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中庸之道 学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适:亲近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由:遵循,遵从d乡原,德之贼也 原:通“愿”,谨慎老实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适也,无莫也 b乡原,德之贼也c然则师愈与 d不得中行而与之4下列加点的字都属词类活用,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博我以文 b孰能为之大c曾皙后 d风乎舞雩5名句填空。(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得中行而与之与:跟从b小大由之 由:遵从c乡原,德之贼也 贼:盗贼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讪:讥笑7关于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不得中行而与之礼之用,和为贵(2)狂者进取恶称人之恶者a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之”不同,两个“者”相同c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不同d两个“之”不同,两个“者”也不同8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狂者”流于冒进,敢作敢为;“狷者”流于退缩,不敢作为。这两种人的作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b“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既指处事的调和、协调,也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c孔子认为,被乡民视为忠厚老实的人,只会妨碍中庸之道的实行,因此应对他们给予否定。d子贡和孔子所厌恶的人尽管不尽相同,可是这些人都是不合“礼”“义”的要求,违背了中庸之道的人。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_(2)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译文:_(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宝绘堂记(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注锻炼:打铁。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b.c. d.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凶其身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待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沧桑?大家知道,著名的天下第一长联上联一开始就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下联的对句呢,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孙髯题昆明大观楼)。哲人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哀江头);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人生有限,自然永恒,这种强烈的反差,足以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你怆然泣下。难怪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那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这天地幽幽,物序流转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渺小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需要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呢?当然,这种规划是艰难的,因为规划本身已经意味着舍弃了很多。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他也对自己,同时给他的学生,也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描述了这样的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地强调出来。让我们看一看圣人所描绘的这个人生坐标,看它对我们今天还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每一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这一切要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说自己不是生下来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对古代文化、对古人所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今天我们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呢?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识。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比如一个观点,一个理论,哪怕一个道听途说的见闻,入乎耳,发乎口,可以再去讲给别人,这就是一种学习。但是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只是“十五志于学”了,很多比五岁还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不少孩子会背圆周率,能够背到小数点后很多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够背长长的古诗,成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节目。但是这些对他这一生真的有用吗?今天的向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还有多少能够学以致用?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的难题,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过犹不及”,这是孔子的观点。再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的学院式教育有一个规范长度,但宽度却可以改变。也许孔子提倡的这样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这样就走到了三十岁。“三十而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乎每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扪心自问:我“立”起来了吗?那么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只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呢?三十这个年纪,在今天,在这个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都市里,还被称作“男孩”“女孩”,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否“立”起来了呢?对于“立”字,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呢?大家知道,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红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课后练习1aa项至:达到极点。指最为适用、最为宝贵。2bb项均为代词,“的人”;a项语气词,表感叹/语气词,表疑问;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d项助词,表停顿/语气词,表判断。3da项中“莫”通“漠”;b项中“原”通“愿”;c项中“与”通“欤”。4bb项与题干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狂狷:狂放的人,狷介的人。大:大司仪。a项博:形容词用作动词,丰富。c项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d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5(1)小人同而不和(2)其不善者恶之6ba项与:交往。c项贼:损害。d项讪:毁谤。7b之:代词,代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结构助词,的。者:辅助性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的人。8da项“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错。b项“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错,将二者的关系颠倒了。c项孔子否定的是那些表面上忠厚老实,实际上与坏人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9(1)(这样做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2)憎恶把剽窃别人的见解当作聪明的人,憎恶把不知谦退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把揭发别人当作直率的人。10ba项“虽尤物不足以为病”根据上文“虽微物足以为乐”可以译为“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病”与前文的“乐”相对,其中“病”为重点实词,译为“祸害”或者“担忧”。b项“然去而不复念也”根据上文的“烟云”“百鸟”应译为“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去”指“消失”“不存在”。c项“常与寒士角”根据上下文译为“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其中“角”译为“较量”“比赛”。d项“以蓄其所有”根据上下文应译为“用来收藏全部的书画”,“蓄”有“收藏”的意思。11cc项介词,表被动/介词,译为“替”。a项均为介词,译为“因为”;b项均为连词,表转折,译为“但”;d项均为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12c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中“悦”译为“使高兴”,“凶”译为“使受到伤害”,“全”译成“使保全”;c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轻”或者“把看得轻”。13dd项“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分析有误,“这个”指代有误,根据文中第一段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不能把心意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沉溺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这一观点,而并非可使人得到感官的享受;圣人并未废弃“五色、五音、五味、田猎”,仅仅是客观地证明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寄托心意,但不能沉溺其中。参考译文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盛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心态培训课件
- 倪莉莉公务礼仪课件
- 伸缩缝施工培训课件
- 智慧树知道网课《宠物手术(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土管所公务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班前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企业春运安全培训课件
- 罪犯记分考核管理办法
- 兰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
- 外墙防水渗漏红外检测技术
- 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 二手电车买卖合同范本
- 中介拍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云南红河州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法医物证课件法医植物学
- 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
- JJF 2223-2025氡子体测量仪校准规范
- 吧员礼仪礼节培训
- 2025-2030中国云游戏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