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1页
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2页
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3页
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4页
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程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道真县隆兴小学:刘维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远程资源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使教学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 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也为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远程资源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符合小学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动、爱说、好问等特点。所以,运用远程资源,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学习素材。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识多元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使地处偏远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广大农村教师“一张大嘴说古今,一支粉笔点春秋”的现状。当我们接触到远教优质教学光盘和卫星接收系统接收的优质教育资源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然而,又一个“悬念”也留给了教师,广大农村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将如何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因陋就简,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用活用好,充分地发挥远程资源教学的综合优势。一、借助图片资源,刺激学生感官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在农远资源里有很多图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资源中的图片直接加工展示给学生,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笔者借助图片资源制作成幻灯片,采取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并加深理解。比如:先打出小兴安岭的全貌幻灯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不同季节的具体特征。学生通过幻灯片,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使课堂较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将空洞的文字变成精美的动图片,使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利用这些丰富的图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二年级有一篇文章北京亮起来了,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北京夜景图。对于山区的孩子只凭想象,怎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呢?于是我收集了一组美丽的北京夜景图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不夜城“的形象立即进入学生的脑海,这样教学既直观形象,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不能自已,简单的资源利用,将单纯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的图画,将复杂的东西一下简单化了,这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借助音频资源,强化听觉感受 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朗朗上口的文字和幽雅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听觉的海洋,因为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 在农远资源里有许多和学科相关的音频资源,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适时从中选择,应用与课文配套的配乐,朗读录音,来补充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语言文字表达所不及的效果。尤其对普通话不理想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帮助。 如在教学雨一文时,先播放从资源库中录制的一段录音,那轰隆隆、哗啦拉、噼噼啪啪的雷雨声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惊异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都集中起来。紧接着出示一幅幅图片,学生随着教师的配乐朗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入情入境,很快知道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刚才还是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鸣;一会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窗外什么都看不清;一阵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池塘里水满了。这种融音乐、画面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受到大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视频资源,升华学生情感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刺激性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中,我运用flash课件导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整个课文内容就像播放动画片一样,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观看动画中,学生情绪高涨,从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到蜻蜓和萤火虫送它回家的过程,同学们都有深刻的体会。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中认识到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荷花一课通过“我”在荷花池畔欣赏到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幻觉,展示了自然美,表露了“我”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心情。教学时,借助从课程资源中下载的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多姿的荷花、茂密的荷叶、飘拂的柳枝、飞舞的蜻蜓和远处的山川以及近处清澈的池水。然后图文结合,让学生细细品味众多的白荷花从密密层层的荷叶中“冒出来”;荷叶“碧绿”,荷花“雪白”,莲蓬“嫩黄”,和谐美丽,多姿多彩。通过观察画面,品味文字,让学生变换角度去想象:“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神化的境界,这个境界是由于作者受到美的诱发而产生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段文字,单凭讲解很难达到目的。教学时,笔者放了一段配有音乐的录像,学生们看着看着,便进入了梦幻的荷花世界。这时,笔者轻轻一问:“你们在想什么?”学生们纷纷答道:“刚才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我好象在做梦”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想象也更加丰富。这样,通过资源的恰当应用,不但加快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还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四、借助文字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 例如在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环保知识,于是笔者就在远程教育资源上查到什么是大气污染、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什么是太阳黑洞、拯救地球等;又如上完向往奥运一文后,学生更是想了解奥运有关知识,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笔者让他们看到了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发展史、奥林匹克冠军录、 奥运在我身边等文字资料,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强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我国申奥的意义及申奥成功后全国人民高兴的心情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山区的学校,信息封闭,教学条件落后,加上孩子们阅历少,知识面狭窄,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而远程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我们山区的孩子终于能与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实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有关历史故事、名人、风景名胜的课文,这类课文可以借助多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拓宽学生眼界。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学生对周总理作出的贡献不了解,无法体会人们失去总理的悲痛。为此,我先带同学们阅读观看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了解人们爱戴周总理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观看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关送总理的场面的录像,学生对周总理的尊敬、爱戴、怀念之情尤然而生。由此可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远程教育资源拓展资料上和课文配套的习题精选、优秀作文等类的文章,经过自己的筛选打印,张贴于教室专栏,时时更新,让学生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窗口,以此来拓展学生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