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修订 各项修订都定期地在 国际民航组织月刊 和每月出版的 国际民航组 织出版物和视听培训教材目录增补 中公布 本出版物持有者应进行核查 以下篇幅供记录修订之用 修订和更正记录 修订 编号 适用日期 换页日期 换页人 1 3 已编入本版 更正 编号颁发日期换页日期 换页人 附件 14 第 II 卷 iii 25 11 04 No 3 目录 页码 缩写和符号 手册 v 前言 vii 第 1 章 总则 1 1 1 定义 1 1 2 适用范围 2 1 3 共同参照系 2 1 3 1 水平参照系 2 1 3 2 垂直参照系 3 1 3 3 时间参照系 3 第 2 章 直升机场数据 4 2 1 航空数据 4 2 2 直升机场基准点 4 2 3 直升机场标高 5 2 4 直升机场的尺寸及有关资料 5 2 5 公布的距离 5 2 6 航空情报服务部门和直升机场当局间 的协调 6 第 3 章 物理特性 7 3 1 表面直升机场 7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7 直升机净空道 7 接地和离地区 7 安全区 8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 8 空中滑行道 9 空中穿越航线 9 机坪 10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与跑道或滑行道 之间的相对位置 10 3 2 高架直升机场 10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及接地和离地区 10 安全区 10 页码 3 3 直升机甲板 11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及接地和离地区 11 3 4 轮船甲板上的直升机场 11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及接地和离地区 11 第 4 章 障碍物的限制和移去 12 4 1 障碍物限制面和扇形区 12 进近面 12 过渡面 12 内水平面 13 锥形面 13 起飞爬升面 13 无障碍物扇形区 面 直升机 甲板 14 障碍物限制面 直升机甲板 14 4 2障碍物限制要求 14 表面直升机场 14 高架直升机场 15 直升机甲板 15 船上的直升机场 15 第 5 章 目视助航设备 32 5 1指示标 32 5 1 1 风向标 32 5 2标志和标志物 32 5 2 1 起货机作业区标志 32 5 2 2 直升机场识别标志 32 5 2 3 最大允许质量标志 33 5 2 4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标志 或标志物 34 5 2 5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号码标志 34 5 2 6 瞄准点标志 34 5 2 7 接地和离地区标志 36 5 2 8 接地标志 37 5 2 9 直升机场名称标志 37 5 2 10直升机甲板无障碍物 扇形面标志 37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25 11 04 No 3 iv 页码 5 2 11 滑行道标志 37 5 2 12 空中滑行道标志物 38 5 2 13 空中穿越航线标志物 38 5 3 灯光 40 5 3 1 概述 40 5 3 2 直升机场灯标 40 5 3 3 进近灯光系统 41 5 3 4 目视对准定线引导系统 41 5 3 5 目视进近坡度指示器 44 5 3 6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灯 47 5 3 7 瞄准点灯 47 5 3 8 接地和离地区灯光系统 48 5 3 9 起货机作业区的泛光照明 49 5 3 10 滑行道灯 50 页码 5 3 11标明障碍物的目视助航设备 50 5 3 12障碍物的泛光照明 50 第 6 章 直升机场服务 51 6 1 救援与消防 51 概述 51 提供保障的水平 51 灭火剂 51 救援设备 52 应答时间 52 附录 1 航空数据质量要求 53 附件 14 第 II 卷 v 9 11 95 缩写和符号 用于附件 14 第 II 卷 缩写 cd Candela 坎德拉 烛光 cm Centimeter 厘米 D Helicopter largest over all dimension 直升机最大全尺寸 FATO Final approach and take off area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ft Foot 英尺 HAPI Helicopter approach path indicator 直升机进近航道指 示器 Hz Hertz 赫兹 IMC Instrum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仪表气象条件 kg Kilogram 千克 km h Kilometre per hour 千米 时 kt Knot 海里 时 L Litre 升 LDAH Landing distance available 可用着陆距离 缩写 L min Litre per minute 升 分 m Metre 米 RD Diameter of the largest rotor 最大旋翼直径 RTODAH Rejected take off distance available 可用中断起飞距离 s Second 秒 TLOF Touchdown and lift off area 接地和离地区 TODAH Take off distance available 可用起飞距离 VMC Visu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目视气象条件 符号 Degree 度 Equals 等于 Percentage 百分比 Plus or minus 加或减 手册 与本附件的规范有关的 机场设计手册 Doc 9157 号文件 第 1 部分 跑道 第 2 部分 滑行道 停机坪和等待坪 第 3 部分 道面 第 4 部分 目视助航设备 第 5 部分 电气系统 机场规划手册 Doc 9184 号文件 第 1 部分 总体规划 第 2 部分 土地利用和环境控制 第 