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意,了解作者袁宏道及写景小品文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过程与方法: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且通过学习这篇小品文认识到只有冲破种种限制,扩大视野,才能发现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美。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2.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春天是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季节,然而不同阅历、不同心境的人对春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出一个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的世界;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却发出一片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那么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春天图画呢?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2写作背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于是他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课堂上请学生宣读,然后由教师补充有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状况,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三、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1听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气势、韵味、节奏及停顿,并正音正字。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尽情感悟文章。3自由朗读结束后,出示需学生着重掌握的字词。(字词及解释用大屏幕展示)冻风时作:作,起。土膏微润:膏,肥沃。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泉而茗者:茗,茶。这里名词用作动词,品茶。未之知:不知道这情况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4理清结构,把握内容。(1)齐读课文,在大脑中再现美丽的春景画面。并用笔在文中圈出作者描绘了哪些景。(2)学生齐读课文并圈画后,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山柳麦人鸟鱼(4)作者这样写是抓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的,这属于对点的描写,除了分写,作者还进行了总体的描绘,即是对面的描写。文中哪一句是对景物的总写?指名学生回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四、精读课文,美景追踪1结合阅读体验,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提示:可以从语言特色、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赏析)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提示在语句旁边写上理由(即旁批)。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每人大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及所写的旁批)。小组汇总后,推选一位同学发言。其余小组进行补充。(品析语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以学生自学、学生互动交流、朗读为主,师生互动、教师指导为辅,尽可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写旁批、小组讨论。说说读读讲讲,在学生赏析感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适当深入,引导他们总结方法“授之以渔”。)2在赏景的基础上,归纳写景技法。(作者如何写景?)如果学生对语言的品析做得到位、充分,写景技法的总结就省时自然。这里的写景由学生自己归纳并相互补充,教师最多是提示或补充。然后用大屏幕展示写景技法及句例,这些内容可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因是教案,放此备用:(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 “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这说明冬寒犹在。 “天稍和”“高柳夹堤,土膏微润”,这说明春天刚降临人间。“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波色”已明,但又不是通透贼亮,一个“始”,一个“乍”,写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把初春之“波色”叙写得恰如其分,突出了初春的特点,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写“柳条”不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盛春之景,而是“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初春之景不写而境界全出,写出了初春柳枝初展的神韵。“麦田浅鬣寸许”,写刚从土里钻出头来的麦芽,麦苗破土出芽的情景,“浅”“寸”准确而生动。就连设喻时,也牢牢扣住初春的特点。用“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比喻“春水”,一个“新”字,一个“乍”字,不正好对应“初春”之“初”吗?用“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春山”,用美女新妆比喻春山之新绿,正合了初春之景。(2)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然后再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采用空间顺序,由面到点,由远及近。(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白描: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极为简练单纯的笔法将其勾勒出来。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水的清亮便凸显出来。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四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笔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拟人:把景物拟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也便于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进作者的感情色彩。我们来看作者对鸟和鱼的描写:“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这首先是因为作者心头荡漾着春天的喜悦。比喻: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写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用“倩女之XC造字2.TIF,JZ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积雪融化后的山峦,这两个比喻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显出春光的明媚动人。“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4)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情融于景。本文写了不同环境中作者的两种不同情感。作为“城居者”,整个冬天蜗居斗室之中,室外飞沙走石,欲出不得。景物描写中,愁苦烦闷之心可见一斑。来到郊野,看到明媚春光,长期的压抑一时得以解脱,自然一切都是新的、美的,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生机,具有了人情人态,充满了喜悦的色彩。 作者在写景中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如“若脱笼之鹄”“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等句。补充: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满井游记描绘的是哪个季节?明确:春季。2.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明确:水山柳麦人鸟鱼二、巩固理解1文章名为“游记”,为何下笔不写游,而写不得游?明确: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文章开篇反其道而行之,宕开一笔,背面傅粉。以“出不得”,引起人们对出游的关注。2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这句话有何特点?明确:这句话简洁而准确地点明了游记的时间廿二日,地点:满井。3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这句话是从哪个角度描绘满井的?有何特征?明确:这是满井鸟瞰。只用十二个字,就凝练、洒脱、富于感情色彩的把春景勾勒出来。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笼子中飞出来的天鹅。寥寥数语,就完成了面的描绘。三、齐读课文,体会情感,感悟人生哲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要在文中表达什么感情?在文中何处可以见得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文句,并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学生速读课文后,找出主旨句,齐读主旨句,轮流谈理解,教师明确并引导体会。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参考示例:这一句既高度概括了一、二段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 ”,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人生哲理。(联系作者的意趣和生平来理解) 2理解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的内涵。学生齐读末段,画出要理解的句子。教师提问:同学们,作者在文末点明寄情于山水的意趣,用以收束全文,那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并引导体会。参考示例:作者重在抒写“性灵”,此句表明自己和庸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鸟鱼都成了他的知己。四、阅读拓展,鉴赏比较1学生小组展示有关写春的诗句,教师展示补充,引导学生积累。 2本单元的几篇散文都属游记,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本文与其他散文的不同。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如小石潭记借景抒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岳阳楼记借景抒忧国忧民之情;醉翁亭记抒发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五、小结作者以清新流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满井游记是一个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游记散文,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而本文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这是老师需要着力的。这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是体现袁宏道个性化抒情风格的代表作。文章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景,白描、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老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体会作者游览时的欢快心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语言的品析。因为是八年级下学期,学生无论是逻辑理解能力、注意力,还是文言文的基础与语感都较七年级好,故这一环节以学生自己赏析及相互交流为主,教师给予赏析角度和方法,辅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看影子猜动物英语课堂游戏
- CN120203828A 全口义齿制造方法及全口义齿
- 老年人安全移动课件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知识点+10大题型+过关测)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新七年级数学专项提升
- 酸菜知识培训内容摘要
- 镗工高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探索与表达规律 预习练(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任务型阅读专练20篇(附答案)
- 配音课件app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前模拟必刷卷01(含答案)
-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审核报告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氢退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学习解读
- 江西省防雷减灾白皮书 (2024年)
- 2025年新疆风力发电市场调查报告
-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实践路径
- 2025年江西遂川县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布袋除尘器吊装方案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装修公司全包装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