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随堂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随堂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随堂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随堂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随堂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随堂作业练双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知识点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下列作品体现了秦朝官方字体的是()答案:a解析:根据几种字体的特征可知,泰山刻石为小篆,是秦统一文字后采取的字体,a正确;曹全碑是汉隶,颜勤礼碑是楷书,兰亭序是行书,b、c、d三项皆排除,故答案为a。2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的艺术门类是()a汉字b中国书法 c中国画 d中国戏剧答案:b解析:汉字不是艺术,a错误;由“无图的画”可知c错误;由“无行的舞”“无声的乐”可排除d。答案为b。3下列有关楷书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隶书衍生而来,始于东汉,盛于唐代,通行至今b笔画简约,结构严整,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c艺术性和实用价值均高于其他书体d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楷书书法中的名作答案:a解析:笔画简约、艺术性强是草书的特点,行书才是最活跃的书体,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4下图为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其字体属于()a篆书 b隶书c楷书 d行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对书法字体的相关叙述可得出篆书特点是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楷书的特点是结构形体严整;隶书的特点是扁平、工整、精巧;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图片中的文字兼具楷书和草书的放纵,故应为行书。据此可排除a、b、c三项。5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认为:“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法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劲”。这表明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之一是()a统治者对书法的偏爱b人才选拔制度的推动c书法家艺术修养的提高d士大夫审美标准的转变答案:b知识点二笔墨丹青中国画6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到了东汉,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这表明汉代 ()a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 b士大夫是绘画创作的主体c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 d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反映了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d正确;“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延伸过度,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d。7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社会思潮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答案:b8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能够佐证“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的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王羲之的兰亭序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颜真卿的祭姪文稿a b c d答案:a解析:能够佐证“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即选出能够代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作品。符合题目要求,而是唐朝文艺作品。故答案为a。9在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猜猜猜”环节中,主持人要求嘉宾根据关键信息猜出答案。主持人关键信息为:人物画重大发展;传统画风与外来风格争相辉映;山水画开始独立;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请问这是哪个时期的绘画特征?嘉宾的正确回答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人物画获得重大发展,如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隋唐时期绘画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送子天王图等;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山水画的开端,此后山水画成为独立的重要画种;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更是盛极一时。故答案为b。10右面为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上有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正是对他愤懑、抑郁、孤独、凄凉情感的体现。根据材料可知,此画属于()a文人写意画b文人工笔画c民间风俗画d山水风景画答案:a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特别是文人画中的写意画更能体现这种风貌。题中诗文和画作都符合这一特征。故答案为a。知识点三京剧的出现11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载:“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史上俗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收获从此以后,俗文学便以矫健的雄姿活跃在文坛艺苑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元杂剧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有 ()关汉卿施耐庵马致远汤显祖a b c d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关汉卿、马致远是元杂剧大家,而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故答案为c。12走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代表在宫廷或是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小说 b戏曲c说书 d绘画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所叙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它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舞台上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起来,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能体现这种特征,皆排除。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类书法作品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请回答:(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苏轼既是书法家,又是大文学家,指出其最擅长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概述其写作风格。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宋代。(2)特点: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唐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草书、楷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书法理论日益成熟。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原因:魏晋时期: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当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轨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3)宋词。风格: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开创者,他把怀古、感旧、游记、说理等题材,都纳入词的抒写范围。他以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半坡等遗址的陶文商代甲骨文材料二:北宋晴峦萧寺图北宋清明上河图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3)材料三中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答案:(1)现象: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