3 部分 咨询 建设服务指南 机场服务手册 Doc 9137 号文件 第 1 部分 救援与消防 第 2 部分 道面表面条件 第 3 部分 控制和减少鸟类 第 4 部分 雾的消除 第 5 部分 移去损坏的飞机 第 6 部分 障碍物的控制 第 7 部分 机场应急计划 第 8 部分 机场运行服务 第 9 部分 机场维护措施 直升机场手册 Doc 9261 号文件 短距起降机场手册 Doc 9150号文件 国际民航组织鸟害情报系统 IBIS 手册 Doc 9332号文 件 地面活动引导及控制系统 SMGCS 手册 Doc 9476号文 件 附件 14 第 II 卷 vii 9 11 95 前言 历史背景 机场标准和建议措施是理事会于 1951 年 5 月 29 日 依据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1944 年于芝加哥签署 第 37 条的规定首次通过的 并定为 公约 的附件 14 载 有这些标准和建议措施的文件现定为 公约 的附件 14 第 I 卷 一般来说 第 I 卷涉及机场的规划 设计和运 行 但并不专门适用于直升机场 因此 现正在推出包括直升机场规定的第 II 卷 在 航行委员会目视助航专门小组和航行委员会直升机运行 专门小组的帮助下 已经为制定涉及直升机场规划 设 计和运行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标准和建议措施提出各种建 议 表 A 列出本卷各项规定的出处 连同所涉及的主要 内容清单 以及理事会通过附件的日期 及其生效日期 和执行日期 缔约国的行动 通知差异 提请各缔约国注意 公约 第 38 条所 规定的义务 该义务要求各缔约国将其本国的规章和措 施与本附件及其任何修订中所载的国际标准之间的任何 差异通知本组织 如果通知这种差异对航行安全是重要 的 也请各缔约国将这种通知扩大到与本附件及其任何 修订中所载的建议措施之间的任何差异 此外 还请各 缔约国将随后可能出现的任何差异 或撤销前已通知的 任何差异随时通知本组织 本附件的每次修订一经通过 将立即向各缔约国发送一份关于通知差异的专门要求 除 公约 第 38 条规定的各缔约国的义务外 还 请各国注意附件 15 中关于通过航行情报服务公布其本 国的规章和措施与国际民航组织的有关标准和建议措施 之间的差异的规定 情报公布 根据本附件规定的标准和建议措施而 提供的影响航空器运行的设施 服务和程序 其建立 撤销和变更应根据附件 15 的规定予以通告和实施 附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 附件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但并不一定每个附件均具 有这些部分 这些部分的地位如下 1 组成附件文本的材料 a 标准和建议措施 根据 公约 规定由理事会 通过 其定义如下 标准 凡有关物理特性 构形 材料 性能 人员或程序的规范 其统一应用被认为对国际 航行的安全和正常是必需的 各缔约国将按照 公约 予以遵守 如不可能遵守时 则根据 第 38 条 必须通知理事会 建议措施 凡有关物理特性 构形 材料 性 能 人员或程序的规范 其统一应用被认为对 国际航行的安全 正常或效率是有利的 各缔 约国将力求按照 公约 予以遵守 b 附录 是理事会通过的标准和建议措施的一部 分 为了方便起见而单独组成的材料 c 定义 对标准和建议措施中使用的由于在字典 中找不到可接受的词义而不能自明其义的术语 所做的界定 定义本身并无独立地位 但构成 使用该术语的每一标准和建议措施的一个重要 部分 因为术语含义的改变会影响规范的内容 d 表和图 对一项标准或建议措施加以补充或说 明并在该标准或建议措施中提及的表和图 它 们是有关标准和建议措施的一部分 并与标准 或建议措施具有同等地位 2 经理事会批准的与标准和建议措施一起出版的 材料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25 11 04 No 3 viii a 前言 包括根据理事会的行动编写的历史性和 解释性材料 其中包括对基于 公约 和通过 的决议各国在应用标准和建议措施方面所承担 义务的解释 b 引言 由解释性的材料组成 列在附件的各部 分 章或节的开头 以帮助理解正文的应用 c 注 在正文的适当地方所加的注释 用以提供 与有关标准或建议措施相关的事实资料或参考 资料 但不构成标准或建议措施的一部分 d 附篇 包括对标准和建议措施加以补充 或对 实施标准和建议措施加以指导的材料 语言文字的选择 本附件是以英文 法文 俄文和西班牙文四种文字 通过的 要求每一缔约国从中选择一种文本直接使用或 译成其本国文字 以便在本国实施和用于 公约 规定 的其他用途 并相应地将此通知国际民航组织 编辑上的处理 为了一目了然地表明每条的地位 采用了下述做 法 标准 用细正体字 中文译本中用宋体字 译 者注 建议措施 用细斜体字 中文译本中用五号楷 体字 译者注 并冠以 建议 黑体 字样以表明 其地位 注 用细斜体字 中文译本中用楷体字 译者注 并冠以 注 字以表明其地位 在编写各项规范时 采用了以下做法 标准 使 用了关键词 必须 须 建议措施 则使用了关键词 应 该 应 本文件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与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附件 5 中规定的国际单位制相一致 在附件 5 中允许使 用的非国际单位制的替代单位置于基本单位之后的括号 内 当引用两种计量单位时 切不可认为这一对数值是 相等的和可以互换的 但可以推定 不论单独使用哪种 计量单位均能达到同等的安全水平 凡援引本文件中有编号和 或标题的部分时 均包括 该部分的所有各分节 前言 附件14 机场 ix 25 11 04 No 3 表 A 附件 14 第 II 卷的各次修订 修订 根据 内容 通过日期 生效日期 执行日期 第一版 航行委员会直升机运行专门小组 第四次会议 航行委员会目视助航 专门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和秘书处 物理特性 障碍物限制面 适用于目视气象条件的目视 助航设备 救援和消防服务 1990 3 9 1990 7 30 1990 11 15 1 第二版 航行委员会目视助航专门小组第 十二次会议和秘书处 标准大地测量参照系 WGS 84 易折性 直升机非精 密进近目视助航设施 目视对准定线引导系统 1995 3 13 1995 7 24 1995 