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doc_第1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doc_第2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doc_第3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doc_第4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舍人镇第二实验小学 张海鹰2011.3三八节的礼物一、活动主题的提出“三八”节要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你与妈妈或年长的女性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送给自己的妈妈一份小礼物。二、活动目标的定位1、知识目标:1) 知道“三八”节的来历。初步掌握一些查找的方法;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 了解女性在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尊重、谦让女性。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到社会去调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自治与领导能力。三、活动的内容:1、查找资料 :“三八”节的来历。2、实践活动:利用综合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结合狗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剪纸或折纸等。3、 交流汇报:自己亲自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做什么礼物。4、 进一步实践:为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还可以做什么。5、 活动延伸: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四、涉及学科:科学、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数学、品德与生活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指导法、调查研究法、演示法、激趣法、合作学习六、活动的实施步骤第一课时:查找与收集一 认识这个节日课前引入:1、思考:将要过的节日是“三八”节,你知道它的意义吗?2、各抒己见,要求: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调查所得。3、记录交流的结果;、引入主题: “三八”节的礼物、互相介绍:相互介绍“三八”的来历。可以从网上、书中查找。二 说说你最尊敬的女性(课间小调查)1 仔细想想看,你认为最亲近的是谁 心目中最漂亮的是谁 最可信任的是谁 最信任你的是谁 最离不开的是谁 最疼爱你的是谁 说说为什么? 最尊敬的是谁 最值得你学习的是谁 最值得做朋友的是谁 最值得(学生自行提议)2 以随机采访的形式,请大家说说你的答案。一小故事引导学生(幼儿园里,老师问所有的小朋友,大家说说看谁的妈妈最漂亮?,喧闹的教室一下静了下来),谁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在这个环节中使学生发现自己周围的女性是多么的可爱,发现亲人、家人、同学和朋友中洋溢着的温暖情感,油然而生要在节日中为妈妈、女同学或长辈做些什么的想法。三 设计我们的好想法“怎样表达我们的节日问候?”请学生出出好主义。1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互相学习。归纳礼物的种类,表现方式。2 形成小组,确定活动任务,明确个人分工。3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施计划的要点 礼物所需的各种材料收集的途径 观察的着眼点 力所能及的关心方式(事以小为主) 采访的方式及用语、记录四 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准备材料的准备、日常的观察、家务劳动的表现、身边的调查采访、形成呈现方式的各种素材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一 提出问题,我们的准备如何(小组汇报准备的情况)二 交流学习:1 日常观察的结果,说说自己的体会,用几句话表达一下。2家务劳动的收获,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妈妈有怎样的表情或语言?想一想为什么?3 汇报一下调查结果:每个关注点的具体数据,总结结果,发现怎样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将尊重爱戴女性的思想形象化、情感化。4讲解礼物的制作方法。A利用综合课的时间请学生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可结合狗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卡片,剪纸或折纸、泥塑等,举例讲解。B学生交流制作情况,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讲解一些实物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注意礼物的主题可有一定的引申寓意)建议送妈妈的礼物: 1. 自己做一朵大红花。2. 回家后,为妈妈冲一杯热茶。3. 自己的好成绩送给老师。 一张自制的母亲卡,一袋保健养身的补品,一顿自己下厨的美味晚餐,一次舒适惬意的旅一本她爱看的小说,一只她上街买菜时用的挎包等等。C 学生制作礼物,生生互学,小组交流合作。其它形式加以完善,成型,D作品展示 三 写出实践的感受,并请收到礼物的妈妈写一个评价。四 课程思考:我们怎样经常送给妈妈或长辈礼物呢?五 活动延伸:为妈妈或长辈、尊敬学习的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资料: 三八节的由来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评价标准:略。家乡的春节习俗一、案例题目:家乡的春节习俗二、活动主题设计:寒假刚刚结束,同学们还么有走出春节欢快的节日氛围。新春佳节是一年里第一个盛大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节日里有一些耐人寻味的风俗习惯是因地而异,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流向,又具有变异性,既在延续的过程中,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约束和受历史演变潮流的冲击而产生变异:一些习俗变化、甚至消失了,又生成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果我们不留心,那么这些这么有意思的过年习俗就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改变。济南本地有不少传统节日的风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这次我们选取了农历新年这个传统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新年习俗作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三、教育目标设计: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春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实施过程设计:1、准备阶段:成立学习活动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3个小组,选好组长:第一组:春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实施阶段第一步,按专题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函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探究记录表一:第一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组长组员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饮食习俗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体会附:第一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知道关于当地过年的贺年食品主要有哪些吗?2、您了解的当地的过年的饮食方面的习俗有哪些?3、您认为现在过年的饮食习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您是怎样看待这些改变的?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探究记录表二: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组长 组员探究主题家乡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体会附:第二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能说说家乡过年时衣着上的习俗吗?2、春节期间在言行举止上对人们有什么要求?3、您觉得现在过年在衣着、言行上跟以往有什么变化?4、您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探究记录表三: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组 长 组 长 探究主题春节的庆祝活动探究目的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主题附:第三组的访问记录表1、您知道家乡春节期间有什么庆祝活动上的习俗吗?2、您是如何庆祝春节的?3、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4、您觉得在春节的庆祝习俗上跟以往有哪些变化?5、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第二步: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第三步:整理信息,形成观点。