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路难教案一、导入:提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不能不提到唐诗;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说起李白。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也在寻李白,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是的,李白爱月,他“举杯邀明月”;李白爱剑,他“仗剑走天涯”;李白爱酒,他“嗜酒见天真”;李白爱诗,他“斗酒诗百篇”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豪迈洒脱的李白,如今他却深深叹了一口气“行路难”!二、出示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诗歌2、体会作者情感三、感知诗歌师:同学们平时学诗都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生:字词的读音解释;节奏停顿重音;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感情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用两个字总结就是:读和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品字品词品佳句,读诗读人读自我”请同学们放声读文,初步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指名朗读,找两名同学稍作评价。2.听名家朗读,试比较一下自己读的和名家朗读的不同之处,取其精华!3.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指名读。讨论读的声情并茂同学的亮点,让其他同学仿读。4.全班同学齐读。四、品读诗歌师:同学们读的有进步,读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历程。这首诗歌确实写得一波三折,其实读李白的诗歌要在花间一壶酒时,要在举杯邀明月时,在意气风发时,在愁苦无助时,让我们在朗读时蓄积力量,让我们在朗读中读懂诗人的心理!我想这样的心灵碰撞,这样的去体味,这样的去揣读,应该是别有一番洞天吧。师:我们诗歌的题目是行路难,那么他到底难在哪里呢?从文中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师解释: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六大长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气势雄伟,作者选择这两个意象,准备横渡穿越,说明作者的志向远大,但是能顺利地横渡穿越吗?生:不能师:为什么呢?生:冰塞川,雪满山师:他的志向如此远大,可道路却如此艰难,看来他的理想一时难以实现,这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壮志难酬,那么此时的李白,心情怎样呢?生:伤心失落,苦闷抑郁。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师:禀性豪爽嗜酒见天真的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本应豪饮三百杯但此时却端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可见心中是多么的苦闷!师:哪些词准确的传达出这种心情呢? 明确:“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抑郁的心情。师:这两句诗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呢?生:缓慢低沉(此时找生试读)师过渡语:尽管诗人的心情如此苦闷抑郁,道路如此艰难险阻,但是李白放弃了心中的梦想了吗?这时他心中有榜样的力量吗?这两位主人公是谁?生:没有放弃,他想起了历史上两位贤人吕尚和伊尹。师:你从哪两句诗中可以看出?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师:这句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明确:吕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80 岁时在周文王回都途中,在他必经的渭水磻溪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垂钓,却钓到很多鱼。文王见了,觉得他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他有经国济世之才,于是招入账下,委任国师。后来吕尚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伊尹,本是一介平民为了接近部落首领汤,自愿做了汤妻子陪嫁的一位奴隶,负责部落的饮食,他有时饭菜做的极为出色,有时做的难以下咽,于是汤就传他问话。借此机会,伊尹谈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商汤让他先回去。当晚,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第二天,被商汤任命为右相。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共同点:这两位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作用:借古人的事例、表明对自己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过渡:看来,作者心中仍有期待,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眼前,所以作者又忍不住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它是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师:这句应当怎样读?两个行路难读法是否一致?明确:反复咏叹,节奏短促,第一个读的急促低沉,第二个声调稍高,读出作者的忧虑不安,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究的复杂心理。(让学生反复试读)师:那多歧路,今安在?这句应当怎样读呢?明确:今安在应当拖长音,一字一顿,读出作者找不到出路的迷茫心理过渡语:虽然这样的纠结矛盾,但天性豪迈的李白毕竟不同常人,他终于拨开心中层层迷雾,唱出时代的强音:(生齐答)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这两句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生:表示自己有坚定的信念时,在实现自己伟大抱负时师:这两句诗也用了典:南朝名将宗悫少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化用这两句诗,说明他是怎样的人?生:乐观自信、对理想执着追求 豪情万丈的李白。师: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李白的自信乐观?生:会!师:那我们试着来读一下,同学们说说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读?生:高亢昂扬,激情满怀。此时让学生反复朗读。找一生试背这两句诗。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出李白的心情时而苦闷抑郁,时而燃起希望,时而忧虑彷徨,最后终于乐观自信(板书心理变化)诗人李白的感情为什么会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此时的李白身居何处 ?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呢?生说老师作以补充(写作背景出示)附: 李白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他希望在政治上有一 番作为 。后来经朋友推荐来到长安却处处受到权贵的压制和排挤。应诏入京后不久就被变相逐出长安。这首诗是天宝元年(744年),李白遭受谗毁,愤而离开京城时所作师:所谓知人论事,了解了写作背景,我们才能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所以说本文中的行路难不仅指道路艰难险阻,而且还指李白的仕途之路举步维艰。下面我们结合画面,更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帮助同学们背诵本诗(出示画面,同学们说诗句)。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如果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乐观,自信,坚强,永不言弃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