11 9 2 航行委员会 航空数据库和世界大地测量系统垂直部分 1984 年 WGS 84 1997 3 21 1997 7 21 1997 11 6 3 航行委员会目视助航专门小组第 十四次会议和秘书处 日历 基准面 公历和障碍物的定义 共同参照系 直 升机场的尺寸及有关资料 接地和离地区灯光系统 附 录 1 航空数据质量要求 2004 2 27 2004 7 12 2004 11 25 附件 14 第 II 卷 1 25 11 04 No 3 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 第 1 章 总则 引言 本附件第 II 卷载有规定直升机场所应具 备的物理特性和障碍物限制面 以及直升机场上一般设 有的某些设施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标准和建议措施 规 范 这些规范并没有限制或控制航空器运行的意图 本卷中的规范修改或补充第 I 卷中的在适当情况也 适用于直升机场的部分 换言之 在某个特定问题为本 卷中一个规范的主题时 该规范将取代第 I 卷中有关该 特定问题的任何其他规范 在本卷中都是使用 直升机 场 这个词 但是这些规范也适用于在主要为定翼飞机 使用的机场中为直升机单独使用的地区 须予注意 有关直升机飞行操作的规定包含在附件 6 第 III 部分中 1 1 定义 用于本附件中的下列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附件 14 第 I 卷中包括了用于两卷中的那些术语的定义 精确度 估计值或测量值与真值相互一致的程度 注 对于测量的位置数据 精确度通常用偏离所述 位置的距离表达 在该距离范围内存在着真实位置点的 规定置信度 空中滑行道 在场面上划定的一条通道 供直升机 空中滑行时使用 空中穿越航线 在场面上划定的一条通道 供直升 机空中穿越时使用 日历 间隔的时间参照系 按一天划分来表达时间 位置 ISO 19108 所有 ISO 标准列在本章结尾 循环冗余校验 CRC 适用于数据的数字表达的 一种数学算法 这种算法可确保数据免于丢失或畸变 数据质量 提供的数据满足数据使用者在精确度 分辨率和完好性方面要求的置信程度或置信水平 基准面 任何参数或一组参数 可作为计算其他参 数的参照或基础 ISO 19104 公布的距离 直升机场 a 可用起飞距离 TODAH 公布的可供并适宜 直升机完成起飞的最后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加 上直升机净空道 如果设置 的长度 b 可用中断起飞距离 RTODAH 公布的可供 并适宜 1 类性能直升机完成中断起飞的最后进 近和起飞区的长度 c 可用着陆距离 LDAH 公布的可供并适宜直 升机从一个指定高度上完成着陆机动动作的最 后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加上任何附加区域的长 度 高架直升机场 位于陆地上高耸构筑物上的直升机 场 椭球高 大地高 沿椭球外表面垂直量至测量点 相对于参照椭球的高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FATO 一个划定的区域 在 其上空完成进近机动飞行的最后阶段至悬停或着陆 以 及在此处开始起飞机动飞行 如果 FATO 供 级性能直 升机使用 该划定区域还包括可用中断起飞区 大地基准 为确定本地参照系相对于全球参照系 标准的位置和方位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一组参数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25 11 04 No 3 2 大地水准面 与连续延伸至大陆的静止平均海平面 MSL 相一致的地球重力场等位面 注 由于受局部重力扰动 如风 潮汐 含盐浓度 潮流等 的作用 大地水准面呈不规则曲面 但任一点 的重力方向均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 大地水准面起伏 大地水准面高于 正 或低于 负 数学参照椭球的距离 注 根据世界大地测量系统 1984 WGS 84 定 义的椭球 WGS 84 椭球高与正高之间的差即为 WGS 84 大地水准面起伏 公历 1582 年开始采用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日历 用 来表达比儒略历更接近回归年的年份 ISO 19108 注 在公历中 平年有 365 天 闰年有 366 天 分 成十二个连续的月 直升机净空道 由主管当局管理的在陆地或水上划 定的区域 经选择或修整适宜供 1 类性能直升机在其上 空加速并到达规定的高度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 仅供直升机使用的地面滑行 道 直升机停机位 供停放直升机 并在预期进行空移 飞行时 供直升机接地及离地的航空器停机位 直升机甲板 位于飘浮或固定的近海构筑物上的直 升机场 直升机场 全部或部分供直升机进场 离场及地面 活动使用的机场或在建筑物上划定的区域 完整性 航空数据 确保航空数据及数据值产生 或颁布修订后 不发生丢失和畸变的程度 障碍物 位于航空器地面活动区域 或延伸超出用 于保护飞行中航空器规定的平面的所有固定 永久性或 临时性 和移动物体或其组成部分 正高 相对于大地水准面某一点的高 通常用 MSL 标高表示 安全区 直升机场上围绕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划定的 区域 除了航行目的所需的障碍物外没有其他障碍物 旨在减少直升机意外偏离最后进近和起飞区时遭受损坏 的危险 信标台磁偏角 校验甚高频全向信标电台时确定的 甚高频全向信标零度径向线与真北之间的角度差 表面直升机场 位于地面或水面上的直升机场 接地和离地区 TLOF 直升机接地或离地的一 个承重区 1 2 适用范围 1 2 1 本附件中有些规范的解释 明确要求有关当 局行使酌处权 作出决定或履行职责 在另一些规范中 虽未出现有关当局字样 但暗含了其义 在上述两种情 况下 无论需要作出什么决定或采取什么行动 都必须 由对直升机场有管辖权的国家负责 1 2 2 附件 14 第 II 卷中的规范必须适用于准备为 国际民用航空直升机使用的所有直升机场 附件 14 第 I 卷中的规范 在适当情况下也必须适用于这些直升机场 1 2 3 本卷凡提及颜色时 必须适用附件 14 第 