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1924年在广州成立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设立了政治部主任一职,下列中国共产党党员中曾经担任过此职务的是( ) a.李大钊b.周恩来c.陈独秀d.毛泽东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5.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同意改组国民党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6.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三权分立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7.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8.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b.c.d.9.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是()。 a.缺乏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b.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c.政府内部有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d.没有采取措施扫除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10.孙中山上书清政府某要员,要求改革中国政治。此要员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袁世凯11.促使孙中山放弃改良走上反清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上书清政府的失败b.马关条约的签订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12.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 a.提出“耕者有其田”b.颁布临时约法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d.接受“三大政策”1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4.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b.政治民主化c.社会主义d.经济全球化15.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 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传播民族、科学思想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5分)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既体现在其所处时代,也传承历史、影响至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利用(西方)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摘自孙中山实业计划(1921 年)材料二 孙中山在传统儒家思想熏染和历史启示下,结合西方社会主义土地学说,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并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主张通过地主报价,将原租的一部分给予地主,涨价部分归公,与民共享;必要时照定价收买,最终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摘编自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关于中国“实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有何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 17.【中外历史人钧评说l 阅读下列材料,回谷间题。材料一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例、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二 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梁启超孙文的价值 (1)概括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之处。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 1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硕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皮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摘编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分析】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陷入迷茫之中。正是通过和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故选d。ab项是1912年民国创立后的想法;c项是在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不断的破坏民国政体和约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利用一派军阀打击另一军阀的做法。【点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思想经历了数次转变。民国创立后,孙中山认为革命目的已经达到,遂放弃政权致力于经济建设;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号召起来武力讨伐袁世凯;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军之前,始终是依靠一派军阀打击另一军阀,最终一直在失败。1923年前后萌发了和共产党合作,创建军队,建立革命军的想法。2.【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意,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教材知识,经历了数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感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缺乏自己的革命武装,1924年,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答案为b。【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课外知识的运用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五色旗”。五色旗含五族共和之意,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由此可见,最早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期。故选b。【点评】考查辛亥革命4.【答案】a 【解析】【分析】b、c、d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却没有确立下来资产阶级共和制;给予了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但并不“充分”;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并未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点评】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此题,实际上主要考查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与新旧三民主义的关系,旧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新三民主义明确表示反帝,并且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承认“耕者有其田”,这明确体现了其反封建的主张,所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的,答案为d。【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深刻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故选a。b项错误,临时政府并非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新生的政府并未得到列强的认可;c项是学习的英国;d项说法错误,临时政府实行共和制。【点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7.【答案】d 【解析】【分析】”君主可以不要”说明ab不对;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说明体现了国家民族意识,因此选d。【点评】高考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 以民国成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我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起步。角度二 结合世界史上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思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角度三 中华民国成立与孙中山其他的活动结合考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角度四 从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入手,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8.【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此题,首先要联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主张有哪些,再和现实相联系,第“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清贵族,而第小项“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中的异种指的也是满洲贵族,这两项都是适应当时社会背景的,满清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共同反对的对象,不推翻清朝,中国就不能走向独立富强,但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满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不应以“鞑虏”、“异种”等词语形容,而和的追求世界和中国民族平等的理念,直到今天仍试用当今社会,答案为c。9.【答案】d 【解析】【分析】当时的孙中山寄希望于得到外部资本主义国家和内部封建残余势力的支持,从而最终导致革命果实的丢失。故正确答案为d项。【点评】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给李鸿章,提出自己的改良主张,但上书未获成功。故选b。【点评】考查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11.【答案】a 【解析】【分析】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上书如石沉大海。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故选a。【点评】考查孙中山放弃改良12.【答案】b 【解析】【分析】临时约法颁布于1911年,即民国元年,在民国十一年之前;a、c、d三项都在1924年,都符合孙中山的一些列为挽救中华民国的努力。故选b。【点评】孙中山为挽救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包括1924年国民党“一大”。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中国华民国临时约法、国民党“一大”及其功绩等。13.【答案】a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结束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点评】考查辛亥革命历史意义14.【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孙中山的阶级立场和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综合分析,只有b项符合题意。【点评】考查孙中山的政治思想15.【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无论是反对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还是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都是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a、b两项说法不全面,孙中山一生为民主共和而奋斗,c项说法不符合他的主要革命目标,所以答案为d。【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要全面分析各个选项,切忌以偏概全。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主要观点:利用西方国家的生产与人力资源;发展实业关乎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须掌握发展实业的主权;发展实业事关中国存亡。(2)基本主张: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积极影响:有助于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3)时代价值:重视民生;集成创新中外经济思想。 【解析】【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孙中山利用(西方)机器,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注意材料信息,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材料二中“结合西方社会主义土地学说,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等信息。17.【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孙中山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二认为孙中山政治道德不高。(2)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为依据等。 【解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同依据材料一中“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归纳材料一观点,依据材料二中“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从“政治道德”的角度归纳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历史环境以及历史的史实从“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或者从“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及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为依据”等角度来归纳概括。【点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人物孙中山。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在纵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有阶段上的划分,从不从阶段上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横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空间信息技术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交互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照明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放文献的格式
- 2025年机器人技术员初级认证模拟题
- 2025年化学教师专业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动态音响的插入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师岗位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宠物护理师入门面试模拟题
- 2025年无人机飞手数据考试题
- 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申请表
- (2023版)电信智家工程师认证必备考试题库大全(含解析)-下(判断题汇总)
- 超高层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Q∕GDW 1131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