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思维差异 目录 01 02 03 引言 差异的具体内容 思维方式的不同 造成差异的原因 第一章 引言 01 鱼塘记忆实验 研究者们开发了更贴近生活的实验场景 让日本人和美国人观察一幅鱼塘图30秒 接下来闭上眼睛回忆并描述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画面的时候 日本与美国的参与者使用了明显不同的方式 日本人更倾向于描述整幅场景包括背景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 鱼往哪个方向游 而美国人更倾向于描述物体本身 例如 鱼的类型 02 绘画实验 研究者召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绘画实验 美国学生和来自东亚的留学生参与了这项实验 研究者对绘画的时间 纸张的大小 横竖版面 和内容 要求至少有一栋房子 一棵树 一条河 一个人以及一条地平线 进行了控制 结果发现绘画风格存在显著的区别 并且东亚学生的水平线高度显著高于美国同学 第二章 差异的具体内容 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 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中西方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所经历的社会制度不同及其它因素 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01 圆形思维与直线型思维 RobertKaplan 1966 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 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 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中国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 天人合一 追求物我不分 万物有情 天人同体同德的 圆满 境界 所以中国人在说话 写文章的时候 把思想发散出去了还要收回来 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 例如 汉语的螺旋式结构 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 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 讲究 起 承 转 合 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西方 西方宇宙观主张 天人相分 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 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 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 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 并且说话人的立场应保持一贯 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 例如 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 通常包含四个部分 导入 主题 支撑 结论 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 即主题句 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 最后得出结论 整个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表达的思想要做到与语义直接相关 要用一定的连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 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02 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 将它的各种属性 方面 联系等结合起来 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成分 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 方面 联系等区分开来 壹 贰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 互相影响 互相对应 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 特点 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 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 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 人和自然 精神和物质 现象和本质 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 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 从已知推导未知 象解析几何题那样 一丝不苟地论证 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特点 步步为营 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 其缺点在于太过孤立 片面地看待事物 缺乏想象力 中医的显著特征是注重整体性 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明五脏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 例如 可以通过按摩左手腕附近的内关穴和右胫的足三里穴的办法治疗失眠 此外 中医还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 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 人体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西医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 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 针对人体出问题的部分对症下药 立竿见影 并且擅长手术 切除出问题的部分或是更换新的组织 例子 医学上的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经验性思维与逻辑实证性思维 03 胃疼时的饮品 壹 贰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1 以经验为基础 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 沟通人与人 人与物 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 2 中国哲学讲求实用 中了悟而不重实证 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 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 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 理性和思辨的色彩 1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的成分 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 利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2 近代西方哲学家们从对主体世界确定性质的探索 到主体思维确定性质的考察 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 依赖理性的力量 以实证或思辨为武器力求回答我们如何认识 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 到了19世纪 康德以批评理性的精神 全面探索科学以及形而上学能够成立和存在的条件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 用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理论对现象世界本质的可知性 重新架起了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之间彼此过渡 转化的桥梁 逻辑实证性思维是对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原因的精心探索与深入挖掘 我们应求取原因的知识 因为我们只能说明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 例子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04 壹 贰 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 1 善于打比喻 在中国文学史中 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文章不胜枚举 二十四诗品 中则用人格形象来类比文学艺术的风貌 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用二十四种人格形象表达出来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形象思维的重视 2 抽象思维在中国则很不发达 逻辑一词是由严复从英语logic翻译过来的 由于当时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所以采用音译 中国逻辑学的不发达可见一斑 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 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发达 在欧美文化中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多体现了这些原理 三段论推理的运用成为西方人思维的基石 此外 西方人抽象思维发达在对事物的定义上也有体现 较之于形象思维的下定义 抽象思维往往更加清晰 概括 孔子在 论语 为政 里这样阐释智慧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而亚里士多德则这样解释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老子的 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 声音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也 与赫拉克利特的 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 所以把它分成两半时 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 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相同的 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则更为抽象 概括 例子 意会思维与直观思维 05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常常有意会性 比较含蓄 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直观性 坦率直白 壹 贰 感情表达方式不同 例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 表现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爱情 这与西方人的直接表露截然不同 因而西方人看过之后可能会觉得困惑不解 而我们中国人会很欣赏这种美 再如 中国人对亲人的爱意一般是通过行动表达的 这种方式间接而含蓄 而西方则不同 西方人会很直白地向亲人表明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文学艺术方面 中国人重视意境 西方人则重视意象 例如 中国的水墨画注重意境的描述 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 使欣赏者产生共鸣 也就是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 转化 升华 呈现出情景交融 虚实统一的美感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而西方的绘画 特别是西方早期的油画 是非常客观地描绘实物 注重的是意象 第三章 造成差异的原因 01 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春秋战国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地主和自耕农 个体劳作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在这种农业社会中 人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 进而悟出了 万物一体 天人合一 的意识 把自然人化 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 家国同构 的政治制度 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 不喜欢坚持个人的权利 这种 农业文明性格 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 求同求稳 以 和为贵 忍为高 为处世原则 西方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 其手工业 商业 航海业发展很快 这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 气象 几何 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 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 到了近代 西方试验科学迅速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组织性 科学性 民主性的陶冶 公平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 竞争精神 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 这种 工业文明性格 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以独立 自由 平等为处世原则 02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同时 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 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 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喜欢 以史为镜 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 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 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 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性能中级维修电工及技能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考时事政治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宁化护理笔试题及答案
- 老年俱乐部管理办法
- 舆论引导员管理办法
- 计时工退出管理办法
- 贷款利息优惠管理办法
- 人防在建工程管理办法
- 中央加强教师管理办法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9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乘法练习
- 2025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 疗养协议合同
- 保险行业组织发展
- 人工智能在财务预测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解读
-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
-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
- 针灸理疗院感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水库巡查基本知识
- 2025年中国人寿:养老险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