I 卷 附录 1 中有关该颜色的规范 1 3 共同参照系 1 3 1 水平参照系 1 3 1 1 世界大地测量系统 1984 WGS 84 必 须被用做水平 大地测量 参照系 报告的航空地理坐 标 指示纬度和经度 必须按照 WGS 84 大地基准点表 示 注 有关 WGS 84 的全面指导材料载于 世界大 地测量系统 1984 WGS 84 手册 Doc 9674 号 文件 第1章 附件14 机场 3 25 11 04 No 3 1 3 2 垂直参照系 1 3 2 1 平均海平面 MSL 基准点给出了与重力 相关的高度 标高 与被称为大地水准面的关系 这些 基准点必须被用作垂直参照系 注 1 从全球来看 大地水准面最接近于平均海平 面 它被界定为地球重力场内与静止的平均海平面相重 合并连续向陆地延伸的等势面 注 2 与重力相关的高度 标高 又称为正高 而椭 球面上方各点的距离称为椭球高 1 3 3 时间参照系 1 3 3 1 公历和世界协调时 UTC 必须被用做时 间参照系 1 3 3 2 当使用一个不同的时间参照系时 必须在 航行资料汇编 概述 2 1 2 中说明 ISO 标准 19104 地理信息 术语 19108 地理信息 时间模式 6 11 97 No 2 4 附件 14 第 II 卷 第 2 章 直升机场数据 2 1 航空数据 2 1 1 确定和报告与直升机场有关的航空数据必须 符合附录 1 表 1 至表 5 所列的精确度和完整性的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既定的质量体系程序 航空数据精确度要 求建立在 95 的置信度水平上 在这一方面 必须确定 三种位置数据 测量点 例如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入口 计算点 根据已知的空间测量点即定位点计算 和公布 点 例如飞行情报区边缘点 注 有关质量体系的规范 见附件 15 第 3 章 2 1 2 各缔约国必须在从数据的测量 初始加工到 传给下一个拟订用户的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保证航空数 据的完整性 航空数据完整性要求必须根据数据讹误导 致的潜在危害和数据项所派的用途来确定 因此 必须 采用如下分类和数据完整性程度要求 a 关键数据 完整性程度 1 10 8 如使用讹误的 关键数据 航空器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受到严 重危及并可能发生灾难的概率高 b 基本数据 完整性程度 1 10 5 如使用讹误的 基本数据 航空器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受到严 重危及并可能发生灾难的概率低 c 常规数据 完整性程度 1 10 3 如使用讹误的 常规数据 航空器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受到严 重危及并可能发生灾难的概率极低 2 1 3 电子航空数据在储存或传输中的保护必须由 循环冗余检验 CRC 进行全面监控 为保护上述 2 1 2 中的关键和基本航空数据的完整性程度 必须分别应用 32 比特或 24 比特 CRC 算法 2 1 4 建议 为了保护上述 2 1 2 中的常规航空数据 的完整性程度 应采用 16 比特 CRC 算法 注 关于航空数据质量要求 精确度 分辨率 完 整性 保护和可追溯性 的指导材料 见 世界大地测 量系统 1984 WGS 84 手册 Doc 9674 号文件 关于附录 1 有关航空数据精确度和完整性规定的辅助材 料 见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文件 Do 201A 和题为 航 空情报的行业要求 的欧洲民用航空设备组织文件 ED 77 2 1 5 必须根据世界大地测量系统 1984 WGS 84 大地测量基准点确定指示经 纬度的地理坐 标并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查出那些已通过数学方式 转换为 WGS 84 坐标但其初始实地测量的精确度未达到 附录 1 表 1 要求的地理坐标 2 1 6 实地测量的精确度等级必须保证根据附录 1 各表所示的适当参照系 最终产生的供飞行各阶段使用 的航行数据在最大允许偏差之内 2 1 7 除了直升机场在特定地面测量点的标高 相 对于平均海平面 外 还须确定附录 1 所示的这些位置 的大地水准面起伏 相对于 WGS 84 椭球面 并通报航 空情报服务机构 注 1 适当参照系是指一个能使 WGS 84 在某直升 机场实现 并将所有坐标数据都与之关联起来的参照系 注 2 管理 WGS 84 坐标发布的规范 见附件 4 第 2 章和附件 15 第 3 章 2 2 直升机场基准点 2 2 1 直升机场不设置在机场内时必须设置一个直 升机场基准点 注 直升机场设置在机场内时 所设立的机场基准 点供机场和直升机场共用 2 2 2 直升机场基准点必须位于接近原始的或规划 的直升机场的几何中心 在首次设定后一般必须保持不变 2 2 3 直升机场基准点的位置必须以度 分 秒的 第2章 附件14 机场 5 25 11 04 No 3 精度测定并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2 3 直升机场标高 2 3 1 直升机场标高和直升机场标高位置的大地水 准面起伏必须以二分之一米或英尺的精度测定 并通报 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2 3 2 供国际民用航空使用的直升机场 接地和离 地区的标高和 或每一最终进近入口和起飞区 在适当情 况下 的标高必须以如下精度测定 并通报航空情报服 务机构 非精密进近 二分之一米或英尺 精密进近 四分之一米或英尺 注 大地水准面起伏必须根据适当的坐标系统测量 2 4 直升机场的尺寸及有关资料 2 4 1 对直升机场所具备的每项设施 必须酌情测 定或说明下列资料 a 直升机场类型 表面 高架或直升机甲板 b 接地和离地区 尺寸 精确到米或英尺 坡度 表面类型 以吨 1 000 kg 计的承载强 度 c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FATO 类型 真向 精 确到一度的百分之一 识别号码 在适用情况 下 长度 宽度 精确到米或英尺 坡度 表 面类型 d 安全区 长度 宽度和表面类型 