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1 课时课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教材以第17页公路为背景,画出了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境。例题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四、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五、巩固练习:P18/做一做小结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作业必做题练习五第1、2题选做题练习五第3、4、5题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2 课时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仍然是由主题图引出的,它是在上节课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三天所行路程和的基础上,给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让学生求四天计划行程的总和。教学目的要求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四、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五、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46+( )=75+( ) ( )+38=( )+5924+19=( )+( ) a+57=(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 85+632=( ) 304+215=519 215+304=( )六、解决问题。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小结今天我们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有什么收获?作业必做题第20页“做一做”选做题练习六第2题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3 课时课题减法中的运算定律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例4以李叔叔看书为题材,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材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打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图片,提取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展开对减法结合律的学习。2、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到现在为止,我们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1)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和数字,字母和字母间的乘号省略不写,字母和数字省略乘号时数字写在字前面)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不能写成算式要写成等式)(3)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个同学回答那两个运算定律,用文字叙述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用字母表示出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减法中的运算规律。(出示课题)板书 减法中的运算规律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三、情境激趣,探究规律:(出示情境图)提问:从上面的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你们会列算式吗?(1)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结果一样)然后再计算填空:234-66-34 234-(66+34) (2)填完后可以先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学生探究情况。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以填等于号?四、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那么,这会不会是个规律?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学生同位合作举例验证可能出现的规律。你是怎样验证的?通过验证,看来,这是个规律。你能用语言概括一下吗?(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a b c = a - ( b + c )同位结合字母算式再互相说说发现的规律。五、巩固应用。1.想一想,填一填172-17-83=172-( + ) 748-( )-246=( )-(354+246)2.仔细观察, 里应该填、,为什么?73-56+12 73-(56+12) 704-350-50 704-(350+50)3.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对又快?282+47+153+18 895-103 398-(76+98) 134-87+66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作业必做题练习六第1题选做题练习六其余各题板书设计减法中的运算定律a b c = a - ( b + c )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4 课时课题乘法运算定律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主题图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活动的情景。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适机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及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学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二、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内容。三、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425页内容)(一)出示自学提纲:1、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式子怎样表示?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2、乘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式子怎样表示?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3、比较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四、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1)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4512 12516 25064五、适机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六、达标训练1、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1009=9100 218=218 ab=ba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64)56445(812)4 841248(73) 8783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疑问吗? 作业必做题教材25页“做一做”选做题练习七第2题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254=425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255)2=25(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5 课时课题乘法分配律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教材继续由主题图引出新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就相对容易些了。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8+2)125 8125+21252、揭示课题:乘法分配律二、展示目标1、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三、学生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计算(4+2)25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4+2表示什么?再乘25表示什么?2、计算 425+225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425表示什么? 225表示什么?把它们的积相加表示什么?3、计算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4、这是乘法的什么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5、会用简便算法计算425+625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6页例7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117(3+7)=1173+117724(5+12)=2417(4+5) a=4a+5a四、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针对自学提纲5题请不同方法同学汇报。3、结合 “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五、达标训练1、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6(19+28)=5619+28 ( )32(7+3)=327+323 ( )6464+3664=64(64+36) ( )2、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25(200+4) 3520125200+254 35200+3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作业必做题练习七第6题选做题练习七其余各题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4+2)25 (2)425+225=625 =100+50=150(人) =150(人)(4+2)25=425+225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6 课时课题乘法简便计算的综合运用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教材以王老师买羽为情境,从而引出问题。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口算:1230 1820 2440 15415=( )( ) 24=( )( ) 30=( )( ) 36=( )( )2、揭示课题:乘法的简便计算。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三、学生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根据例8题中第(1)题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试着计算出结果。2、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3、你能很快算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吗?买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9页例8中的第(1)题,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 1、计算: 3225 12524 2、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四、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五、达标训练1、计算:5174 1332 2、584 46583、一卷胶卷可以拍36张照片,我为这次运动会准备了25卷胶卷,一共可以拍多少张照片?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作业必做题练习八第6题选做题练习八第4题板书设计乘法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0+2)25 =3(425) =1025+225 =3100 =250+50 =300(元) =300(元)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班 授课教师:曹光林第 周 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第 7 课时课题除法简便计算的综合运用课 型新 课教材分析例题8中的第(2)题是用连除计算解答,教材也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其中的算理。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情景图及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口算。(上下两题为一组)56087= 72098= 180036= 62006210=56056= 72072=1800(36)=6200(6210)=2、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揭示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二、用小黑板出示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三、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根据例8题第(2)题中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试一试。3、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9页例8中第(2)题,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 )。2、试计算:20001258 1200254 四、合作探究、教师点拨。(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它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学生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3、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加上小括号)6、两种方法作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算式相同可以结合数字特点,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四、达标训练: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0001258 120025425(4+8) 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除法的简便运算,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作业必做题第29页“做一做”选做题练习八第1题板书设计除法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签章: 年 月 日湄潭县石莲镇中心完小教师教案班级:四年级(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耳穴贴压技术试题(含答案)
- 10.5 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晋教版2012
- 2025年语言导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品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高级营销员模拟试题(含答案)
- 新疆精河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市政工程实务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07必修•第3册-中图版2004
-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带土剪切力学行为与自愈合效应研究
- 儿童牙外伤处理方法课件
- 样品管理程序全套
- 《生态毒理学》课件
- DB14T 2740-2023 春玉米膜侧沟播技术规程
- 福特汽车NVH开发流程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发现雕塑之美》第2课时《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出国留学初中成绩表模版
- 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家庭照护员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