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各阶段训练任务.doc_第1页
柔道各阶段训练任务.doc_第2页
柔道各阶段训练任务.doc_第3页
柔道各阶段训练任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儿童组教学训练任务(1012岁以下)目标培养团结、互助、俭朴、守纪、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以及对参加柔道运动训练的兴趣与爱好训练任务身体素质1、 力量:应有计划地进行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练习,多以克服自身体重或小负荷进行力量训练。练习应以动力性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及憋气动作,快速完成练习,发展肌肉快速用力的能力。2、 速度:应把握儿童速度自然发展趋势,并以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为主。3、 耐力:此年龄段应以系统的有氧耐力训练为主,并切实打好一般耐力的训练基础,促使心血管、呼吸系统形态机能得到改善和良好地生长发育。4、 柔韧: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在12岁以前应使柔韧素质得到良好地发展。5、 灵敏:此年龄期间可发展与灵敏素质有关的掌握动作的能力、平衡能力、反应能力与观察能力等。技术1、 基本常识:柔道服的正确着法与腰带的规范系法及柔道服的正确折叠方法。2、 礼节(立礼、坐礼)3、 基本技术:站架(高低站架)及手法、步法;各种“受身”(倒地方法);寝技中的专项辅助练习;基本功(如“走空”等徒手练习);可有计划地选择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技术动作,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寝技中的绞技、关节技在此年龄组中应禁止。战术初步掌握手法与步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协调配合心理智能1、 培养儿童在训练中的注意力及克服拍摔、怕痛的心理障碍2、 加强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模仿能力思想教育与理论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优秀柔道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周训练课次业余体校省市体育运动学校4556每次课持续时间(时)111.5月训练日(天)16202024年训练日(天)172215215258训练内容比重(%)身体素质60%60%技术30%30%战术心理、智能5%5%思想教育与理论5%5%年测验次数24(可采用游戏形式进行)二、少年组教学训练任务(1315岁以下)目标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树立事业心训练任务身体素质1、 力量:应以发展全身肌肉力量为主,培养正确的用力姿势和能力,可采用中小强度的负重量,尽可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以提高速度力量。女子应注重肩带肌、上肢肌、腹肌、骨盆肌等薄弱环节肌肉力量的训练。2速度: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可运用多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女子应注意发展反应能力和肌肉快速力量,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3、耐力:14岁以前仍以一般耐力训练为主,促使心脏容积增大,提高心脏功能。15岁时可逐渐开始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女子在月经期不宜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耐力训练。4、柔韧:12岁前应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此年龄段应继续坚持训练,以保持较好的柔韧素质。5、灵敏:可结合柔道专项要求,发展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技术技术训练必须在全面、实用、熟练、规范、准确上,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并逐步提高少年运动员在进攻、反攻、防守中的感知觉(跤感)能力战术逐步培养并掌握“散手摔”的技术风格心理智能1、培养柔道运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心理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心理品质,以保证正常地参加训练与比赛。2、 培养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在训练及比赛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与理论有计划地系统讲解柔道竞赛规则,向少年进行勤奋与刻苦的思想教育周训练课次业余体校省市体育运动学校6768每次课持续时间(时)1.51.52月训练日(天)25272528年训练日(天)265270265280训练内容比重(%)身体素质35%(全面身体训练60%)技术50%战术5%心理、智能5%思想教育与理论5%年测验与比赛次数2446三、青年组教学训练任务(1618岁以下)目标培养为柔道事业献身的精神及为国争光的荣誉感训练任务身体素质力量:应以发展最大力量为主,尤其是对柔道专项起重要作用的肌肉群的最大力量。可逐渐加大运动负荷至最大负荷重量,促使肌肉体积增大,以提高最大力量及促进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的发展。女子也应逐步进行最大力量的训练。2、速度:主要任务是提高柔道专项所必须具备的反应、动作及移动的速度素质。在采用极限速度和动作幅度完成练习时,应注重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及规范化,并调整好负荷。女子应加强发展反应能力、肌肉快速力量和移动速度的练习。3、耐力:经过少年时期多年的有氧耐力训练,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年龄段可加强无氧耐力的训练。决定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关键是负荷强度,负荷强度越大,机体无氧代谢的比例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训练持续时间。女子月经期间要适当减少运动量和运动时间。4、柔韧:在已获得较好柔韧发展的基础上,应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并使柔韧素质保持“柔而不软、韧而不僵”。练习时应注意防止肌肉弹性受到损伤。5、灵敏:重点发展在柔道专项中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迅速、协调、准确、自如地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技术结合个人特点,因人制宜地抓好左右两边“得意技”的设计与训练;技术训练应在全面、快速、实用、熟练、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在技术上没有致命的薄弱环节。战术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及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继续强化并完善“散手摔“的技术风格。心理智能培养青年运动员树立在训练及比赛中的良好动机,、正确态度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思想教育与理论加强对竞赛规则的全面理解与运用周训练课次业余体校省市体育运动学校810912每次课持续时间(时)22.52.53月训练日(天)27282829年训练日(天)280300290300训练内容比重(%)身体素质35%(全面身体训练40%)技术50%战术10%心理、智能5%思想教育与理论5%年测验与比赛次数4668柔道项目基本特点1、 项目特点 柔道项目是根据摔倒对方或是抱压住对方得分而评定胜负,或者应用关节技、焦技制服对方而直接取胜。柔道比赛时一个运动强度极大的非周期性过程,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或瞬间最大强度发挥出自己的各种运动水平。柔道比赛的平均节奏频率在15s至4min之间,运动员的工作心率在180230b/min,属次最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和柔韧性对柔道运动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因此,训练需要适应现代柔道运动员的发展特点,在训练内容安排上突出体能的力量速度与力量耐力训练。2、 供能特点 柔道项目每场比赛时间女子为4min,男子为5min,它要求运动员在45min内能多次发动进攻,在瞬间完成复杂的技术动作,动作形式以相持用力和快速施技相互交替变化,中间没有一定的间歇,所以运动强度非常大。从一场柔道比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析,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酵解系统,而运动员的各种突然快速动作的能量供给则依靠磷酸原系统。因此,柔道运动的供能系统主要是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为主,但由于整场比赛时间为45min,加时赛无时间限制,所以又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地有氧代谢能力。3、 形态特点 柔道项目属技能类、直接身体对抗的项目,身体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是其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柔道运动员具有身材宽厚,围度大,上肢长、下肢稍短的特点,躯干与普通人无显著差别。围度大,身体充实度就大,说明肌肉发达、力量大,而肩较宽正是发展躯干及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