e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 空中滑行道和空中穿越航 线 编号 宽度 表面类型 f 机坪 表面类型 直升机停机位 g 净空道 长度 地面纵剖面 h 用于进近程序的目视助航设备 FATO TLOF 滑行道和机坪的标志和灯光 i 仪表着陆系统航向信标台和下滑航道或微波着 陆系统方位角和仰角天线相对于有关 TLOF 或 FATO 端的距离 准确到米或英尺 2 4 2 接地和离地区和 或每一最终进近的入口和 起飞区 在适当情况下 的几何中心的地理坐标必须以 度 分 秒和百分之一秒的精度测定 并通报航空情报 服务机构 2 4 3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 空中滑行道和空中穿越 航线相应的中线点的地理坐标必须以度 分 秒和百分 之一秒的精度测定 并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2 4 4 每个直升机停机位的地理坐标必须以度 分 秒和百分之一秒的精度测定 并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2 4 5 地区 2 直升机场边界以内的部分 和地区 3 内的障碍物的地理坐标必须以度 分 秒和十分之一秒 的精度测定 并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此外 障碍物 的顶端标高 类型 标志和灯光 如果设有的话 必须 通报航空情报服务机构 注 1 障碍物数据采集面的图形说明和用于识别地 区 2 和地区 3 内障碍物的标准见附件 15 附录 8 注 2 附录 5 对地区 2 和地区 3 内障碍物数据的确 定提出了要求 注 3 附件 15 的 10 6 1 2 对自 2010 年 11 月 18 日起 根据地区2和地区3的规范提供障碍物数据作出了规定 通过为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预先进行适当的规划将促 进这一规定的执行 2 5 公布的距离 在恰当的情况下 必须公布直升机场的下列距离 精 确到米或英尺 a 可用起飞距离 b 可用中断起飞距离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25 11 04 No 3 6 c 可用着陆距离 2 6 航空情报服务部门和直升机场 当局间的协调 2 6 1 为保证航空情报服务机构取得资料使其能提 供最新的飞行前情报并满足飞行中的情报需要 航空情 报服务部门和负责直升机场服务的直升机场当局之间必 须商定以最短时间向负责的航空情报服务机构通报 a 直升机场状况资料 b 其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各类设施 服务和助航设 备的运行状态 c 认为对运行重要的任何其他资料 2 6 2 在改变空中航行系统之前 负责此类变更的 部门必须适当考虑到航空情报服务部门准备 制作及发 布相关材料所需的时间 为保证及时把资料提供给航空 情报服务部门 要求有关部门之间应紧密协作 2 6 3 特别重要的是 影响航图和 或计算机导航系 统航空情报的变化 根据附件15第6章和附录4的规定 计算机导航系统应得到航空情报管理和控制 AIRAC 系统的通知 在将原始资料 数据提交航行情报服务部门 时 负责的直升机场服务部门必须遵守除 14 天邮寄时间 外的国际上预先约定的航空情报管理和控制生效日期规 定 2 6 4 负责向航空情报服务部门提供原始航空资料 数据的直升机服务部门提供航空资料 数据时必须考虑 到本附件附录 1 规定的航空数据的精确度和完整性要 求 注 1 发布航空通告和雪情通告的规范 见附件 15 第 5 章附录 6 和附录 2 注 2 航空情报管理和控制情报至少在航空情报管 理和控制生效之前 42 天由航行情报服务机构发布 以便 在生效日期前至少 28 天到达使用者手中 注 3 国际上预先约定的间隔 28 天的航空情报管理 和控制通用生效日期时间表 包括 1997 年 11 月 6 日 和对使用航空情报管理和控制的指导材料载于 航空情 报服务手册 Doc 8126 号文件 第 2 章 2 6 附件 14 第 II 卷 7 9 11 95 第 3 章 物理特性 3 1 表面直升机场 注 下列规范适用于地面直升机场 另有规定者除 外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3 1 1 表面直升机场必须至少提供一个最后进近和 起飞区 FATO 注 FATO 可位于或接近升降带或滑行带上 3 1 2 FATO 的尺寸必须是 a 对准备供 1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场 按 照直升机飞行手册中的规定 除了在没有宽度 规定的情况下 其宽度必须不小于该直升机场 准备为之服务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 宽中较大者的 1 5 倍 b 对准备供 1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水面直升机 场 按照上述 a 的规定 再加上 10 c 对准备供 2 类性能和 3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 升机场 有足够的尺寸和形状 以致能在该区 域内画出一个直径不小于该直升机场准备为之 服务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宽中较大 者的 1 5 倍的圆 d 对准备供 2 类性能和 3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水 面直升机场 要有足够的尺寸和形状 以致能 在该区域内画出一个直径不小于该直升机场准 备为之服务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宽 中较大者的 2 倍的圆 注 当决定 FATO 的尺寸时 可能需要考虑诸如海 拔和温度等当地条件 这方面的指导材料载于 直升机 场手册 中 3 1 3 FATO 上任何方向的总坡度不得超过 3 FATO 的任何部分的局部坡度不得超过 a 对准备供1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场 5 b 对准备供 2 类性能和 