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的翻译观.doc_第1页
庞德的翻译观.doc_第2页
庞德的翻译观.doc_第3页
庞德的翻译观.doc_第4页
庞德的翻译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庞德的翻译观摘 要: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乃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对英语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解析庞德的翻译理论和分析华夏集的译例,一窥他的创意翻译法,让大家领略不同于中国国内传统的翻译方法,并让读者认识到庞德的翻译作品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翻译本身。关键词:庞德;翻译观念;创意翻译法;中国古典诗歌埃兹拉?庞德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集诗人、批评家与翻译家于一身。埃兹拉?庞德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他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不但很好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而且恰当地将中国诗学精髓用之于发展英语现代诗歌,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创意翻译法。虽然庞德的诗学和翻译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很深,但国内对其诗学和译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甚至有不少人将庞德的翻译看作是劣质翻译品,本文试对庞德的翻译理论初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让庞德的翻译理论和译作在中国能够得到中肯的评价。一、20世纪的翻译理论介绍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译论主要是围绕“直译”与“意译”展开,20世纪朝着哲学、语言学和文化三个主要方向发展。庞德翻译理论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预示着翻译理论从语言学范式到文化范式的发展方向。二、庞德的翻译理论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创意翻译,而他的创意翻译又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庞德1934年提出“通过翻译批评”的观点。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批评。但与维多利亚翻译家“翻译即批评”的观点不同的是,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庞德与维多利亚时期翻译理论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庞德不再现原诗的所有特征,无论其特征是理想还是不理想。”(apter,1984:106)庞德认为,翻译家不应着力重现原文所有的特征,而应向读者“展示原文的宝藏”,即展示原文的本质特征,展示原文独特的品质,哪怕是损失其他的品质,以传达原作者的思想意识及原作整体的美学效果。这就是他所说的“阐释性翻译”。(二)翻译是独立于原作的创作对庞德来说,除了“阐释性翻译”以外,还有“另一种翻译”。“有时译者显然是在创作新诗”,走出旧的逻辑,回到当代,通过译语文化的主流诗学或译者的诗学进行调适。这样,翻译就被视作改写,译作独立于原作,在译语文化中赋予了新的意义。(三)翻译是对原作的语势转移庞德翻译理论是建立在语势观的基础上的。语势观是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决定着翻译家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家在翻译中作最关注的是词语中蕴涵的势而非意义,这样翻译家就从屈从于原作者的地位中走出来,走进原作寻找原作者的意图及“艺术家、雕刻家或书法家,一个模造词语的人”(gentzler,1993:37)的意义。三、庞德的译作鉴赏下面通过细致分析庞德的译作华夏集中一篇译文,阐述庞德的翻译原则,让大家体会到庞德的翻译观及其翻译过程的特殊性,从而领会庞德翻译理论的意义及其翻译艺术性。庞德翻译的一首李白的著名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突出的表现了庞德的创意翻译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故人西辞黄鹤楼, 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烟花三月下扬州,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孤帆远影碧空尽,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惟见长江天际流。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pound,2003:257)在这首诗中,李白用“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流”这些生动的意象来表明时节和送友的背景,借景抒情。虽然庞德没有译出原诗以“烟花三月”指暮春时节繁花似锦的扬州烟花之意,但却注重表现了该诗的整体离愁别绪和为衬托这种主题而设置的充满诗意的背景江上的“烟花(薄雾)”茫茫,离人和远帆模糊在天际,长江水滔滔川流不息。译文完整保留了汉诗原作所蕴涵的诗情画意,表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特色诗中有画(黄鹤楼、孤帆、碧、空、长江),“画”中有情。在措辞上,译文有几处创意表现:“第一,用汉字烟花(smoke-flowers)二字直译,突出烟花带给读者的感受(友人远离,心情惆怅,视线模糊),照应到了原诗的意象特征;第二,用blur一词连接烟花(the smoke-flowers)和长江(the river),意象清晰,同时在情感表达上,blur一词暗示了此情此景中离人之情、之怨、之泪;第三,用blot(弄污)作动词连接long sail和far sky,巧妙地为西方读者引喻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山水画法。”(王贵明,2005:24)此译文将中国古诗这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特点表现得很充分。无疑,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忠实。总而言之,庞德的“创意翻译法”是一种兼合了诗歌特征分析和翻译(意译或仿译)手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庞德的翻译理论为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和实践铺设了一条多元化开放式的发展之路,对整个20世纪翻译理论与语言学、哲学、文化学关联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