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本课概述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思路设计首先给同学们介绍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状况。从政治上来看,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从思想上来看,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样就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展现了出来,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在对具体知识的讲授上,运用一些图片资料给同学们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组织教学。知识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知识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设计成ppt课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经历,特别是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关于革命目标的转变,来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正确判断的处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的“五四”精神;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史实。培养学生学会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入设计多媒体显示:井冈山南昌起义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遵义会议会址同学们去过这些地方吗?目前我国国内新兴起了红色旅游,越来越多的人追寻革命者的足迹,重温革命者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举措。探访红色根据地,寻找伟人足迹,将会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我们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的呢?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呢?革命的结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武昌起义之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愿。武昌起义后,人民的这些心愿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说说你的理由。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统皇帝被迫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人民推翻清政府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封建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中,此后,中国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种田不纳粮”的希望化为泡影。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落到了无产阶级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推进新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19121919年的国内背景。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但是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在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人民的生活如何呢?多媒体显示:同学们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洋军阀政府是怎样统治的呢?对人民极尽搜刮之能事,各军阀之间也是“时时杀杀砍砍”,不断地进行混战。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呢?“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北洋军阀政府对内完全是一副凶残的嘴脸,然而对外却换了一副奴颜婢膝的媚态。比如,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北洋军阀的对内对外政策引起了国内人民的极大不满,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不过中国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先进的因素。多媒体显示:19121919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里的“俄国过激派伪说”指的是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之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结论:1912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着中国,使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马克思主义也在这时传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使此时的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这种力量一旦爆发,必将使中国革命走出困境,走向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五四运动、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问题情境1:五四风雷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不过五四运动却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多媒体显示: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打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为什么学生要提出这些口号呢?一战期间,段祺瑞政府参加了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中国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那时的美、英、法等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取消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取消法国在中国的特权。但是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那么,五四运动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呢?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另外从国际上来看,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日益觉醒。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p67,概括五四运动的经过。五四运动5月份的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一些学生,斗争形式主要是集会、游行、罢课。到了6月份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斗争形式是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师生互动师:五四运动的结果怎样?生:取得初步胜利。师:为什么说是取得初步胜利?生: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陆、章三人的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师:在运动中先锋和主力军分别是谁?生:先锋是学生,主力军是工人。师:五四运动从6月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包括学生、商人在内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工人阶级参加五四运动,并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壮大了五四运动的力量,为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种新生力量。合作探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师: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生: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师:运动中学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生: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师:工人阶级发挥了什么作用?生:主力军的作用。师: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师:为中国哪个政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生:中国共产党。师:五四运动是什么革命的开端?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师:运动中哪个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生:工人阶级。问题情境2: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一个革命的党,一个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政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多媒体显示:对照以上观点,20世纪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条件呢?从经济基础来看,一战期间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增强,在五四运动期间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从思想基础来看,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就有了一定的传播,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此同时,中国也具备了共产党诞生的一些条件。共产党成立前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国内就建立了6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干部和组织条件。另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有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那就是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7p68内容。时间:1921年。地点:上海。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中央机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什么说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的80年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都因为没有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最终失败。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就有了保证,所以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探究二: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请问这个目标是否符合当时的国情?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封建军阀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改变,所以,中国的革命任务首先应该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也就是要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但是在中共一大所通过的斗争目标中把资产阶级作为斗争的对象,显然超越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这一错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得到了纠正。中共二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但已经破天荒地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它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问题情境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共产党诞生之后就着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是他们在斗争中发现,单靠共产党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强大的敌人的,所以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多媒体显示:(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首先,有合作的必要,因为共产党此时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单靠共产党一己之力还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次,也有合作的可能,一方面,当时的国民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双方都有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提出中国当前的主要革命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国民党也有民主革命纲领,但是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也没有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为此,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同样还是民族、民权、民生,但是具体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明确提出了反帝,土地革命纲领也比较彻底,这和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也希望和共产党进行合作。(2)他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但是仍旧保留我们的组织。这种方式就叫做党内合作。(3)国共合作的过程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要和国民党合作。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局面形成之后,国民大革命就正式开始了。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p69内容,概括国民大革命的过程。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进行北伐,1927年国民政府又由广州迁往武汉。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不久,宁汉合流。在国民大革命中,北伐将国民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北伐将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敌人北洋军阀政府,主要是三派军阀,即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最终,三派军阀基本上全部被推翻,只有张作霖还保留一部分势力,退回到了老巢东北,所以我们说北伐战争基本取得了胜利。但是,在革命就要取得胜利之时,形势急转直下,帝国主义插手中国革命,在革命阵营内寻找新的代理人。而此时的国民党中右派叛变了革命,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对立。在这种紧急关头,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但是7月15日,汪精卫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叫嚣“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完全是一副反革命的嘴脸。共产党的这种做法说明了当时的共产党还相当不成熟,缺乏革命经验。之后不久,武汉国民政府又迁往南京,史称宁汉合流。合作探究探究一:从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得出了哪些教训?大革命斗争教训:(1)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2)必须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团结一切革命阶层的革命统一战线。(3)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领导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4)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中国革命的出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政权。探究二:为什么把这次革命称为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什么异同?由国共两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层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称为国民革命。相同点:(1)性质相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后果相同。都取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了。(3)失败原因相同。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镇压。不同点:(1)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3)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5)革命纲领方面。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6)革命武装方面不同。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黄埔军校,组建国民革命军。(7)群众觉悟程度不同。人民觉悟提高,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8)斗争方式不同。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的,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力量,又依靠工农力量。课堂小结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人民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因此反对北洋军阀就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之后,无产阶级又建立了一个成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但是共产党的力量还不是很大,于是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尤其是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一、五四运动背景过程意义作用二、共产党的诞生条件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三、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兴起高潮:北伐结果:失败学思之窗思路引领:国共合作能够成功的原因既要从共产党这一方面来看,又要从国民党这一方面来看。从共产党这一方面来看有着合作的必要,因为当时共产党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另外,从国民党这一方面来看,国民党有实力,和共产党有同样的目标,所以有着合作的可能。答案提示:(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看,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必要性。“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从共产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单单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谋求和国民党合作,其原因在于: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革命的象征,孙中山愈挫愈奋的顽强精神,为人民所敬仰,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当时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一块根据地,控制了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总之,探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国共两党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更有效地打击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敌人。1923年6月,中共三大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本课测评思路引领: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答案提示:内部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外部条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学习延伸思路引领:首先要弄清楚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是什么意思。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指的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了新民主主义阶段。除此之外,还要说明1919年之后中国革命的任务与之前实际上是一种继承关系,在革命的任务上和以前是一样的。答案提示:从革命任务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一致的,即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所以说,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19年北京天安门大会宣言呜呼国民!我最亲爱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条,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日已由五国共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天暗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冀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中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共管,倚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今又显然背弃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夫日本虎狼也,既能以一纸空文,窃掠我二十一条之美利,则我与之交涉,简言之,是断送耳,是亡青岛耳。夫山东北扼燕晋,南控鄂宁,当京汉津浦两路之冲,实南北咽喉关键。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法之于亚鲁撤劳连两州也,曰:“不得之,毋宁死。”意之于亚得利亚海峡之小地也,曰:“不得之,毋宁死。”朝鲜之谋独立也,曰:“不得之,毋宁死。”夫至于国家存亡,土地割裂,问题吃紧之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