3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 升机场 7 3 1 4 FATO 的表面必须 a 能抵抗旋翼下吹气流的影响 b 没有对直升机的起飞或着陆产生不利影响的不 平整现象 c 具有承受 1 类性能直升机中断起飞时的承载强 度 3 1 5 建议 FATO 应提供地面效应 直升机净空道 3 1 6 当有必要提供直升机净空道时 净空道必须 位于可用中断起飞区逆风端之外 3 1 7 建议 直升机净空道的宽度应不小于相应的 安全区的宽度 3 1 8 建议 直升机净空道的地面应不突出于 3 升 坡的一个平面 该平面底边是一条位于 FATO 的周围的水 平线 3 1 9 建议 位于直升机净空道上可能对空中的直 升机造成危险的物体应被认为是障碍物 应予移去 接地和离地区 3 1 10 直升机场必须至少提供一个接地和离地区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9 11 95 8 注 接地和离地区可位于亦可不位于 FATO 内 3 1 11 接地和离地区 TLOF 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以致能包含一个直径为该区域准备为之服务的最大直升 机的起落架长度或宽度两者中较大者的 1 5 倍的圆 注 接地和离地区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3 1 12 接地和离地区必须有足够的坡度 以防止在 该区域积水 但在任何方向的坡度不得超过 2 3 1 13 接地和离地区必须能承受该区准备为之服 务的直升机的交通 安全区 3 1 14 在 FATO 周围必须设有安全区 3 1 15 围绕准备在目视气象条件 VMC 下使用 的FATO的安全区必须从FATO的四周向外延伸至少3 m 或该区准备为之服务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宽 中较大者的 0 25 倍的距离 3 1 16 围绕准备在仪表气象条件 IMC 下供直升 机运行使用的 FATO 的安全区必须延伸 a 横向 从中心线向两侧至少各 45 m 的距离 b 纵向 FATO 的端部向外至少 60 m 的距离 注 见图 3 1 3 1 17 在安全区内不允许存在固定的物体 但因其 功能必须位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除外 在直升机运行期 间 安全区内不允许有可移动的物体 3 1 18 因其功能必须位于安全区内的物体 当位于 FATO 的边缘时 其高度不得超过 25 cm 亦不得超出以 FATO 边缘 25 cm 高度为底线 从 FATO 边缘向上向外坡 度为 5 的平面 3 1 19 安全区的表面不得超过从 FATO 的边缘向 外 4 的升坡 3 1 20 安全区的表面必须加以处理 以防止旋翼下 吹产生飘动杂物 3 1 21 与 FATO 相接的安全区的表面必须与 FATO 的表面相连接 并且能够承受该直升机场准备为之服务 的直升机 而不致使直升机受到结构损伤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 注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是用以使轮式起落架的直升 机在自身动力下进行表面活动 附件 14 第 I 卷中所包含 的有关滑行道 滑行道道肩和滑行带的规定在作以下修 改后同样适用于直升机场 当一条滑行道准备既供定翼 飞机也供直升机使用时 将对关于滑行道和直升机地面 滑行道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将采用更为严格的要求 3 1 22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的宽度必须不小于 直升机主起落架间距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宽度 4 5 m 7 5 m 4 5 m 6 m 10 5 m 6 m 10 m 15 m 10 m 20 m 直升机净空道 安全区 中断起飞区 图 3 1 仪表 FATO 的安全区 第3章 附件14 机场 9 9 11 95 3 1 23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与另一直升机地面滑行 道 空中滑行道 物体或直升机停机位之间的间距必须 不小于表 3 1 中所规定的相应尺寸 3 1 24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的纵坡不得超过 3 3 1 25 建议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应能承受该直升机 地面滑行道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的交通 3 1 26 建议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应设置道肩 从直 升机地面滑行道的两侧对称地各延展至少该直升机地面 滑行道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的最大全宽的一半 3 1 27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及其道肩必须能迅速排 水 但直升机地面滑行道的横坡不得超过 2 3 1 28 建议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道肩的表面应能抵 抗旋翼下吹的影响 空中滑行道 注 空中滑行道是用以使直升机在地面以上通常与 地面效应相联系的高度上并以小于 37 km h 20 kt 的地 速进行活动 3 1 29 空中滑行道的宽度至少必须为该空中滑行 道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的最大全宽的 2 倍 3 1 30 空中滑行道的表面必须 a 能抵抗旋翼下吹的影响 b 适合于紧急着陆 3 1 31 建议 空中滑行道的表面应提供地面效应 3 1 32 建议 空中滑行道表面的横坡应不超过 10 纵坡不超过 7 在任何情况下 坡度都不应超过 空中滑行道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的坡度着陆限制 