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略读现代诗歌。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幻想和想望,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所以在教学时,应多注重诗歌的朗读,在读中去体悟诗歌的情感。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从童年的美好中升入中学时代,对理想的认识逐渐从幻想转变为不懈追求,所以对诗中“我”对海不懈的追寻有一定的体会,学生也能结合自身经历来理解本文蕴含的哲理。抓住这一共同点,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理解我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这节课的突破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蕴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做到读音准确,语气语调符合“我”的情感变化。 2、品析诗中重点词语,从而理解“山”与“海”蕴涵的意思,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 3、体会文中深刻的哲理。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做到读音准确,语气语调符合“我”的情感变化。2、品析诗中重点词语,从而理解“山”与“海”蕴涵的意思,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著名播音员齐越曾说:“听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的朗读,如果内容好,朗读又好,常常比看感受更深。所以在山的那边这篇现代诗歌我打算“少讲多读,少议多读”,“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文中深刻的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时候你们总是听父母讲故事,今天我们就自己来编一个小故事,老师先把故事开头告诉大家:从前有座山(ppt展示大山的图片,山里有个小孩子,每天吃不饱(图片),穿不暖(图片),没有宽敞的教室学习(图片)。有一天小孩儿伏在窗口面对着连绵的大山痴想(图片)。他在想什么呢?他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个故事编一个结局。生:(世界这么大,想出去看看山外面是什么-但走出大山是很艰难的,你故事中的主人公最后走出去了没?-努力走出去了,并且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师:好,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样一个故事,看看故事里的主人公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先一起来听听在山的那边。2、 读“山”与“海”1、 听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情感起伏,此时师板书题目和简笔画山)正音(痴想、凝成、喧腾、一瞬间,齐读)2、 自由朗读(选取喜欢的小节,自由朗读1分钟)3、 抽生朗读(选择喜欢的小节朗读)大概抽2个学生,并针对学生的读,请学生做点评,读得好,好在哪?不好,不好在哪?你试着读读。4、 合作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师点评:很不错,女同学们读出了我小时候对看海的心理变化,比较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男同学们也读出了我长大后追寻海的那种坚定与自信,比较理性一点。师:同学们从反复朗读中对本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去品味诗中的“山”和“海”。3、 品“山”与“海”师:(ppt显示痴想的图片)“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师: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山的那边是什么? 生:海(师板书)师:是的,山那边确实是海。那妈妈告诉我山那边是海之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同学们快速在第一部分勾画出能反映我心情的词语。生1:想望。妈妈告诉我山那边是海了后,我就怀着隐秘的想望,想去山那边看看海,对海充满了向往之情。(ppt显示向往图片,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很厉害的心理学家呀,连我这种不让人知道的想望都让你们察觉到了,有了对海的向往之后,我终于爬山了山顶,面对马上要见到的大海,我的心情肯定是怎样的?生:激动、兴奋。(ppt显示图片,板书)师:所以哪个词最能反映我的激动和兴奋?生:“终于”。师:但是,爬上山后我的反映是什么?生:我哭了,很失望,沮丧。(板书一个词)山那边还是山,还铁青着脸。师:“铁青着脸”除了写山的颜色,还代表着什么?生:我的心情不好,是沮丧的。师:对,我们经常说“一切景物皆情语”,我觉得山铁青着脸,说明此时我的心情是沮丧的。妈妈不是说山那边是海吗,为什么我的幻想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此时我又陷入了怎样的心情?生:困惑。(板书)师:所以小时候的我为了去看海就经历了从向往到激动到失望到困惑的心理变化,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变化,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节。生齐读第一节。师:有了困惑后,我就放弃了对海的追寻吗?-生:没有-师:而是很(自信、坚定)的去追寻。Ppt展示坚定图片。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表现我很坚定、自信的字或词,并小组讨论这些字或词是如何体现我的坚定自信的。(哪些词最能体现我的坚定、自信?)生:“扎”(板书)师:什么“扎”下深根?生:种子信念/理想。师:那为什么是“飘”来的呢?“飘”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生:轻飘飘,摇摆不定,就像蒲公英随风飘到某个地方一样,扎根不深。师:“很好,这个“飘”字说明,我小时候对理想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理想的认识越来越坚定、自信,所以最后理想是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还有哪些词体现了我的坚定和自信?生:“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ppt展示图片,板书)。师:对,虽然在追寻海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只要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师:你终会(一起读最后四句)生读:你终会(ppt图片,师此时板书“终会”)师:是什么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眼?-生:理想的实现。师:所以第二部分的“山”和“海”就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和海了,作者在这里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那这里的“山”和“海”象征着什么?生:“山”象征困难、挫折,“海”象征理想、信念。(师板书在山和海下面)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理解的很充分了,作者在这里用山的险峻,难以攀登来象征实现理想的困难,用大海的辽阔,壮美象征理想的远大及美好。所以“山”和“海”有了象征意义。4、 悟“山”与“海”师:那我们要从大山深处去见理想的这片大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的经历谈一谈。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板书)师:那你给我们谈谈你的生活经验。生1:生2:师: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重重困难,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你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们,但只要大家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去奋斗,有一天,你们也终会攀上这理想的新世界!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读诗的第二节。五、总结课堂:本课就上到这里,但希望同学们对理想的追求永不止息!下课。板书设计: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努力奋斗长大后:扎、又一次次、终会山困难、挫折海理想、信念小时候:向往、激动、沮丧、困惑教学反思:1、可以把朗读穿插在后面的分析中,让学生边理解课文边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广西柳州融安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面向社会招聘森林消防员1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23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进口食品电商平台运营模式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调味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 2025裁断机行业海外市场拓展策略与本土化运营研究报告
- 2025药用植物种植与采收环节质量控制与药材品质研究分析报告
- 2025药品研发领域创新药临床试验投资回报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2025药品研发行业创新药物及市场需求与产业政策影响研究报告
- 2025药品研发企业市场研究与发展路径与投资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药品临床试验行业市场供需特点及投资资源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新2025
- 2025消防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25年
- 制氧机项目可行性报告
- epc合作框架协议书
- 2025至2030偏光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头疗手法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路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 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规范
- 农业机械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燃气管道压接工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