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燃烧含硫的煤b焚烧树叶c燃烧氢气 d燃放烟花爆竹解析:含硫的煤、树叶以及烟花爆竹等物质都含有c、n、s等元素,它们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co、氮的氧化物、so2等有害气体。h2是理想的燃料,燃烧后生成物为水,无污染,而且燃烧热值高。答案:c2将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溴水 bh2s溶液ccacl2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a中so2可使溴水褪色,但无沉淀产生;b中h2s可与so2反应,在溶液中生成s单质沉淀;c中cacl2不与so2反应;d中当so2过量时,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可溶性ca(hso3)2。答案: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b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造气、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c由于常压下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很高,所以so2接触氧化时不采用高压的反应条件d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污染,还获得有用的副产品解析:硫酸是液体,贮存、运输很不方便,建厂应选择靠近硫酸消耗多的位置。故a项错误。答案:a4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 b脱水性c强氧化性 d吸水性解析:蔗糖首先被浓h2so4脱水,生成碳,浓h2so4再吸水,放热,浓h2so4再与碳反应生成co2、so2和水,故在此过程中浓h2so4表现了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故选a。答案:a5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解析:区别浓、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办法是应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其涂在纸上,浓硫酸会使纸炭化而发黑。答案:c6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乙溶液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aso3、h2so4、h2so3、h2s、sbso2、h2so3、h2so4、so2、so3cso3、h2so4、h2so3、h2s、sdso2、h2so3、h2so4、h2s、s解析: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so2so2(甲)so2h2o=h2so3(乙)h2so3br2h2o=2hbrh2so4(丙)na2sh2so4=na2so4h2s(丁)2h2sso2=3s(戊)2h2o答案:d7.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3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如右图)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处通入so3,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b从处喷下98.3%的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c从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so2,可直接排入大气d从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硫酸解析:so3的吸收通常使用98.3%的硫酸,不用水或稀硫酸,原因是用水或稀硫酸吸收so3时容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且不利于so3的完全吸收。气体的吸收常采用逆流原理,这样有利于气、液的充分接触,吸收效果好。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是n2、没有起反应的o2和少量so2,直接排入大气会污染环境,所以应用吸收剂吸收或循环使用。答案:c8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盐),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酸)。则x(盐)和y(酸)是()ana2so4和硫酸 bna2so3和盐酸cna2so4和盐酸 dna2so3和硫酸解析:由题意可知,y(酸)为含氧酸,x(盐)是一种弱酸盐,且x、y、z、w中应该含有同一种元素,由此可知,x和y分别是na2so3和硫酸是正确的。答案:d9有四位学生设计下列四个方案验证溶液中含有so,你认为合理的是()a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b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c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d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解析:a中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b中加盐酸无沉淀,确认无ag,同时也排除了co、so、po等的干扰,加入bacl2溶液后白色沉淀只能为baso4;c中加稀hno3后,若有so则可被氧化为so;d中若白色沉淀为baso3,加入稀hno3,沉淀被氧化为baso4,也不溶解。答案:b10将28 g fe粉和8 g硫粉隔绝空气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足量的稀h2so4,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是()a11.2 l b22.4 lc1.12 l d33.6 l解析:fefesh2s 1 mol 1 mol 1 molfeh2 1 mol 1 mol故n气体n(fe)0.5 mol,v(气体)0.5 mol22.4 lmol111.2 l。答案:a二、非选择题11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a不挥发性b酸性c吸水性 d脱水性e强氧化性 f强酸性(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2)蔗糖中加浓h2so4产生“黑面包”现象_。(3)2naclh2so4(浓)na2so42hcl_。(4)znh2so4(稀)=znso4h2_。(5)na2so3h2so4(稀)=na2so4so2h2o_。(6)cu2h2so4(浓)cuso4so22h2o_。(7)c2h2so4(浓)2so22h2oco2_。解析:(1)用浓h2so4来干燥气体是利用了浓h2so4的吸水性。(2)蔗糖中加浓h2so4,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而使蔗糖“炭化”。(3)利用浓h2so4的强酸性和不挥发性来制取易挥发性的强酸。(4)利用稀h2so4的酸性,与zn反应制取h2。(5)因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故可用稀h2so4来制取so2。(6)cu与浓h2so4反应时既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又利用了浓h2so4的酸性。(7)c与浓h2so4共热反应是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答案:(1)c(2)de(3)af(4)b(5)f(6)be(7)e12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_,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_,则未发生反应。(3)用na2so3吸收法是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4)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h2so3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h2so4;(2)铁棒经浓硫酸若钝化则生成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不与cuso4溶液反应,若没有钝化,则铁棒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3)na2so3溶液与so2气体反应生成nahso3;(4)co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2cos2co2答案:(1)2h2so3o4e2=2h2so4(双线桥也可以)(2)无明显现象(无现象也可)有紫红色物质析出(3)na2so3so2h2o=2nahso3(4)so22cos2co213下图是以黄铁矿为开始反应物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解析:各物质均为含硫物质,则c必为so2,d为h2so4;又由ba,可知b为s,a为fes,e为h2s。答案:(1)fessso2h2so4h2s(2)fes2fesss2h2so4(浓)3s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3)fes2h=fe2h2sso2cl22h2o=4hso2cl14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把导管补充完整。(2)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 18 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填写字母编号)。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 _。解析:cu只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收集so2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电网虚拟同步机在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智能化监测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智能电网微电网能量管理智能化调控系统技术创新
- 2025年网络工程师真题及答案
- 品管个人试题及答案
- 集材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口腔医师题库及答案
- 美术颜料制造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工混凝土维修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中频电疗法理疗(共60张PPT)精选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医学院
- 黑底搭配大气企业宣传商业计划书商务通用PPT模板
-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地下停车库设计统一规定
- 综合实践课《绳结》教学设计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 电子课件-《市场营销》-A45-2298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