3 1 33 空中滑行道与另一空中滑行道 直升机地面 滑行道 物体或直升机停机位之间的间距必须不小于表 3 1 中的相应尺寸 空中穿越航线 注 空中穿越航线是用以使直升机在地面以上通常 不超过 30 m 100 ft 的高度上并以超过 37 km h 20 kt 的地速进行活动 3 1 34 空中穿越航线的宽度必须不小于 a RD 的 7 0 倍 当空中穿越航线准备仅供日间使 用时 b RD 的 10 0 倍 当空中穿越航线准备供夜间使 用时 其中 RD 为该空中穿越航线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 的最大旋翼的直径 3 1 35 空中穿越航线的中线方向的任何变动必须 不超过 120 并且必须设计得不需要小于 270 m 的转 弯半径 表 3 1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与空中滑行道的间距 用当旋翼在转动中的直升机的最大全宽的倍数表示 设施 直升机 地面滑行道 空中滑行道 物体 直升机 停机位 直升机 地面滑行道 2 边到边 4 中线到中线 1 边到物体 2 边到边 空中滑行道 4 中线到中线 4 中线到中线 11 2 中线到物体 4 中线到边 附件14 机场 第II卷 9 11 95 10 注 旨在对空中穿越航线进行选择 以便作为一项 最低限度要求使在自动旋转着陆或一发失效着陆时对地 面或水面上的人员造成的伤害 或对财产造成的损失降 低到最小限度 机坪 注 附件 14 第 I 卷第 3 章中所包含的对机坪的规范 在作下述修改后同样适用于直升机场 3 1 36 直升机停机位上任何方向的坡度不得超过 2 3 1 37 使用直升机停机位的直升机与物体或另一 停机位上的任何航空器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该停机 位准备为之服务的直升机的最大全宽的一半 注 当要为同时悬浮操作提供条件时 应采用表 3 1 中规定的两条空中滑行道之间的间距 3 1 38 直升机停机位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使其包含 一个直径至少为该停机位准备为之服务的最大直升机的 最大全尺寸的圆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与跑道 或滑行道之间的相对位置 3 1 39 在 FATO 邻近跑道或滑行道且同时采用目 视气象条件操作时 跑道或滑行道边线与 FATO 边线之 间的间距不得小于表 3 2 中所列的相应尺寸 表 3 2 FATO 的最小间距 如果飞机质量和 或 直升机质量为 FATO 边线与跑道边线或 滑行道边线之间的距离 2 720 kg 60 m 2 720 kg 5 760 kg 120 m 5 760 kg 100 000 kg 180 m 100 000 kg 250 m 3 1 40 建议 FATO 不应 a 邻近喷气发动机气流可能产生强湍流的滑行道 交叉处或等待位置 或 b 邻近可能存在有机尾涡流的地方 3 2 高架直升机场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及接地和离地区 注 在高架直升机场上 假设 FATO 及接地和离地 区是相重合的 3 2 1 高架的直升机场必须至少提供一个 FATO 3 2 2 FATO 的尺寸必须是 a 对准备供 1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场 按 照直升机飞行手册的规定 除了在没有宽度规 定的情况下 其宽度必须不小于该直升机场准 备为之服务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宽 中较大者的 1 5 倍 b 对准备供 2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场 有足 够的尺寸和形状 以致能在该区域内画出一个直 径不小于该直升机场准备为之服务的最长 最宽 的直升机的全长 全宽中较大者的 1 5 倍的圆 3 2 3 建议 高架直升机场的坡度要求应符合 3 1 3 中所规定的表面直升机场的坡度要求 3 2 4 FATO 必须能承受该直升机场准备为之服务 的直升机的交通 设计中必须考虑由于人员 雪 货物 加油设施 消防设备等的存在而产生的附加荷载 注 对高架直升机场结构设计的指导材料 见 直 升机场手册 安全区 3 2 5 在 FATO 周围必须设有安全区 第3章 附件14 机场 11 9 11 95 3 2 6 安全区必须从 FATO 的周围向外延伸至少 3 m 或准备使用该高架直升机场的最长 最宽的直升机的 全长 全宽中较大者的 0 25 倍的距离 3 2 7 在安全区内不允许有固定的物体 但因其功 能必须位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除外 在直升机运行期间 安全区内不允许有可移动的物体 3 2 8 因其功能必须位于安全区内的物体 当位于 FATO 的边缘时 其高度不得超过 25 cm 亦不得超出以 FATO 边缘 25 cm 高度为底线 从 FATO 边缘向上向外坡 度为 5 的平面 3 2 9 安全区的表面不得超过从 FATO 的边缘向外 4 的升坡 3 2 10 与 FATO 相邻的安全区的表面必须与 FATO 的表面相连接 并且能够承受该直升机场准备为之服务 的直升机 而不致使直升机受到结构损伤 3 3 直升机甲板 注 下列规范适用于位于从事诸如采矿 研究或施 工一类活动的结构物上的直升机甲板 轮船甲板上的直 升机场的规定见 3 4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及接地和离地区 注 在直升机甲板上 假设 FATO 与接地和离地区 是相重合的 有关气流方向和湍流 主要风向的风速以 及由燃气涡轮发动机排气或火焰辐射热产生的高温对 FATO 位置的影响 见 直升机场手册 3 3 1 直升机甲板必须至少提供一个 FATO 3 3 2 FATO 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但是对于单旋翼 直升机或者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 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使其所包含的区域能画出一个直径不小于该直升机甲板 