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运动生理学.doc_第1页
2005年运动生理学.doc_第2页
2005年运动生理学.doc_第3页
2005年运动生理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 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个 1.5分,共30分)1.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元 ( A)。A 合成或储存; B 分解或动员; C 转变; D 运输(胰岛素促进全身组织的葡萄糖的利用,并使葡萄糖合成糖原和转变为脂肪,另一方面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最终降低血糖。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存储,使血中游离脂肪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2.人体维持姿势的肌肉收缩近于(A )收缩。A 等长; B 等张; C 等动; D 离心(肌肉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称为等长收缩,要保持一定体位,某些肌肉就必须做等长收缩。)3.食物的热价是指(A )。A l克食物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B 体外燃烧l克食物释放的热量;C 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D 氧化l克食物,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C)。A 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 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C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 参与细胞免疫(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酸碱度。)5.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C )。A 安静心率; B 6O; C 年龄; D 1006.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比称为(C )。A 氧脉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力贮备7.正常人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应为(C)。A 83%肺通气量; B 83%最大通气量;C 83%肺活量; D 83%最大吸氧量(正常人最大呼气时,第1,2,3秒呼出的气量分别占肺活量的83%,96%,99%。其中第一秒的意义最大)8.通常人们认为( C)是其它素质的基础。A 速度; B 耐力; C 力量; D 灵敏与柔韧(人体所有的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运动持续的时间长短有赖于力量的大小,良好的力量素质还可以维持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9.比赛或训练前,做准各活动可以(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便之达到适宜水平。A 提高; B 降低; C 调节; D 抑制10.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C )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A 环境变化; B 体育科学; C 体育运动; D 运动医学11.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中,(A )的传入冲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 视觉; B 听觉; C 位觉; D 本体感觉12.自动化的动作是由大脑皮质(A )部位所完成的动作。A 兴奋性最适宜的; B 兴奋性较低的;C 被抑制的; D 兴奋性较高的(凡是已经巩固的动作可以由皮质被抑制的区域和兴奋较低的区域来完成。这时在有相应的刺激出现时就刻板式地产生以前所形成的反射活动,是由大脑皮质上兴奋性低落和不适宜的部分实现的。)13.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B )。A 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增高; B 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C 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增高; D 收缩压增高,舒张压证常14.衡量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是(B )。A 吸氧量; B 最大吸氧量; C 肺通气量; D 肺活量 15.久居高原人群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度比一般人( B)。A 明显下降; B 明显增加; C 相似; D 变化较小(久居高原的人血浆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加,所以血液粘稠度升高。)16.静息电位的大小主要取抉于( C)。A膜对K 的通透性; B膜对N 的通透性;C膜两侧K 的浓度差; D膜对K 的通透性和K 的浓度差(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不均衡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是细胞能够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17.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后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离子是( D)A K; B Na; C Cl; D Ca18.按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缩短时( B)。A 暗带长度减少,H区不变 B 明带长度减少,H区变小C 暗带长度不变,H区不变 D 明带及暗带长度均缩小收缩时A(暗)带不变,I(明)带和H带变窄19.内环境是指(B )。A体液;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血浆20.呼吸商是指(D )。A O 容积/CO 容积; B CO 容积/ O 容积;C 0 分压/CO 分压; D 以上都不对(呼吸商=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填“是”,错误的填“非”(每题13分,共30分)1.一切活组织都具有兴奋性。(B )2.肌肉进行收缩、舒张的最基本的机能单位是肌细胞。(B )肌小节3.血浆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A)4.正常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OmmHg,舒张压为608OmmHg。( A)5.心纳素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B )降血压,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血压下降6.由于呼吸肌具有自动节律佳,使平静呼吸能有节律性进行。(A )7.在运动中所需要的ATP分别由两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B )三种,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8.体温是来自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所转变的热能。( A)9.甲状腺素能引起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A )10.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憋觉到动作微细变化,能提高了。(A )11.人体内植物性机能惰性比躯体性机能惰性大。( A)12.当人乘电梯上升时,会使囊斑的毛细胞兴奋。(A )13.在运动中情绪过度紧张可使瞳孔扩大,这是由于交感神经作用的结果。( A )14.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A )15.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A)16.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B)增加心率17.儿童少年朋肉的成分随年龄增加,有机物和无机盐减少,水分增多。( B)18.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B )19.在体操跳马推马时,若头部位置不当,不会影响落地后身体的稳定性。(B )20.不同的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都相同。( B)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儿童骨韶的特点是弹性好,韧性大,不容易(骨折 ),但易(变形 )。2.在剧烈运动中出现的热痉挛主要是因为 (水 )和 (无机盐 )的丢失以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3.面临此赛的规模越大,离比赛的时间越近时,赛前的机能变化就越( 大)4.运动开始后,人的工作效率有个邀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 )。5.屈肌进行离心收缩之后再进行向心收缩的练习,叫做( )6.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酵解供能的能力、( 缓冲乳酸能力)细胞耐受酸的能力。7.机体内埋在肌肉、肌健和关节囊中有各种感受器,统称为( )。8.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 )和(肌紧张 )。9.内分泌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称(酶 )。10.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 )轴对强烈刺激进行抵抗和应答。11.运动性蛋白尿的特点是(生理性的 )。12.气体运输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13.吸气时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气体进入肺内。14.血小板具有( 粘附)和( 聚积)功能。15.脊髓鞘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 )式传导。16.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 外周静脉)压。四、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6分)1.基础心率2.运动性疲劳3.前庭机能稳定性4.身体素质5.假性贫血6.突触7.运动单位8.氧饱和度五、问答题 (共44分) 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10分)2.试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分化阶段的表现、生理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2分)3.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12分)4.在赛前状态时,人体有哪些机能变化?(10分)名词解释基础心率:为清晨起床前空腹心率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前庭机能稳定性:前庭器官在身体或头在空间做直线或旋转运动的过度刺激下产生位觉并诱发许多反射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性能。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功能能力。假性贫血:由血液稀释造成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突触:神经细胞的一种特化连接,神经递质信号分子可通过此连接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运动单位: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氧饱和度:指氧合血红蛋白对有效血红蛋白的容积比问答题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原因有肌纤维形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纤维的数量,直径和排列方向):面积越大,力量就越大肌肉结缔组织(肌纤维膜,韧带和肌腱)肌肉长度:长度越长,肌小结越多,收缩时缩短程度和产生力量越大。肌纤维类型:肌肉中快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和数量百分组成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磷酸原系统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后天可训练因素有肌肉的横断面积和收缩能力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心肺功能肌纤维类型2试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分化阶段的表现,生理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泛化过程:表现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而且很费力。生理特点为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分化过程:表现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消失但尚不稳定。生理特点为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教师应特备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巩固过程:表现为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出现自动化。生理特点为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3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对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可使心肌纤维增粗,毛细血管增多,心肌的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心肌增厚,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脏的体积和容积增大,为心脏长时间有力的收缩提供了条件。运动性心动过缓可使运动训练者安静时的心率较常人缓慢,心率储备增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在运动量相等的情况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都比一般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