)+c(S2)7.一定质量的CH3CH2OH完全燃收可得到100gCaCO3沉淀,则A.0.5Q B.Q8.按下列离子方程式,在水溶+4FeN2H53+4Fe2+X+试(N2)9.常温下将0.01molCH3COON (1)0.5L溶液中两种粒子的物式)和. (2)0.5L溶液中n(CH3COO-)+ (1)CH3COOH、CH3COO-; (2)(物料守恒)10.将3.48g Fe3O4完K2Cr2O7(aq)25.00mL,恰好使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提示Fe3O4中2价铁等。 1molg232g48.3?(32)答案0.100molL111.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取此样品1.00g放入46.00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提示根据Cl原子守n(KCl)=n(HCl)=1.00m答案3.43g12.A、B、C三种物质各ABC?D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态平衡关系:H2S H+HS,HSH+S2,/L的H2S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正确的B.2c(H+)=2c(HS)+c(S2)+2c(OH)D.c(H+)=2c(S2)+c(OH)(电荷守恒)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则完全燃烧1molCH3CH2OH时放出的热量为(C.2Q D.5Q(C原子守恒)+将Fe+的氧化产物X可能是.溶液中N2H53+还原为Fe2+:问N2H5(电子守恒)Na和0.004molHCl溶于同一份水中,配成0.5L溶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mol,这两种粒子是(+n(OH-)-n(H+)=mol.0.006完全溶解在100mL1.00mol/L的H2SO4(aq)使Fe2全部转化为Fe3,且Cr2O?27全部转化为C_。 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Cr2O?27中6价铬所得)=0.02500Lc(Cr2O?27)(63)2。 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mL1.00molL1的HCl(aq)中,过量的HCl可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克。 恒得molL10.04600L=4.60102mol,m(KCl)各15g,发生如下反应为30g。 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g A,反应又继余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剩余B9g的是()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溶液.判断:(写化学)中,然后加入Cr3。 则K2Cr2O7得电子物质的量相、KOH90.00%。 可用1.070mol/L易求。 继续进行,待反应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6g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D.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g解析第一次反应A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入A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 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C,说明A、B恰好完全反应。 则m反(A)m反(B)=(15g10g)15g=53第一次反应耗B的质量mB为15gmB=53,mB=9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质量为15g9g=6g。 可见(A)选项不正确。 根据mAmBmC=mD,可知生成30g D时消耗C的质量。 mC=30g15g9g=6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质量为15g6g=9g。 又见(B)选项不正确。 易见反应消耗A、B、C质量之比为mAmBmC=15g9g6g=532(C)选项不正确。 答案D13. (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 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摩尔质量为74.7gmol1)。 图11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11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 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 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 提示由题得NiO晶体结构(如右图)。 其体积为V=(a108cm)3右图向三维空间延伸,N(Ni2)=N(O2)=814由密度公式得(NiO)=)NiO()NiO(VVMMVm? (2)(电荷守恒法)设1(0.97molx);根据电荷守恒3x2(0.97molx)=1N(Ni3)N(Ni2)=0.06答案 (1)a)cm10(mmol3g7.748?14.(江苏xx)25时,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 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D向W点所表示的1.00.05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c(H)=c(CH3COOH)+c(OH)15.(xx北京)直接排放含S的烟气会形成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上表判断Na?SO?溶液显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它平均拥有的Ni2、O2数目为1=N(NiO)4=2A3812)cm10(amolg7.-74)NiO()NiO(Nm?。 mol Ni0.97O中含Ni3物质的量为x,则Ni2恒得1mol2x=0.06mol mol(0.97mol0.06mol)=691AN21? (2)691有c(CH3COOH)+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与pH的关系如图7所示。 下列O)c(H)c(OH)中OOH)+c(OH)COOH)=0.1mol?L10L溶液中通入积变化可忽略)成酸雨,危害环境。 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SO?,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_显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2的物质的量为组醋酸、醋酸钠混列有关溶液中离子中的S,SO?:制得,该反_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满送至电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图如下:HSO?