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师德失范现象”的反思.doc_第1页
我对“师德失范现象”的反思.doc_第2页
我对“师德失范现象”的反思.doc_第3页
我对“师德失范现象”的反思.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师德失范现象”的反思时常反思师德失范的现象,一方面是师德失范事件频繁发生,一次次撞击我们的心灵;另一方面身在教育岗位,经常接受师德教育,失范事件却经常发生,感觉有点好奇莫非师德教育徒劳无益?莫非当今社会如此混沌,以致侵蚀、浸染校园了?且不说某某名牌大学教授涉嫌论文抄袭、某某学校教师搞有偿家教、某某教师向学生推销辅导用书,某某高校领导收受贿赂、某某高校借招生之名乱收赞助等等。的确值得身在教育部门的人们思考:我们的学校怎么了?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们了?不知道我以上所罗列的内容有没有涵盖主要的师德失范现象,不过概括说来,以上现象的目标直指两个字名利。对名利的追逐古已有之,并不奇怪,也无可指责。经过辛勤劳动从正当途径获得适当收益理所当然。但是,从正当途径得不到应得的名利时,内心必然升腾不公平的愤慨,就可能由此孕育非法获取的思想、并由此产生非法的行径。这思想、这行径也是一直以来屡禁不绝的,并不令人吃惊。只是如果因此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影响了教育的大局、进而影响莘莘学子的学业,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就显得相当可怕而非制止不可了。1、先看有偿家教。或许本人的法律知识过于浅薄,没有听说过“有偿家教”违反了什么法律条文?即便有这一条,我看也早应该废除了这不符合劳动法。毕竟家教也是一种劳动,有偿源于有劳,付出与得到相对等。我们说与国际接轨,先进的都应该学习和借鉴。西方公务员因为收入不够家庭开支,可以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中国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有偿家教为何不可?是不是教师可以家教但不得有偿?农民可以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凭什么教师不可以搞有偿家教?允许青少年活动中心搞,允许其他人搞,就不能教师搞况且活动中心也是聘请的学校教师。不过,你看过中国公务员工作之余做过第二第三产业吗?或许有,但大概多是以权谋私吧?不过部分教师因为搞有偿家教、因为想搞有偿家教而影响正常教学工作,那又当别论了;至于部分教师为了搞有偿家教而故意不在课堂上讲授重点难点、或者偏向部分学生,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公正的,则是一定要坚决予以处理和纠正的。2、再看看推销教辅用书。商家为了推销教辅用书有赖于教师的推介,并给与一定的提成,以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推介使学生通过学习教辅资料获得学业上的提高。学生的付出与得益相当,家长与学生也乐于接受;况且教师的推介,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其获取一定的适当的报酬似乎也无可非议。只不过背上了利用职务之便的骂名。学生是要读书的,是要读好书的,都不允许教师推介优秀图书了,谁来推介?好书出版了,卖不出去是一种浪费;不允许教师推介好书是一种什么行为?矫枉过正、无稽之谈。但是如果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不顾学生的接受与否,强行摊派,以便获取更大提成,则是一定要处理和纠正的。3、教授论文的抄袭事件频频发生,而且是在好长时间后才被发现我就很疑惑,该教授固然可恶,但是,我们的出版界、杂志社是如何认可这篇论文的?出版或发表之前有无调查取证?我早就知道,美国的出版单位为证实文章的真实性,保证和保护作者的版权是不会轻易发表或出版一篇文章的。否则,出版商是要付连带责任的。想到现在的论文评比,不少有“资质”的单位收取了可观的评审费,有谁知道他们是如何评审论文和使用评审费的?未获奖论文的作者付出评审费,应该有权知道,至少应该知道其论文的缺点和不足所在吧。但是,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一去无影踪,要么弄一个三等奖之类的证书了事。简言之,上级主管部门的无作为和愚民行为是形成此类事件的始作俑者。就像侯耀华的广告事件所揭示的那样:我们的政府部门有无审查此广告?工商部门在哪里?电视台是干什么的?商家的产品有无经过所规定那样的质量检验?新教育部长致力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建设,特别是局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这是很有理想的。而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也是温家宝总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远大理想。当前民办学校里用的是公办教师,这让多少家庭付出了多少银子,富裕了多少“教育人士”的钱袋子?造成了多少教育不公平?我看之所以如此众多的教师潜心付出搞一点有偿家教、搞一些推销教辅用书活动,毋庸置疑,其中部分教师是有责任的,但根子还出在待遇体系、教育制度上。我私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