准备为之服务的最大直升机的 D 的 1 0 倍的圆 此处 D 是旋翼旋转时直升机的最大尺寸 3 3 3 在准备供纵列式主旋翼直升机进行全方位着 陆时 FATO 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使其所包含的区域能 画出一个直径不小于前排后排并排旋翼距离的 0 9 倍的 圆 当不能满足这些规定时 FATO 可以是长方形的 其短边不小于 0 75 D 长边不小于 0 9 D 但是在这个长 方形内 只允许在 0 9 D 尺寸的方向进行双向着陆 3 3 4 在 FATO 的边缘的周围不允许有固定的物 体 但因其功能必须位于此处的易折物体除外 3 3 5 因其功能必须位于 FATO 边缘的物体的高度 不得超过 25 cm 3 3 6 FATO 的表面必须对于直升机和人都是抗滑 的 并且有坡度以防液体聚积 当直升机甲板呈格栅形 式时 下甲板的设计必须使得地面效应不会减小 注 有关使 FATO 的表面抗滑的指导材料载于 直 升机场手册 中 3 4 轮船甲板上的直升机场 3 4 1 当直升机运行区设置在船头或船尾或者专门 建在船体结构之上时 它们必须被视为直升机甲板 并 适用 3 3 中所规定的标准 最后进近和起飞区 及接地和离地区 注 在位于轮船上其他区域的直升机场上 假设 FATO 及接地和离地区是相重合的 有关气流方向和湍 流 主要风向的风速以及由燃气涡轮发动机排气或火焰 辐射热产生的高温对 FATO 位置的影响 见 直升机场 手册 3 4 2 轮船甲板上的直升机场必须至少提供一个 FATO 3 4 3 轮船甲板上的直升机场的 FATO 必须是圆形 的 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使其直径不小于该直升机场准 备为之服务的最大直升机的 D 的 1 0 倍 此处 D 是旋翼 旋转时直升机的最大尺寸 3 4 4 FATO 的表面必须对直升机和人员都是抗滑 的 9 11 95 12 附件 14 第 II 卷 第 4 章 障碍物的限制和移去 注 本章中各规范的目的是规定在直升机场周围保 持无障碍物的空域 使准备使用该直升机场的直升机能 够安全运行 并防止因机场周围障碍物增多而使直升机 场无法使用 其办法是规定一系列障碍物限制面 用以 规定物体可以突出空域的限制 4 1 障碍物限制面和扇形区 进近面 4 1 1 说明 一个倾斜的平面或者几个平面的组 合 从安全区的端部以斜坡向上 并以通过 FATO 的中 心的直线为中心 注 见图 4 1 4 1 2 特性 进近面的界限必须由下列各边组成 a 一条内边 水平 长度等于规定的 FATO 的最 小宽度加安全区 垂直于进近面的中心线并位 于安全区外边上 b 两条侧边 以内边的两端为起点并且 1 对非精密进近的 FATO 从包含 FATO 的中 心线的垂直面按规定的比率均匀地向外散 开 2 对精密进近的 FATO 从包含 FATO 中心线 的垂直面按规定的比率均匀地向外散开到 FATO 上的规定高度 然后按规定的比率 均匀地向外散开到规定的最终宽度 并以 这个宽度延伸到剩下的进近面长度 c 一条外边 水平 垂直于进近面的中心线 在 FATO 标高以上一个规定高度 4 1 3 内边的标高必须是安全区内边与进近面中心 线的交点的标高 4 1 4 进近面的坡度必须在包含该面中心线的垂直 面内度量 注 对于供 2 类性能和 3 类性能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 场 旨在对进近航道进行选择 以便能够进行安全迫降或 在一发失效的情况下着陆 从而作为一项最低限度要求使 对地面或水面上的人员造成的伤害或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减 至最小 对迫降区的规定是期望对直升机所载运的人员的 伤害危险减至最小 直升机场所服务的最关键的直升机机 型和环境条件将是确定这种区域适用性的因素 过渡面 4 1 5 说明 沿着安全区边缘和部分进近面边缘向 上和向外倾斜到内水平面或者一个预定高度的一个复合 面 注 见图 4 1 4 1 6 特性 过渡面的界限必须由下列各边组成 a 一条底边 从进近面侧边与内水平面相交处开 始 或当不设内水平面时从底边以上的一个指 定高度开始 沿进近面的侧边向下延伸至进近 面内边 再从该处沿安全区边缘全长 与 FATO 中心线平行 b 一条顶边 位于内水平面的平面上 或当不设 内水平面时位于底边以上的一个指定高度上 4 1 7 底边上一点的标高必须是 a 沿进近面的侧边 等于该点所在进近面的 标高 b 沿安全区 等于对着该点的 FATO 中心线 的标高 注 由于 b 的规定 如果 FATO 的纵断面是曲线 第4章 附件14 机场 13 9 11 95 则沿安全区的过渡面将是一个曲面 如果 FATO 的纵断 面是直线 则该过渡面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装修材料供应与能源效率提升合同
- 2025年校园书店租赁合同:学生阅读空间经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商务办公空间租赁转租协议书(甲级写字楼版)
- 2025年生物制药研发合作项目收益分配合同
- 生态农业温室设施升级改造-高性能窗户与节水灌溉工程合同
- 2025年生物制药研发与临床转化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网络安全漏洞排查及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庐江遴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协议书范本
- 考中医执照试题及答案
- 《月下过小修净绿堂试吴客所饷松萝茶》赏析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水箱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0858-2007玻璃容器用重量法测定容量试验方法
- 纪委案件审理课件教材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辽宁大学学生手册
-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师说一等奖优秀课件师说优质课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