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 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掀环利用。 简述再生原理:_16(xx上海)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若c(OH-)c(H-)=c(H+),a=b B若c(K+),ab D若c(K+)c(CH3COO+)b-),a 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42-+4H+SeO 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SeO2+KI+HNO3Se+I2+KNO3+H2OI2+2Na2S2O3Na2S4O6+2NaI配平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了0.2000mol/L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 18、(xx四川)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19、Na3PO4(aq)中有多种分子 (1)写出一个以离子浓度 (2)写出一个含有c(OH (3)根据Na3PO4中Na、 三、关系式法【原理】关系式法是以化学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计量数关系式,以此关系式计算化为一步而完成。 凡反应连续进行,上一步式法解决。 【建立关系式的常用方法】 (1)原子守恒法根据整例如根据S原子守恒,FeS22H2又如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 (2)化学方程式加合法例如工业合成氨生产中的C+HO=CO+H将()式和()式加合(III)3+(IV)2得即C与NH3之间的理论计量()电子守恒法子始终守恒的原理建立有半2NH2OH+2Fe3+=N2+5Fe2+MnO4-+8H+=5由两个反应中电子转移关系恒可知,NH2OH、MnO4-之间的【典例】用黄铁矿可以制取催化剂高温高压N2+3H2=2NH3(高温子和离子,其总数为种。 试完成下列问题。 度表示的电荷守恒等式。 H)和c(H)的等式。 、P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a)和c(PO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理论式)进行简约,建立起分散在不同化学反应中中代替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步反应的产物为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的反应,绝整个过程中某原子守恒,直接写出关系式。 2SO4根据N原子守恒,NH3HNO3,若是由氨制硝酸铵,法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逐一递进找出关的主要反应是合除去CO,得3C+6H2O+2N2=3CO2+4NH3量数关系为3C4NH对于多步关联氧化还原反应来说,可以根据电子半物质的关系式。 例如+2Fe2+2H+2H2O2NH2OH2Fe2+2eFe3+Mn2+4H2O5Fe2+MnO4-5e-系可知,Fe3+好像是电子由NH2OH转向MnO4-的中转的理论计量数关系为10NH2OH2MnO4-,即5NH2OH2SO4,再用H2SO4可以制取化肥(NH4)2SO4。 煅烧CO+HO CO2+H(高温C+2H2O=CO2+2H2()高温()()O?34)的等式。 论,对多个相关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算,它可以使多步绝大多数可用关系则2NH3NH4NO3。 关系式;子转移过程中,电e-转站,根据电子守OHMnO4-。 烧含FeS280.2%)的黄铁矿75.0t,最终生产出79.2t(NH4)2SO4。 已知NH3的利用率为92.6%,H2SO4的利用率为89.8%,试求黄铁矿制取H2SO4时的损失率。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关系式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转化率、损失率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依托H2SO4的工业制法、NH3与H2SO4的反应。 错解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利用率的含义而错解。 解题思路首先须搞清H2SO4的利用率与FeS2利用率的关系。 H2SO4的利用率为89.8%,与H2SO4的利用率是100%、FeS2的利用率为89.8%是等价的。 并排除NH3利用率的干扰作用。 其次,根据S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FeS2与量(NH4)2SO4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FeS22H2SO42(NH4)2SO412026475.0t80.2%89.8%x79.2t x=66.6%黄铁矿的损失率为1.0066.6%=33.4%。 答案33.4%【学以致用】1.将ag铁和b g硫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再将所得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稀H2SO4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提示不论Fe过量与否,只要有1个Fe原子最终就产生1个气体分子,这个气体分子可能是H2S,也可能是H2。 则n(气体)=n(Fe)=56molg561-aa?mol V(气体)=22.4Lmol156amol=0.4a L。 答案0.4a L2.在O2中燃烧0.22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H2O吸收。 所得H2SO4可用10.0mL0.50molL1的NaOH(aq)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提示SH2SO42NaOH1n(NaOH)=2n(S)=210.010L0.50molL1=0.0025mol,w(S)=g22.0molg32mol0025.0-1?=0.36。 答案0.363.将23.0g石英与60.0积。 提示不论CaCO3过量n(CO2)=n(CaCO3)=100660V(CO2)=22.4Lmol1答案13.4L4.已知某厂每天排出10SO2可完全转化为H2SO4,若的黄铁矿?提示只需找出SO2与m(黄m(黄铁矿)=9.18104g。 答案9.18104g5.某化肥厂以氨为原料制产率是92%,求制硝酸所用解析将本题分解为两根据合成NH4NO3的反可知当合成80t NH4NO (1)先求制备63t HNO3m(NHm(NH3)=19t。 (2)再求制备80t NH4N17t答案0. 536、工业上根据以焦炭制备电19tt19?=0.53。 制备乙酸的化学原理生产乙提示用化学方程式加合综合两个关系式可得3CC答案9.8t点评容易建立错误关系g石灰石在高温下充分灼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