3、总结阶段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五、活动成果展示: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作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贺年食品等展示出来(可供大家品尝)B、一学生扮演导游介绍其家乡春节饮食习俗。2、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A、展示调查结果(向同学们介绍习俗)B、演唱过年歌曲、相声表演拜年趣话3、春节的庆祝习俗调查小组A、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给其他同学们知识问答比赛)B、小品表演红包走进春天一、课题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其目的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它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春华秋实,四季更替,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学生享受着暖阳阳的春日、和煦的春风,学习着有关春天的课文,背诵着有关春季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他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他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于是,从多角度了解春天,走进春天这个课题确立了。二、课题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通过写观察日记、办手抄报、诗配画、等,多渠道的搜集、整理材料、汇报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春天的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认识春天、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逐步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三、活动方式调查、搜集资料、写观察日记、办手抄报、古诗配画、研讨交流。四、活动时间四-七周五、课题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了解春天利用综合实践课,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春天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1.你们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名称?(春令、春季、阳春三月、早春二月);2.给出“初春”、“仲春”、“暮春”三张卡片,请同学们按时间顺序排列;3.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春天有六个节气,看新华字典节气表4.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解释立春: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气温回升,农业生产应抓紧春耕准备。雨水: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逐渐增加。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春分:春天的一半过去了,白天、黑夜几乎一样长。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温暖,草木开始茂盛。这个节气开始的第一天叫“清明节”,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5.填空春天的雨叫(春雨),春天的风叫(春风),春天的太阳叫(春晖),春天的景色叫(春光)。6.选择练习下面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梅花、牡丹、玫瑰、杜鹃)你们还知道哪些春花?能说出一些描写花的词儿吗?(四小组竞赛)春天哪些树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柳树)春天,哪些小动物开始活动了?哪种鸟被称为“春天使者”?(燕子)7.感受春雨春雨很细很细,像什么?(牛毛、细丝、花针)春雨与夏天下暴雨有什么不同之处?(掉、落、倾盆大雨、飘、洒、织成又细又密的网)春雨飘洒下来的声音怎样的?(沙沙、淅淅沥沥、像蚕吃桑叶)你能连起来说说春雨是怎样的?第二阶段:寻找春天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开展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放风筝比赛活动等感受春天的变化。第三阶段:描绘春天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讲一讲发生在春天的事,议一议春天里暖暖的情。1.把在开展种植活动时的故事、点滴体会用文字描述出来,并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示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3.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4.用制作的开展“放风筝比赛、小风车转得快”等风力小玩具的比赛活动,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第四阶段:歌颂春天让同学们通过画一画春色,写一写美文,编一编小报,诵一诵诗词,唱一唱歌曲、歌谣等来赞颂和共享春天的美好。 (尽量安排1-2节课进行集中安排展示)1.开展一次汇报展示活动。活动中让孩子诵一诵自己创作的小诗,诵一诵前人留下的赞美春天的诗词;唱一唱春天的歌曲,唱一唱学生自创的童谣和前人留传的歌谣来赞美春天的美好。2.班里利用黑板报,开辟“春天的美”、“春天的情”“春天的画”三个展示园地,把学生跟随春天的足迹所发现、创造的最美好的作品展现出来,真切感受春天的美好。走进端午节一、活动主题的提出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感受传统文化。二、活动具体目标1学会用上网、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让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了解粽子的多种制作方法,并学会其中的一种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4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方法第一阶段(一)课题的提出由“今天早饭吃什么?”这一话题引出“端午节吃粽子”这个普遍知晓的常识。“你除了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外,还知道什么?还想了解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什么?”由这一问题将研究的课题深入。(二)如何来探究1根据问题回答(1)端午节的由来、故事。(2)端午节的习俗、饮食 。(3)端午节的诗词。(4)人们怎么过端午节的?回答。2讨论:怎么来解决探究内容?(1)上网查找有关资料(2)开展校园调查(3)除了上网、调查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资料? 可以通过看电视、听收音、看书、看报、向人打听3分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 。(分成两大组:查资料大组和调查大组,在此基础上将大组细化成六小组:查资料大组再分成上网小组、看电视小组、看书报小组和采访小组 调查大组分为两小组)(三)制定活动计划1在开展活动前需要有一个计划,确定每个组员在第一阶段的任务,确定活动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2小组讨论,共同制定第一阶段活动计划。3组员上台交流各组计划,组长予以指导:将个人分工明确(如:上网小组:xxx同学负责查找端午节的诗词这一资料)4全班交流帮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谁能给他出个金点子?谁能给他们小组提点建议?(四)设计活动表格1小组共同设计,完成各自活动记录表或调查表。2小组长上台展示、交流。3完成从草表到正表的填写。(五)阶段性评价第二阶段(一)查资料大组开展活动1看电视小组当天收看电视,搜集有关端午节的新闻报道,作好记录。2看书报小组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和各类报刊,作好内容摘录。3采访小组(1)设计好采访问题(2)回家询问身边熟悉的人,作好记录。(二)上网小组活动。1利用信息技术课,各小组成员按分工完成各自任务。(上网方法和技能由已经掌握的同学帮助操作生疏的同学)2其他同学上网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端午节的资料,要求人人会“复制”、“粘贴”在一个新建的文本文档中,并给文件命名。3每个同学将自己电脑的文档通过“网上邻居”发送到教师机上,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端午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