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并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了解传记的特点。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法,分析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本文通过“横式结构法”,文章六个部分从不同侧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1、 课文导入 ,背景介绍(1) 作者简介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1938年中学还没毕业,就进入西南联大就读,1942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5年到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友谊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旅途,在好友去世之际,杨振宁饱含深情写下这篇文章,既是对好友的深情的眷恋,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回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回忆一同走进那一群默默无闻却回响深远的人物,去感受他们强大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2、 自主学习结合ppt,订正任务单任务一词语积累部分。3、 整体感知(1) 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分别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1.1950年学成后立即回国 2。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3.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4.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5.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6.一封短信澄清谣言。7.核试验中,始终坚守在艰苦卓绝的工作第一线。(2) 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相关语句回答。(举一例,请结合PPT)1.“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中的“立即”一词可以看出邓稼先急于用自己的知识来报效祖国的心情。四、重点研读,写法探究(一)课文选取了这些典型的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了国家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现了他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事件集中在文章的第二至第六部分,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本文的结构呢?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补充中国近代史资料和两弹资料】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重点语句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3. 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课文引用此文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这是俩人一同背诵过的文章,也有寄托哀思的作用。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是用来歌颂邓稼先的那种奉献精神,是对他为祖国国防屡建奇功的赞赏。重点语句理解:“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5、 结构梳理,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