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之歌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读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首先我们浪之歌。二、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画家。曾留学法国,后长期侨居美国,直到逝世,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与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是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朦胧中的祖国等。其作品多以“美”和“爱”为主题,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3、 生字词预习检查。执拗(ni):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qio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ku):赠送(礼品)。 真谛(d):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cuc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qi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xi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哎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听朗读并思考。1. 浪”在文中唱出了怎样的歌? 学生探究讨论: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2. “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学生探究讨论: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3. 这首诗仅仅写浪对岸的爱情吗?这首诗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探究讨论: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四、再次朗读,探究语言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段或一句认真品读,自选角度(如人称、修辞、谴词用语等),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浪的形象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探究讨论:语言特点: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 人的灵性,想象新奇。大量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排比运用,增强抒情性。3、成语、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4、押韵,朗朗上口。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模仿创作:在这两首散文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