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浉河区双井中心学校 何亚丽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板书) 孙权 劝学吕蒙 辞学就学鲁肃 大惊结友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三、课文研析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四、扩展训练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五、总结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